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民樂縣金山小學 孔秀玲
在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教師開展小學語文教學要更加尊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并堅持“以人為本”教學原則,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獨立個性。尤其是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置問題、小組合作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閱讀和積極思考,讓學生在獲得個性化感悟的同時提升閱讀欣賞水平,相應的語文閱讀教學質量也會得到顯著提高。
現階段,對小學高年級學生開展個性化語文閱讀教學,還暴露出以下問題:
對學生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需要建立在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基礎上,然后圍繞學生閱讀綜合能力培養(yǎng)對實際教學活動進行優(yōu)化設計,使每位學生都能通過閱讀獲得個性化體驗,并有效提升相應的語文閱讀能力。然而,從實際來看,教師開展語文閱讀教學對學生學習主體地位較為忽略,在教學活動設計上缺乏針對性,不利于學生閱讀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不利于促進學生個性化發(fā)展。
考慮到學生個性特征、興趣愛好等存在較大差異,在實際開展語文閱讀教學時,也要求教師聯(lián)系學生不同的閱讀需求,對教學方法進行拓展,在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閱讀教學活動的同時,強化學生閱讀體驗,在整個閱讀學習過程中學生思維和能力也會得到極大鍛煉。但是實際情況卻是閱讀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無法調動學生語文閱讀興趣,更遑論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
對學生實施個性化閱讀教學,主要是讓每位學生都能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對閱讀內容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和感悟,進而促進學生閱讀綜合素養(yǎng)的形成。然而,僅仰賴教師課堂教授知識還不夠,需要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讓學生進行實踐體驗,并在獲得個性化感悟中實現更好的發(fā)展。但實際上給予學生實踐體驗的機會較少,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語文閱讀的教學實效。
重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是開展小學語文閱讀個性化教學的前提,實踐中教師也要貫徹落實“以學生為本”教學原則,要對當前小學高年級學生實際閱讀學習狀況進行了解,然后結合小學生個性特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在推動閱讀教學活動有序開展的同時,也為實施個性化閱讀奠定良好基礎。以《觀潮》為例,教學中僅憑借著教師對錢塘江大潮的壯麗景象進行講述,無法引起學生思想情感共鳴,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課文閱讀興趣,這時候教師要結合小學生好奇心濃厚和喜愛新鮮事物的個性特點,利用多媒體以圖片、視頻方式向學生直觀展現錢塘江大潮來潮時的壯麗景象,可以快速抓住學生注意力,并讓學生對課文講述知識內容充滿深入探究欲望,最終引導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課文閱讀。
在開展個性化閱讀教學中,還要求教師根據不同學段學生的實際狀況,有意識地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思維和技巧,引導學生逐步學會閱讀,在這過程中,學生基礎知識會掌握得更加扎實,并在閱讀思維能力支持下對文本內容更加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相應的學生的語文基本素養(yǎng)也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以《爬山虎的腳》為例,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對整篇課文進行快速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字詞和段落,然后讓學生簡單概括一下整篇課文描寫了什么內容。設置“爬山虎的葉子作者是怎么形容的?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和顏色有什么特點?爬山虎整個爬墻過程是怎樣的?你對爬山虎的哪一方面最感興趣?”等多個問題,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精讀,在問題指引下學生的閱讀變得更具有針對性,并且設置的問題將給予學生很大自由發(fā)展空間,學生可以聯(lián)系自身閱讀情況,說出自己的獨到見解,既能夠指導學生掌握有效閱讀學習方法,還能夠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閱讀思維能力,助力學生掌握個性化閱讀方式。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實踐體驗機會,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深刻理解文本內容,尤其是針對潛藏的思想情感,學生在準確把握以后可以融合成個性化閱讀感受,使學生閱讀綜合素養(yǎng)得到進一步提高。以《少年閏土》為例,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借助“我兒時的玩伴”“童年趣事”等話題,讓學生進行回憶、探討和分享,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然后引入少年閏土課文內容,讓學生以小組合作方式帶著“閏土是一個怎樣的人?說一說課文寫了哪些稀奇事?”等問題進行閱讀、分析和探討。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和感受作者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四件稀奇事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件進行角色扮演,并將競爭比賽滲透其中,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的同時,促進學生獲得個性化閱讀體驗。
對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實現的,而且小學語文教材含有的課文資源也十分有限,無法滿足學生多樣化閱讀需要。想要真正實現個性化閱讀教學目標,就要注重對閱讀教學進行延伸和拓展,換而言之要結合學生閱讀學習實際,在充分了解學生不同閱讀需求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多課外閱讀資源和素材,讓學生根據自身喜好進行自由選擇。不僅可以開闊學生思維和眼界、養(yǎng)成良好語文閱讀習慣,還能夠扎實學生基礎知識,不斷提高語文閱讀綜合素養(yǎng)。具體實踐中,教師要對小學語文高年級學段課文資源進行歸納和總結,并根據人物、風景、故事、風俗等類型,為學生開發(fā)和提供多樣化素材資源,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愛好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閱讀。
綜上,在現代教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背景下,教師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更加注重對學生個性化閱讀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貫徹落實“以生為本”教學原則的基礎上,注重激發(fā)學生語文閱讀興趣,并利用多媒體、設置問題等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有效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再加上實踐體驗、課外閱讀等從旁提供支撐,推進小學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更好展開,使教學質量得到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