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子涵 黃曉雯 柯龍賢
摘要:新課標要求:“在當下小學教育教學進程中,各個學科老師都需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特別是藝術類的學科,需要格外重視”。因此,美術老師就需要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入手,帶領學生積極地投身于生活美術教學活動中,了解學生的藝術個性以及學習興趣,并且靈活地運用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給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愿意主動融入到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突顯出生活美術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滲透的重要價值。
關鍵詞:小學美術;生活美術;教學模式
關于課程內容生活化,首先可以使課程內容與特定時間相結合。在適當?shù)臅r間,將美術內容進行實時的提煉,并有效的結合學生的感受和心理特點,以將課程內容的效果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出來。例如在“參觀和旅游”一課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對于參觀和旅游中遇到的趣事進行回顧和分享,并將自身的經歷和感受融入到作品中。
一、深入學生現(xiàn)實生活,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最好的老師”,在小學美術課堂上也不例外,小學美術老師為了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要格外重視學生的興趣提升,帶領學生積極地融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感受生活藝術的魅力。另外,需要給學生提供針對性的美術教學指導,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領域中感受藝術氛圍的熏陶,在提升學生藝術審美興趣的基礎上,帶領學生感受不一樣的美術學習體驗。所以,小學美術老師在日常教學活動開展的基礎上,需要充分引用生活美術內容,逐步增加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進而促使學生自主投身于生活藝術環(huán)境中,突顯出生活美術的重要價值。
例如,在《花花綠綠的糖紙》課程的學習中,小學美術老師為了優(yōu)化美術課堂教學環(huán)境,激起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興趣,就可以帶領學生深入現(xiàn)實生活中,讓學生去搜索花花綠綠的糖紙,并且隨時發(fā)揮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把生活中的藝術帶到課堂活動中,給學生提供不一樣的美術學習環(huán)境,對于學生不懂的問題美術老師要及時的指導,以此來強化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優(yōu)化小學美術教學環(huán)境,進而突顯出生活美術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二、利用生活情景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在當下教育教學進程中,生活情景教學模式是較為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以及學習習慣培育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在此基礎上,小學美術老師為了在課堂上高效地滲透生活美術,就需要在借助生活情景教學模式,帶領學生融入到生活藝術中,感受藝術內涵,讓學生愛上美術,在學習和繪畫中充分發(fā)揮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做好保障。
就以“四季的色彩”這一教學內容為例,美術老師需要依照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給學生提供一個相對熟悉的學習場景,同時向學生直接提出問題:在一年四季中,學生們最喜歡的季節(jié)是哪一個?同時充分發(fā)揮其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讓學生用畫筆描繪出季節(jié)的變化,而后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相對優(yōu)質的創(chuàng)作空間,讓學生在其中盡情的描繪出四季的色彩,有些學生把冬日的紅燈籠放在畫紙上,有些同學把雨后的天氣描繪在畫紙上,在此基礎上,學生就有了自由發(fā)揮的空間,并且美術老師會全程指導學生的學習,把生活美術教學落實到實處,進而推動小學美術教學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進程。
三、開展課外活動,帶領學生感受生活美術
對于美術這門學科而言,其屬于藝術類教學科目,在日常教學活動中,老師需要重視學生審美能力以及藝術內涵的培育和強化,因此,小學美術老師就需要深入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靈活地運用生活藝術元素,讓學生更多的了解生活藝術,而不是一味的在課堂上讓學生想象,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綜合審美能力,強化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 “探索自然的奧妙”教學活動中,美術老師需要帶領學生融入到現(xiàn)實生活中,逐步感受生活中的景色和大自然的風光,從而調動學生的四肢和五官,給學生展示自我才華的平臺,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生最高能動性,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創(chuàng)作和繪畫中,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此外,美術老師可以個學生提供生活美術活動,帶領學生野外寫生,在寫生中感受自然的風光和美景,逐步提升學生的藝術內涵。
此外,小學美術老師還可以借助生活小游戲,帶領學生融入到生活情景中,逐步感受美術知識的學習樂趣。同時借助游戲競賽本身的特點,促使學生快速了解美術課本內容,把全身心都投入到游戲。
在 “魔幻的顏色”有關知識學習中,美術老師除了要向學生傳達基礎的顏色搭配技巧之外,還需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顏色的搭配,從而活躍課堂氛圍,促使學生主動投身于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并且在生活美術教學的指導下,強化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實用效果。在此進程中,美術老師需要全面的指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借助紅、黃、藍三種基礎色調進行實際搭配,逐步增加學生對美術活動的參與興趣,帶領學生積極地投身于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感受生活藝術的洗禮和強化,提升小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另外,美術老師還需要重視游戲活動在美術課堂上的應用效果,讓學生以顏色的搭配為活動主題,看哪個學生搭配的好看有多,同時予以其獎勵和表揚。
結束語
在當下的教育教學環(huán)境中,美術老師需要緊跟新教育市場的發(fā)展主流 ,積極地引用各種先進的教學工具和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理念,并且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和學習興趣點,深入現(xiàn)實生活中,給學生提供更為優(yōu)質、全面的美術教學指導,逐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強化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而且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年級較小,對外界的事物充滿著好奇,具備極強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在小學美術教學活動中,美術老師一定要轉變其以前的教學模式,減少對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限制,并且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主動積極的配合小學美術老師,在生活美術的指引下,給學生提供安全熟悉的環(huán)境,促使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美術教學活動中,感受生活美術藝術,為小學生今后的健康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
參考文獻:
[1]黃東旭.淺析農村小學美術欣賞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5,(2).
[2]吳恒英.淺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