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怡然
摘要:高中階段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節(jié)點。目前,在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中,大多教師重點培養(yǎng)學生語言知識點的解釋和口語練習的單一形式,從而忽視了英語多趣味多樣式的創(chuàng)造性語言學習的氛圍。學生因此對英語聽說課程的興趣下降,聽力和口語活動更難以維持。課本戲劇是一種由學生自己改編和表演的戲劇形式。它與學生生活的現(xiàn)實聯(lián)系在一起,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有效的。
關鍵詞:課本劇;聽說課;聽說能力
一、國內外與課本劇相關研究綜述
DIE(戲劇教育)也可以翻譯成戲劇教育。布瑞恩·維,來自美國的兒童戲劇學者 “創(chuàng)造性戲?。–reativeDrama)”西方戲劇教育在促進兒童教學發(fā)展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張金梅,2003)。教育戲劇在20世紀60年代已成為一種非常普遍的教學形式,英國的許多學校都有與戲劇有關的科目。在20世紀70年代,英國戲劇學者伯頓提出了“親身經歷”的學習方法。從此形成了戲劇教學的主流思想(張金梅,2003)。
中國課本劇的發(fā)展已經持續(xù)了很長時間。福建省戲劇院開始了課本戲劇教學的先例,其次是“全國首屆課本劇研討會”在北戴河召開。從那以后,人們對課本劇的關注度有所提高。如今,課本劇中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的地方,課本劇的內容也逐漸豐富。其中,語言和歷史占多數(shù),英語課本劇的發(fā)展并不多。
國內英語教學學者對課本戲劇的研究重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課本戲劇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營造學生主動學習和輕松學習的氛圍。陳靜(2011)認為,課本劇的寫作過程不僅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體現(xiàn),也是學生合作學習的結晶。學生在安排中發(fā)揮集體作用,共同努力,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想法。課本劇可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曹麗梅(2015)認為,將戲劇引入課堂可以讓學生編寫自己的文本,讓學生積極參與互動教學。他們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這顯然比教師無聊的教學要好得多。
課本劇進入英語課堂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效率。 通過課本劇的形式,學生可以使單詞更容易記憶,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萦焉彛?007)認為,通過課本戲劇教學活動的過程可以反映科學,藝術和情感特征。在努力體現(xiàn)這些特點的同時,充分體現(xiàn)了課本戲劇教學的積極作用。在英語聽說課中使用課本劇可以更好地反映課堂內容的輸入和輸出效率。課本劇的編寫需要大量的詞匯。達到“輸入”與“輸出”的靈活轉換。
從以上的研究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有的研究中大多以語文、歷史、政治教學中的應用為主,關于英語教學的實證研究相對較少。關于課本劇在英語教學中的實例并不多見,關于課本劇的理論支撐也相對匱乏。高中英語聽說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節(jié)點,筆者希望能夠通過自身教學實踐,在國內外已有研究經驗的幫助下,探尋課本劇在高中英語聽說課中應用的具體效果,為其他英語同行進行有效教學提供參考依據(jù)。
二、實驗方法
本次研究筆者會以真實的課堂環(huán)境為研究對象,將課本劇應用于高中英語聽說教學中,觀察是否在課本劇引導下是否能夠提高學生對英語聽說能力和學習動機的興趣,是否能夠增進學生學習能力并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
1、實驗設計
本實驗設計是由三部分組成:實驗問題,實驗對象和實驗工具。結合文獻綜述和理論依據(jù),本節(jié)將主要說明實驗的具體實施過程。
1.1實驗問題
在文獻綜述部分,作者總結了課本劇應用于國內外教學的研究現(xiàn)狀,闡述了課本戲劇的意義。課本劇應用于聽說課堂,基于建構主義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研究了以下問題:
1)使用情景化課本戲劇,對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聽說興趣、學習動機和聽說能力及自信心方面能否有積極作用?
2)將課本劇應用于高中英語教學中對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能力和成績是否起到積極影響?
1.2 實驗對象
本課程的主題是我們學校一年級第七和第八班的學生。一年七班是對照班,班級中的學生人數(shù)為50,一年八班是實驗班,其學生人數(shù)為50。這兩個班是隨機劃分的并分類。這兩個班級課程由作者講授。在實驗過程中有效控制各個方面的變量以確保實驗的可靠性。
作者在實驗班英語聽說課中實施了課本戲劇的教學模式,對照班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用前后測試問卷與實驗班和對照班的比較。分析課本戲劇是有利于用于提高學生高中英語聽 說能力,提高高中英語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1.3 實驗工具
作者將通過問卷調查,課堂觀察,訪談和測試來確保研究結果的可信度。通過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學生英語聽說情況,總結分析英語聽說教學現(xiàn)狀。 通過課堂觀察,我們可以總結出課本劇使用前后學生學習情況的變化。 通過訪談,我們可以更好地關注學生學習的動態(tài)學習情況和學習過程中的心理活動。 該測試可以更好地檢測課本戲劇對學生聽到和聽到的影響。
2、實驗過程
本實驗班的參與者女生為38人,男生12人,女生占76,男生占24。通過兩次問卷調查和兩次測試, 筆者對兩個學期的英語聽說教學進行了實驗研究。在實驗之前,作者通過問卷調查和預測試分析了英語興趣,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信心是否存在顯著差異。在實驗過程中對照組仍采用傳統(tǒng)英語教學方法,而實驗組引入課本劇。
三、結語:
從上述系列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課本劇貫穿英語的聽說教學后,有效避免了聽說教學中學生學習英語的重復性和枯燥感,大大減少了部分學生對學習英語的厭倦感和聽說障礙。學生參加英語課堂練習,以具體的視覺表現(xiàn)形式表達抽象的英語知識點,使學生能夠理解英語的有效聽說能力和流暢表達方法。這有助于幫助學生學習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更加積極地思考,能夠主動參與、主動表達。在聽說課堂上使用課本戲劇得到了實驗班的肯定,改變了對英語聽說的原始態(tài)度,提高了學生對英語聽和說的興趣。學生的聽說能力有所提高,綜上,這表明將課本戲劇應用于英語聽說教學是可行的。
四、結語
本文利用課本戲劇在英語教學中的國內外研究經驗,以建構理論,合作學習理論,多元智能理論等作為實驗的理論基礎。結合聽說課教學的實情,結合對照班、實驗班共100名學生,在此次實驗中,對照班將繼續(xù)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實驗班使用課本戲劇的教學方法收集相關數(shù)據(jù),并通過課堂觀察,問卷調查,訪談和測試進行分析。希望激勵更多英語教師在未來的教學中能夠多樣式用途徑模擬戲劇教學方法,共同改進和適應英語課本劇的教學,并將其推廣到英語閱讀和英語寫作等方面。
參考文獻:
[1]曹麗梅,2015,英語課本劇搞活英語課堂[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3):8-9
[2]陳靜,2011,淺析英語課本劇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J]成功:教育(5):56:56
[3]惠友蓮,2007,把科學性與藝術性相統(tǒng)一的英語小劇教學[J]現(xiàn)代教育論叢,(3)67-70
[4]張金梅,2005,戲劇能給兒童教育帶來什么——透視西方兒童戲劇教育[J]學前教育影響,(7):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