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禮群
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越來越引起了社會和廣大教育工作者關注和重視?,F(xiàn)在很多學校都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咨詢室,但實際上,能主動去進行心理咨詢并解決心理危機的學生微乎其微。筆者認為,班主任是學生校園生活中的最親密接觸者,對學生的了解最深入,要善于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上可能存在的危機,并積極探索有效的措施幫其化解,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們的學習成績普遍不理想,有相當一部分同學與父母關系緊張,有部分同學家庭出了變故,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顯得更為突出。以下是我近年工作過程中的兩個典型案例。
案例一:陳某,女,2018年9月入學,剛入學時的心理特征:自卑、孤獨,內心缺乏安全感。
成因分析:
在我擔任班主任工作的過程中,一直有要求學生寫周記的習慣。在剛入學第一周的周記中她就流露出不適應新環(huán)境、感覺孤獨的情緒,我利用批語告訴她這種不適應只是暫時的,鼓勵她與新同學交往。在第二次的周記中她問我做膽結石手術會不會有什么危險,我告訴她這只是一個常見的手術,一般不會有什么危險的。我覺得她問這樣的問題一定是事出有因,便單獨找她談心,問她為什么會有這種擔心。她告訴我她爸媽早年離婚,媽媽在她上小學時死于疾病,爸爸遠在福建對她不管不問?,F(xiàn)在她寄住在舅舅、舅母家,舅母患了膽結石,要到醫(yī)院做手術,她很擔心如果有什么危險那可就更糟糕了。我體會到,她因為寄人籬下,又受到媽媽死于疾病的影響,內心非常缺乏安全感。她學習成績一直不理想,再加上說話還稍微有點兒口齒不清,她心底里一直是自卑的。
所采取的措施:
(一)用愛溫暖心靈。
了解到她這樣的家庭背景和心理狀況后,便不由自主地對她格外地關心、關注。有一次,看她咳嗽得厲害,問她有沒有到醫(yī)院看醫(yī)生,她說她身體一直不太好,一到冬天就經(jīng)常感冒、咳嗽、氣管發(fā)炎,她為此很苦惱。自己受苦不說,最主要的是她住在舅媽家里,生病時老是麻煩舅媽帶她到醫(yī)院看病,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個累贅,所以有時候她就硬撐著,不到萬不得已不愿意和舅媽說。聽了她說的話,心中的憐愛之情油然而生,深深地感受到她心底里的痛和無奈。我告訴她生病硬撐著是不可取的,必須要及時治療,這次由老師帶她到醫(yī)院就診,以后要注意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平時要注意預防,萬一生病了一定要及時和家人說,早期治療很重要。體會到她的處境、心境,我經(jīng)常對她噓寒問暖,遇到什么不開心的事及時予以疏導、安慰,讓她感受到自己并不孤單,老師也能向母親一樣關愛她。
(二)承擔責任促其自信自強。
剛入學選擇班干的時候,她在自我推薦書中就表達了愿意擔任班干為大家服務的愿望。為了鼓勵她樹立自立自強的精神、增強自信心,我請她擔任副班長的職務,班級中屬于班長的事務多數(shù)故意讓她去完成,多給她與班級同學說話、交往的機會,每完成一項任務都給她表揚和鼓勵。漸漸的,她變得開朗起來,在班上有了要好的新朋友,內心的孤獨感逐漸消散,為人處事的能力不斷增強。在學期末班級投票選舉“三好學生”和“優(yōu)秀班干”的時候,她獲得的選票居于前列,這對于增強她的自信心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案例二:曹某,2018年9月入學,剛入學時的心理、行為特征:自閉,不和任何同學來往,夜間上網(wǎng),白天在課堂上睡覺。
成因分析:
父母離異,學習成績不理想,與父母關系緊張,性格一直很內向。
所采取的措施:
性格內向的同學內心常常是敏感而脆弱的,當面談話可能沒有什么效果。開學初因為上課睡覺、夜間上網(wǎng)的問題幾次找他面談,但他總是一言不發(fā)。俗話說“一人不開口,神仙難下手”。盡管上課睡覺,一堂課叫幾次都叫不醒,但我所教的這門課的作業(yè)他總是能按時完成。我便以此為突破口,在作業(yè)的批語中表揚他說:“你能及時補上作業(yè)非常好。但你上課時為什么老是打瞌睡?希望你調整好自己的狀態(tài)”。在下一次的作業(yè)中我又對他說:“你上節(jié)課的表現(xiàn)已大有進步,望繼續(xù)努力?!鼻皟纱蔚呐Z他沒有給我回復,但上課時的精神狀態(tài)已經(jīng)有所轉變。第三次在作業(yè)中給他的批語是“我非常欣喜地發(fā)現(xiàn)了你身上的巨大變化——上課沒有打瞌睡且非常認真地聽課。如果你能在課堂上隨手做好筆記那就更好了。你成功地調整了上課時的精神狀態(tài),說明你有一定的自控能力。祝賀你!繼續(xù)努力!”這次他給了我回復:“老師的夸獎讓我有點受之有愧,我不是一個好學生。”我給他的回復是:“你能聽得進老師的建議、積極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你當之無愧是一個有進取心的好學生。
在第二學期的一次周記中他告訴我,他小學時因為性格內向、學習成績一般,在學校里一直受冷落。在家里爸爸媽媽經(jīng)常吵架,誰也不去關心他。久而久之他就養(yǎng)成了不愿意說話、獨來獨往的習慣。你在學習方面已經(jīng)做得非常好,值得他們學習,嘗試著主動選擇一些同學和他們溝通交往。剛開始你也許覺得有些勉強、不自然,接觸多了也許就能習慣了。如果你走上工作崗位后還保持現(xiàn)在的人際交往習慣那會很糟糕的,你愿意主動改變自我、改善與周圍人之間的關系嗎?”與此同時,我特意請和他住同寢室的兩位性格開朗的班干同學主動約他一塊兒去食堂用餐、課外活動時間一塊兒打球等等。漸漸的,他和同學之間有了小范圍的交往。一開始,他在寢室里根本不參加衛(wèi)生值日,別人說他,他總是一副不愿搭理的樣子。有了交往之后,他也不好意思不參加值日了。
除上述的方法措施外,我還有意地讓班委會組織班集體活動時請他擔任重要角色,安排座位方面把他安排在最容易和老師交流的核心位置……總之,從多方面讓他感覺到他是班集體中重要的一員,同學們各有所長,沒有人會因為他成績平平而看不起他。就這樣,他慢慢改變了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學習上認真努力。性格上雖然還是偏內向一些,但他不再將自己孤立和邊緣化,大體上融入了班集體生活。
回顧這位同學的心理成長歷程,我的體會主要有:
(一)要根據(jù)學生特點采用他樂于接受的方式與他交流;
(二)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加以放大;
(三)循序漸進,鼓勵學生自我矯正不良習慣;
(四)用集體的愛融化他內心的“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生的心理問題大多是長期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日積月累形成的。所以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必須是一個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過程。作為班主任老師,遇到學生的心理問題,千萬不能操之過急,或者是將學生推往學校的心理咨詢室了事,而是要成為學生心理健康忠實的守望者、充滿愛心的維護者。
參考文獻:
[1]杜秀芳.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者[J].2021(2013-6):118-118.
[2]何精靈.班主任,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者[J].科學咨詢,2016(7):1.
[3]謝秀瓊.班主任如何做好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J].科學咨詢,2015(36):1.
[4]楊禹.班主任要成為學生心理健康的導師[J].亞太教育,2016(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