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玲玲
摘要:《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根據(jù)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生活實際,激發(fā)學生的習作動機和興趣,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創(chuàng)意寫作。課堂練筆教學可以促使學生對寫作手法進行更細致的練習,也會更有效、更快連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在組織課堂練筆時,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文章類型、題材帶領學生進行仿寫、擴寫、續(xù)寫等,讓學生在掌握作文的寫作技巧的同時,對寫作更感興趣,從而不斷提高其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練筆;策略
小學語文是一門綜合實踐性課程,訓練學生的語文要素,即聽說讀寫的能力。課堂上教師應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感悟情感,達成語用。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語言文字訓練是少之又少的。課堂練筆的課堂教學完美地將文本語用與遷移運用結合在一起,能使學生在課堂上隨學隨練,加深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學生的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一、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練筆的策略
(一)對優(yōu)美句式進行仿寫,提高文字的優(yōu)美程度
收錄入小學語文教材的文章不僅通俗易懂,而且句式排列工整,遣詞造句優(yōu)美。在課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引領學生朗讀優(yōu)美語段,體會華麗辭藻創(chuàng)造出的優(yōu)美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審美意識。在反復誦讀優(yōu)美句式、段落的過程中,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仿寫,使其在仿寫過程中積累優(yōu)質(zhì)語文寫作素材,形成良好的語感。
比如,在《觀潮》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引領學生誦讀文章內(nèi)容:“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痹诜磸驼b讀過程中,教師讓學生體會作者比喻的寫作手法描繪出的壯觀景象,并組織學生利用比喻的手法對這句話進行仿寫。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的學生對雪花進行描寫:“霎時間,天空落下許多雪白色的棉花糖;大地銀裝素裹,好像穿上了一件白色的新衣。”有的學生對火車進行描寫:“火車越開越快,好像一頭帶著滿腔怒火的老虎朝我呼嘯而來,將我的頭發(fā)吹得向觸電一樣站立起來;火車的聲音好像雷聲一樣,差點把我的耳朵震聾了?!痹谡n堂練筆過程中,學生理解了“比喻”這一寫作手法,并能夠將其良好地應用于日常寫作當中,提高了作文的優(yōu)美程度。
(二)擴寫寫作,提高寫作水平
課本里的文章都是摘錄于一些著名作家的作品,對于小學生來說,可能會因其寫作語言含蓄而無法全面理解,從而產(chǎn)生一種迷茫卻意猶未盡之感。所以,教師就可以在課文學習結束后,讓學生簡練描寫課文中的情節(jié),對概括的情節(jié)進行想象式的還原,從而使情節(jié)更加飽滿、內(nèi)容更加豐富。這種擴寫的寫作方式,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與作者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想作者所想,感作者所感,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創(chuàng)作水平,使其對經(jīng)典文學進行再創(chuàng)作,領悟經(jīng)典之所以成為經(jīng)典的原因所在,并潛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
(三)對文章結構進行仿寫,提高寫作的布局能力
擁有良好的寫作布局能力對于寫出高質(zhì)量的作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全面認識教材文章的內(nèi)容,掌握全文寫作線索,并探索文章的結構。對此,教師可在授課過程中采取師生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文章框架。在學生的寫作布局意識被激發(fā)后,教師組織課堂小練筆,讓學生進行小作文的寫作,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文章布局能力。
比如,在《白鵝》一課的教學中,教師讓學生自由朗讀,并提出問題:“作者是怎樣描寫‘白鵝’的?”通讀課文后,學生得出答案:“作者在第一、二自然段概述了‘白鵝’的高傲姿態(tài),并在第三、四、五、六自然段分別描述‘白鵝’叫聲、步態(tài)、吃飯三方面的高傲?!苯處熇^續(xù)追問:“通過學習本篇課文,同學們得到了怎樣的經(jīng)驗呢?”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生想:“如果我寫人,我可以從這個人說話的腔調(diào)、對人的態(tài)度、平時做的事情三方面進行描述?!边@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練筆,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學生之間互評,彼此深入交流
互測互評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師在布置完寫作練筆,并保證學生按時完成后,可以要求學生與同桌或前后四人互相交換、賞析小練筆,并打分,評選出小組中寫得最好的學生,并讓其上臺為大家講述,鼓勵其他學生說出該生的練筆的優(yōu)秀之處,最后,讓學生對自己的小練筆進行修改和整理。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在對他人的寫作進行批改和評價的同時,發(fā)現(xiàn)自己寫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取長補短,對自己作文存在的語法、用詞、表述錯誤等進行改正,避免下次再出現(xiàn)類似的錯誤。在修改后,教師再從中選出幾篇寫得好的文章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不僅能增強被展示作品學生寫作的自信心,還會讓其他學生更認真地練習寫作,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技巧,以爭取下一次自己的作文被評為優(yōu)秀。
(五)對文章形式進行改寫,培養(yǎng)語文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
語文教材的文章可分為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散文等多種形式。在完成課文內(nèi)容教學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進行改寫,讓學生明確文章的主題思想,并在文章主題的基礎上進行文章形式的改寫。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從多種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寫作創(chuàng)新意識被有效激發(fā)。
比如,《海上日出》是一篇記敘性的散文,表達了作者贊美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情感。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把握本文中心思想,將此篇文章以說明文形式改寫成練筆。在練筆過程中,學生客觀描述海上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景象,按照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進行客觀說明,將“海上日出”這一景觀通過另一種寫作方式展現(xiàn)出來,進而有效拓展學生的寫作思維。
二、結語
在語文教學中進行課堂練筆,有利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能力。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對文章中的優(yōu)美句式、結構布局、寫作形式等內(nèi)容進行仿寫、擴寫和改寫,從多方面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鍛煉,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顯城.練筆有法寫作高效:淺談小學語文課堂小練筆的有效訓練[J].新教師,2020(12):34-35.
[2]趙靜.順水推舟隨文練,妙筆生花靈氣現(xiàn):以部編版四年級上冊為例淺談如何有效開展課堂小練筆[J].讀寫算,2020(35):161-162.
[3]喬婧.小學語文課堂小練筆教學策略探析[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03):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