曹永新
摘要:學校文化是一個學校發(fā)展的內在動力,有怎樣的學校文化就會培養(yǎng)出怎樣的人才。因此要想打響學校的品牌就要建設獨特的學校文化,以學校文化作為引領,從打造師生文化、德育網(wǎng)絡、保障體系等方面促進學校內涵發(fā)展。
關鍵詞:學校文化 ;和樂;師生文化;德育網(wǎng)絡;保障體系
學校的理念文化是學校的本質、個性、精神風貌的集中體現(xiàn),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是學校發(fā)展的內在動力。要打造學校特有的文化就必須獲得師生的認同,因此要結合學校的歷史,讓文化在傳承中發(fā)展,在“根基”上茁壯成長。我在研究實驗小學的歷史、結合學校的現(xiàn)狀后就確定了我校打造的是“和樂”文化?;凇昂蜆贰蔽幕_定校訓是“厚德篤行,和樂致美”,校風是“和于心,樂于行”,教風是“和雅樂教”,學風是“和合樂學”。經(jīng)過多年實踐,我們文化中“和”“樂”元素一直像“血液”一樣流淌于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根植于我們每一個老師、家長、孩子的心中,真正做到了潤物細無聲。
那么,學校的文化應該如何打造和呈現(xiàn)呢?下面,我結合學校的實際,談談我們在學校文化建設上的一些做法。
一、構建“和雅樂教,和合樂學”師生文化
教育質量是學校的生命,教師和學生是學校的主體。如何讓老師教得優(yōu)雅,讓學生學得開心,是打造學校“和樂”文化的第一要務。具體做法如下:
(一)落實層級制度,實行“扁平化”管理
我校實行的是學校行政、年級組長、教研組長、班主任、科任五個層級管理主體,在落實主體職責的時候,實行的是 “扁平化”管理。
如開展年級禮活動,我們由學校提出活動指令,具體由年級組長帶領全級教師負責,落實好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各項內容,爭取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樣的道理,我們學校的節(jié)日,都是科組長帶領科組成員具體負責,其他科組相互協(xié)調,讓整個運作更加高效,讓每個教師得到成長,真正落實了“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的理念。
(二)開展多樣教研 ,讓課堂更加高效
在課堂和教師管理中,我們堅持一個理念,樹立兩種意識,突出三個注重,搭建四個平臺(即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樹立“服務意識和引領意識”,“注重團隊建設、注重課題引領、注重搭建平臺”,“搭建培訓平臺、學習平臺、成長平臺和展示平臺”),為每一位教師的成長服務,幫助每一位教師找到工作的快樂,引領教師實現(xiàn)個人價值,在工作中活出生命的意義。
(三)設立名師工作室,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
為充分發(fā)揮我校名教師的示范、輻射、指導作用,我校成立了以鄧梅華、鄒翠賢、林海英三位老師而命名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名師工作室。名師工作室以促進我校教師專業(yè)能力建設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培訓為重點,整合資源、高端引領、團隊培養(yǎng)、整體提升,努力為我校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yè)務精湛、配置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名師隊伍。
(四)辦好校園節(jié)日,促進學校特色發(fā)展。
我們依據(jù)學校特色設立四大節(jié):1.讀書節(jié)2.體育節(jié)3.科技節(jié)4.藝術節(jié)。
學校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既促進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又凝聚教師人心,讓“和于心、樂于行”的校風浸潤每一個人的心田,讓“和于心、樂于行”成為師生的行動自覺。教育局領導評價我們學校:最有戰(zhàn)斗力的班子,最團結的教師團隊。學校教育科研,教學質量走上了成長的快車道,結得了累累碩果,獲得了曲江區(qū)義務教育階段績效考核“十二連冠”榮譽。
二、構建“和諧樂育、和潤樂進”的保障體系
(一)扎實推進家校共育工作
我們知道,教育永遠不會孤立存在,家庭教育有益補充。幾年來,我校積極推動家校共育活動,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教育教學工作,讓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助力學校教育。為了營造這種氛圍,我們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
1.堅持“小手拉大手、文明齊步走”策略,讓學生影響、帶動家長,讓家長積極融入學校教育。
2.加強對班主任的引領。
為了加強班主任引導,凝聚大家共識。一方面學校積極倡導,積極引領,另一方面,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不斷地向老師們進行專項的洗腦培訓。
3.發(fā)揮家長的特長,補齊學校教育短板。
我們學校有兩千多名孩子,有一支非常龐大的家長隊伍。這支隊伍里,有各行各業(yè)、各種各樣的專業(yè)技術人員。我們充分利用家長們這些特長,補足我們學校在某些方面人員的專業(yè)、知識的不足。如:邀請在檢察院的家長給孩子們進行法治教育;邀請大學的家長給家長們舉辦家庭教育講座、邀請從事心理健康工作的家長給孩子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邀請優(yōu)秀教師家長給全體班主任們進行家校合作經(jīng)驗交流等。
(二)努力構建“和潤樂進”的“家”文化
我們認為:實驗小學的每一位教師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學校的每一個成員都是我們的家人。特別對一些特殊崗位更要一視同仁,給以特別的關心,給他們“家”的感覺。
三、“厚德篤行、和樂致美”的 “和樂”文化的呈現(xiàn)
我們學校構建的是和樂文化,因此在校門口就設置了兩個和樂主題專欄。在三棟樓的顯眼位置有學校的三大理念。校門口顯著位置有學校的“一訓三風”。學校一共有五棟樓,我們分別命名:和樂樓、和善樓、和雅樓、和潤樓和和美樓。正對操場的兩面墻,我們分別開辟了兩個專欄,一個是“雅慧”教師專欄,另一個是“善美”學生專欄。在樓道里,我們專門設立學生展示專區(qū),如學生書法作品、美術作品和“善美”少年等。我們設立了五大長廊:國學長廊、和諧長廊、快樂長廊、科技長廊和生物長廊,讓每一扇墻都會說話。
“和樂”文化之所以根植于每個師生心底,是因為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每一步都踏踏實實,從不來半點虛假。以學校文化為引領,踏實做好每一步,才能更好地促進學校內容發(fā)展。
1346500783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