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李琰
(1.首鋼集團有限公司資產管理中心,北京 100041;2.斯凱孚(中國)銷售有限公司,上海 200011)
某煉鋼廠是世界首個單體年生產能力達到1000萬噸鋼的煉鋼廠,其連鑄機設計年產量可達360萬噸,由意大利DANIELI公司設計制造。此鋼廠鋼包回轉臺(又稱大包轉臺)屬于蝶式回轉臺,共有八套每側四套推力關節(jié)軸承,分布在升叉臂升降液壓缸兩端以及叉臂與回轉臺之間,叉臂通過推力關節(jié)軸承支承在回轉臺上,每個升降液壓的上下端均用推力關節(jié)軸承支承,通過液壓缸伸縮帶動叉臂升降。
由于鋼包回轉臺在澆鋼生產過程中始終處于高溫、高灰塵、強沖擊的工況條件下,推力關節(jié)軸承在應用一段時間后,軸承軸圈、座圈會產生部分磨損,潤滑管路也會產生損壞和堵塞,一般情況下更換新備件,舊件換下后報廢。但在推力關節(jié)軸承尚未達到設計壽命周期,且在可修復狀態(tài)下報廢不用,會造成企業(yè)備件采購費用較高,并產生資源浪費。因此,對更換下來的舊推力關節(jié)軸承進行狀態(tài)檢測,利用軸承再造技術進行修復,能夠進一步延長軸承使用壽命,有效降低成本,提升設備整體技術價值。
叉臂在接受鋼包或澆鑄時,不僅要在保持穩(wěn)定,而且也要能夠進行高度調節(jié)。由于在升降過程中,叉臂不能作平行的水平移動,而是需要繞回轉點上下升降,導致液壓缸及活塞桿必須能繞其支撐點移動。為了在液壓缸改變支撐角度時保持較小的復位力矩,使液壓缸及活塞桿能沿徑向移動,液壓缸座和活塞桿頭端要各連接一套推力關節(jié)軸承,叉臂兩臂與回轉臺也要各連接一套推力關節(jié)軸承,保證叉臂繞回轉點升降,如圖1所示。在生產過程中,推力關節(jié)軸承不僅要承受鋼包及叉臂的全部質量,隨液壓缸活塞桿伸縮做上下升降,還要在升降過程中能夠承受一定沖擊。因此,鋼包回轉臺推力關節(jié)軸承具有轉速低、承載大、能承受沖擊的特點,其結構除了軸圈、座圈外,主要還有摩擦副襯墊和潤滑注油孔。
圖1 叉臂在不同位置時液壓缸及關節(jié)軸承狀態(tài)圖
由于鋼包回轉臺推力關節(jié)軸承具有上述工作狀態(tài)和特點,因此,座圈和軸圈之間摩擦副材質選擇至關重要,決定著軸承使用壽命的長短。此推力關節(jié)軸承摩擦副使用PTFE鋼基銅塑自潤滑復合材料,它以鋼板為基體,燒結銅粉作為中間層,表面層為PTFE,其機械性能取決于金屬基材,而摩擦性能取決于表面層的PTFE。金屬基材和塑料表面層通過燒結銅粉為媒介,使相互之間具有一定結合力。鋼板作為基體或骨架,保證材料具有高強度和高承載能力。銅粉孔層起導熱和容納塑料作用,而塑料層起到潤滑作用。因此,鋼基銅塑復合材料既有潤滑作用,又具有高強度、高承載能力。
摩擦副材質確定后,將自潤滑復合材料整形加工成襯墊,并在襯墊上加工錐形固定孔,使用沉頭螺栓將自潤滑材料襯墊緊固到座圈上。采用螺栓緊固方式固定摩擦副襯墊具有可修復更換、抗較大沖擊、固定可靠、適合高溫環(huán)境的優(yōu)點。
鋼包回轉臺推力關節(jié)軸承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外界細小雜質、自潤滑材料細屑黏在座圈磨檫副和軸圈球面上,增加摩擦副與球面的摩擦系數,加快摩擦副與球面磨損。為降低磨損,在座圈球面上均勻分布三個注油孔,在球面上加工出網狀潤滑槽,如圖2所示。
在推力關節(jié)軸承工作時,定時從注油孔添加鋁基潤滑脂,通過潤滑槽在摩擦副襯墊和軸圈球頭均勻分布,達到進一步降低摩擦系數的作用。
圖2 鋼包回轉臺推力關節(jié)軸承座圈球面結構示意圖
圖3 叉臂受力圖
鋼包回轉臺叉臂升降系統(tǒng)受力如圖3所示,叉臂在升降過程中受到鋼包和鋼水重力L、鞍座重力W1、叉臂重力W2和液壓缸推力F的作用,通過推力關節(jié)軸承R1,R2達到力矩平衡。根據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關系,液壓缸兩端推力關節(jié)軸承R3和R4受到反作用力與F相等為10.13×106N,起到叉臂支點作用的推力關節(jié)軸承R2受到反作用力10.12×106N,R1受到反作用力4.51×106N,水平受力T=0。
