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改鳳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3)
產(chǎn)后抑郁癥(Postpartum depression,PPD)是一種常見的產(chǎn)褥期精神綜合征,多由內分泌因素、產(chǎn)科因素、遺傳因素及神經(jīng)心理因素引起,以情緒低落、無精打采及焦慮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1],患者常導致自我評價較低,對生活缺乏信心,進而影響家庭功能。自我效能感是可直接影響個體自我認知與行為動機的一種主觀感受,可對身體多方面產(chǎn)生作用,如態(tài)度、情緒等,能夠使個體保持樂觀心理[2]?;诖?,本研究旨在探討PPD患者自我效能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為干預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據(jù)。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12月本院接診的135例PPD患者。納入標準:①漢密頓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3]評分>17分;②精神正常,無認知障礙;③依從性好,可配合填寫相關量表。排除標準:①新生兒伴有嚴重疾?。虎诋a(chǎn)婦伴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虎奂韧幸钟舭Y病史。年齡26~42歲,平均年齡(34.25±4.19)歲;胎次:首胎63例,二胎72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6例,高中61例,大專及以上28例。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或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入選標準 家庭功能:采用家庭功能評定量表(FAD)評估[4],該表共7個維度,60個項目,總分60~240分,<150分為家庭功能良好,≥150分為家庭功能低下。自我效能評估: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評估[5],該表共10個項目,總分10~40分,分數(shù)越高則表示患者自我效能感越高。
2.1家庭功能評估結果 135例患者中,家庭功能良好者79例,占58.52%;家庭功能低下者56例,占41.48%。
2.2自我效能感評價結果 家庭功能良好組的GSES評分高于低下組,F(xiàn)AD評分低于低下組。PPD患者GSES評分與FAD評分呈負相關(r=-8.635,P<0.001)。見表1。
表1 兩組自我效能感情況分)
PPD好發(fā)于產(chǎn)后6周內,可在產(chǎn)后3~6個月自行恢復,但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也可持續(xù)1~2年,甚至于再次妊娠時復發(fā),對患者家庭功能造成一定影響。而家庭功能為維持家庭整體性一項職能,能夠綜合反映家庭環(huán)境質量的指標。但有研究指出,不同PPD患者由于自我效能感不同,使得其對家庭功能產(chǎn)生的影響也不同[6]。因此,明確PPD患者自我效能與家庭功能的相關性,對指導臨床早期制定干預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135例PPD患者中家庭功能低下者占41.48%。由此可見,PPD患者普遍存在家庭功能低下情況。經(jīng)相關分析發(fā)現(xiàn),PD患者GSES評分與FAD評分呈負相關,表明PPD自我效能感越高,則家庭功能越好。分析原因為,自我效能感是個人對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觀評估,可直接影響自我認知與行為動機。自我效能感高,PPD患者對自我活動效能的信心越強,則會想象成功的活動場面,從而不斷影響PPD患者對自我執(zhí)行能力的判斷,有助于改善自身的不良心理及活動的物理執(zhí)行過程,對疾病恢復有促進意義,進而不斷提升其家庭功能。同時,自我效能感作為心理意義上的一種主觀感受,能夠促進PPD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提高其主動性,在日常生活中能主動參與到家庭活動中,發(fā)揮良好家庭功能,維持家庭的穩(wěn)定性。因此,臨床應不斷加強對PPD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通過心理引導,使患者認識到自我優(yōu)點,進行自我欣賞,從而不斷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并通過改變自我動機的水平改善執(zhí)行能力,保持良好的家庭功能參與到家庭生活中。
綜上所述,PPD患者自我效能感越高,其家庭功能越好,故臨床可制定針對性的心理護理方案,不斷提升PPD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從而促進其保持良好的家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