由于推力關節(jié)軸承R2受力與液壓缸推力基本相同,且靠近鞍座,在生產時與盛滿鋼水的鋼包距離最近,環(huán)境最惡劣,拆解后發(fā)現(xiàn)磨損最嚴重,因此,選擇R2為研究對象。
推力關節(jié)軸承在常溫、安裝正確、潤滑良好且無外來物進入、無過載使用的理想狀態(tài)下,其壽命為:
其中,aK為載荷特性壽命系數,aT為溫度壽命系數,aV為滑動速度壽命系數,aP為載荷壽命系數,aZ為軸承質量與潤滑壽命系數,KM為摩擦副材料相關系數,Cd為額定動載荷,v為滑動速度,P為當量動載荷。對于此公式,文獻[5]提出接觸面受力大小直接影響關節(jié)軸承的壽命,在計算關節(jié)軸承磨損壽命L時應用名義接觸應壓力p替代P才是合適的,因此,公式(1)調整為:
推力關節(jié)軸承R2參數為:球面公稱直徑dm=630mm,額定動載荷Cd=6.17×106N,當量動載荷即為推力關節(jié)軸承最大受力P=5.044×106N,計算得到推力關節(jié)軸承名義接觸壓力p=81.75MPa,符合鋼/PTFE復合物[p]≤100N/mm2的取值范圍。
R2擺角β=13°(叉臂抬升和下降角度均為6.5°),擺動頻率按照每天15擺次則f =1.736×10-4r/s,計算得到球面滑動速度v=2.902×10-4mm/s,符合鋼/PTFE復合物[v]≤300mm/s的取值范圍。
使用接觸疲勞壽命理論估算推力關節(jié)軸承壽命,軸承承受恒定載荷,aK=1;澆鋼時的環(huán)境溫度在85℃左右,aT取0.0235;經計算aV=1.736×10-4,aP=2.119×10-4;由于推力關節(jié)軸承潤滑形式為自潤滑和油脂潤滑相結合的形式,aZ取0.5;將上述參數代入公式(2)中得到推力關節(jié)軸承R2壽命L為3.32×105擺次。
此推力關節(jié)軸承在惡劣工況下連續(xù)使用3年,中修時拆解檢測,軸承軸圈符合繼續(xù)使用條件,座圈不符合繼續(xù)使用條件。計算壽命為3.32×105擺次的推力關節(jié)軸承,僅使用了1.64×104擺次(5475擺次/年×3年)后,就因座圈磨損更換新軸承,既增加備件采購成本,又浪費資源。采用軸承修復技術恢復座圈性能繼續(xù)使用,達到延長壽命節(jié)約成本的目的。
(1)外觀檢查
座圈外表面油污嚴重;摩擦副自潤滑襯墊全部損壞;潤滑注油孔接頭變形。
(2)清洗拆解檢查
外表面及端蓋嚴重銹蝕;摩擦副銅合金內表面嚴重磨損;潤滑注油孔內潤滑管道堵塞;密封圈損壞;部分沉頭螺栓無法使用。
結合上述檢查情況,推力關節(jié)軸承座圈按照SKF軸承修復服務SL 3級進行修復,以“修復--拋光”為主,主要包括軸承解體,部件清潔、損壞檢查和分析、部件拋光和部分更換、組裝檢驗、全新包裝。
結合SKF 3級修復標準,推力關節(jié)軸承座圈修復采用如下步驟:(1)對座圈外表面和端蓋進行除銹,研磨拋光;(2)拆除破損的摩擦副自潤滑襯墊;(3)清洗疏通座圈潤滑油路;(4)對摩擦副自潤滑襯墊貼銅合金鑲嵌基面進行修整,疏通基面軸向潤滑油槽;(5)測量座圈球徑實際尺寸,對比圖紙數據,加工研磨用假軸圈;(6)利用假軸圈對座圈內表面進行精研磨;(7)加工沖壓整形磨具,對鋼基銅塑自潤滑層材料進行沖壓整形,制作全新摩擦副自潤滑襯墊;(8)更換部分沉頭螺栓,裝配新摩擦副自潤滑襯墊,在襯墊表面鑲嵌PTFE材料;(9)進行整體尺寸和間隙檢測,符合圖紙要求和國家標準GB/T9162-2001、GB1176-87;(10)更換注油接頭和密封圈,潤滑系統(tǒng)試壓檢測;(11)進行防銹處理,成品包裝。
文獻[2]、文獻[7]、文獻[8]等對推力關節(jié)軸承軸圈加工、座圈研磨、摩擦副襯墊裝配固定、潤滑油槽加工的工藝、要點及注意事項進行了詳細闡述。
(1)假軸圈的加工。由于推力關節(jié)軸承的軸圈未下線,要對座圈進行研磨,需要另行加工一個研磨用的假軸圈,假軸圈球面直徑630mm,材質為淬硬軸承鋼GCr15,比照軸圈加工工藝,按照“內孔端面——外孔端面——大倒角——外球面——基準面內外倒角--非基準面內倒角”順序對假軸圈進行車加工并進行熱處理。為保證假軸圈加工精度和效率,采用數控車床加工,需要借助已修復好的座圈測量球位、球徑尺寸,使用千分表邊加工邊測量。加工好后,使用三坐標機對假軸圈和座圈進行測量,檢驗假軸圈、座圈的球徑尺寸是否統(tǒng)一,保證假軸圈對座圈內表面精研磨質量。
(2)摩擦副襯墊的加工與裝配。由于襯墊作為軸圈與座圈之間的摩擦副介質,其圓弧弧度必須與座圈一直,才能準確裝配。襯墊材質是由鋼和銅兩種金屬經過高溫燒結而成,具有一定的韌性,要經過沖壓整形磨具反復調整沖壓才能完成。由于磨具是球臺形狀,因此,在磨具制作過程中,需要對球狀部位的球對稱度進行反復測量,保證加工完的摩擦副襯墊符合座圈尺寸要求。同時,按照座圈球面上潤滑油槽布局,做好新襯墊徑向潤滑槽布設。
裝配時,將摩擦副襯墊固定孔同座圈錐孔進行對應整形,使固定孔與座圈錐孔緊密貼合,采用沉頭螺栓進行有效固定。
推力關節(jié)軸承是蝶式鋼包回轉臺重要部件之一,在其生產使用過程,除了軸承采購成本外,還會因突發(fā)軸承故障產生故障成本、占用庫存等其他機會成本,其總體擁有成本(TCO)比較高。
通過軸承修復再造技術建立推力關節(jié)軸承預防性維修,能夠有效降低其總體擁有成本,見圖4。
圖4 推力關節(jié)軸承修復TCO下降示意圖
(1)延長軸承使用壽命,節(jié)省備件采購成本。目前,軸承修復可為企業(yè)節(jié)省軸承采購費用可以達20%~90%。推力關節(jié)軸承在高溫、污染、腐蝕、潤滑不良的環(huán)境下使用3年,座圈實際狀態(tài)已不適合繼續(xù)使用,經過專業(yè)修復后,整個軸承可再正常使用2年,實際使用壽命達到5年。后續(xù)還可根據磨損狀態(tài)確定是否修復,再進一步延長實際使用壽命。
按照壽命系數=修復備件的使用壽命(月)/原件的使用壽命(月)>0.5。
推力關節(jié)軸承座圈壽命系數=24個月/36個月=0.66>0.5
通過修復延長軸承使用壽命,可以縮短備件采購交貨期,減少采購次數,降低采購成本。已用3年的推力關節(jié)軸承座圈進行修復后,至少還可以使用2年再進行新品采購,軸承實際壽命周期采購成本平均降低約40%。座圈新品采購費用為25.14萬元/套,修復費用為8.80萬元/套,僅為新品采購費用35%,有效節(jié)省采購成本;該推力關節(jié)軸承屬于客戶定制產品,交貨期一般在8個月左右,座圈修復供貨期一般在3個月左右,大大縮短軸承交貨期。
(2)減少非計劃故障停機,降低生產損失。推力關節(jié)軸承座圈下線后,如只進行單純更換不進行修復性檢查,導致座圈磨損的根本因素未得到有效解決或改善,不能形成軸承預防性維修機制。即便更換新品座圈,也會因溫度、潤滑、污染等加劇惡化,產生非計劃故障停機。如果因推力關節(jié)軸承故障非計劃停機導致停產,故障處理至少需要5人處理2天左右。按照日澆鋼9000噸,噸鋼成本600元/噸,人工成本400元/天測算,非計劃停機損失可達到1080.2萬元,見表1。
表1 推力關節(jié)軸承修復降低非計劃停機成本效益測算表
通過對下線的軸承座圈磨損情況進行診斷分析,主要是軸承潤滑不良導致座圈磨損,通過加大對鋼包回轉臺潤滑系統(tǒng)檢查,建立軸承預防性維修策略,進一步優(yōu)化了鋼包回轉臺整體設備性能,減少了非計劃停機時間,增加了連鑄機長澆次生產時間。
(3)減少新品備件庫存。一般情況下,鋼包回轉臺推力關節(jié)軸承采取“用一套,備二套”模式,由于軸承使用周期在3年左右,因此,形成新品備件庫存占用。通過軸承修復,形成“用一套,備一套和修一套”模式,在相同的使用周期內,可適當減少新品軸承庫存,降低企業(yè)流動資金占用。
通過對鋼包回轉臺推力關節(jié)軸承座圈修復方式進行探索,修復后軸承座圈使用壽命能滿足工藝生產要求。目前,修復后的推力關節(jié)軸承座圈已經使用2.5年,運行性能與新品軸承座圈基本相同,創(chuàng)出了16天508爐不間斷連續(xù)澆注生產記錄,推力關節(jié)軸承擺次達到約30r/d;不僅延長了軸承使用壽命,而且顯著降低了采購成本,還能減少軸承備件庫存;通過對軸承失效分析,建立預防性維修策略,提升鋼包回轉臺整體設備技術性能,提高設備利用率,降低總運維成本;同時,軸承修復也是節(jié)約材料和能源,實現(xiàn)環(huán)境可持續(xù)性發(fā)展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