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
摘要:在當今不斷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型社會中,無論是工作中還是在學習中,小組合作這種模式展現(xiàn)出了極其旺盛的生命力和長遠的成長活力。初中地理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不僅可以充分的提高學生的討論活力和思維開闊能力,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強烈的對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的動力。小組合作教學還可以協(xié)助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可以快速的掌握知識,并可以通過討論不斷擴展學生的思路,提高教師教學的課堂效率。
關鍵詞:初中地理;小組教學;提高效率;強化合作;交流學習經(jīng)驗
小組合作教學即為在初中地理課堂上,教師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并且將學習小組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在教師的引導和教授下,充分開闊學生的對初中地理知識的思維,充分挖掘學生的增長潛力,協(xié)助教師高效率的開展課堂教學的有效教學手段。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使各個小組的學生充分汲取小組內(nèi)學習習慣好的學生的優(yōu)點,相互借鑒,共同成長進步,并可以在小組激烈的學習討論中,開展“頭腦風暴”,極大限度的開闊學生的探究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讓整個小組在激烈討論的氛圍中,不斷開闊新的思維,增長新的能力,達到教學和自主學習的有效結合。
一、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小組合作教學是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在教師的引導下展開的學生討論與教師教學的有效結合。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將課堂上教師需要教授的學習重點,通過小組內(nèi)學生的激烈討論與思維的展開,可以充分開展探究學習,經(jīng)過充分的“頭腦風暴”,學生可以在討論中,不斷加強對重點知識內(nèi)容的理解并可以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樣就可以在與之前教師相同的課堂教授的時間里,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更大幅度的加強學生對知識重點的理解和記憶,并且可以加強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的精神和處理問題的能力,這樣可以使得初中地理教師在課堂中教學效率極大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俄羅斯”時,教師可以就俄羅斯的各種知識重點比如“俄羅斯的地理位置”“俄羅斯的氣候特征是什么”“俄羅斯的地形特征是什么樣的”“俄羅斯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點和地形風貌”等向學生提出問題,并將學生進行分組合作,讓每個小組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和拓展,讓學生在小組的分工合作和激烈討論中,使得學生對俄羅斯的各種知識點可以有很好的理解和記憶,并且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學生會不自覺的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解決問題,這樣這可以使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不斷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學生的思維擴展。使得教師在課堂的教授效率大幅提升。
二、強化學生合作能力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一個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增強學生的合作能力。要知道,在當今這個不斷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社會中,每個人和每個人的知識儲備和成長環(huán)境是不同的,每個人和每個人的見解、眼界和接觸的事務是不同的,那么一個人的能力就顯得微乎其微,但是多個人組合在一起,那么這個小組的力量就不僅僅是“1+1=2”了,而是“1+1大于2”的效果了,這樣才能在這個快速的社會中站穩(wěn)腳步。雖然學生還處于學習階段,但是學生也要盡早培養(yǎng)小組合作能力與合作精神。那么小組合作教學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培養(yǎng)手段,通過教師的引導和支持,學生可以在小組內(nèi)從事各種問題的討論,這樣極大的增強了學生的合作能力與合作共贏的精神。
例如,在教授“東南亞”時,初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授過程中,就可以讓學生分小組對中南半島的地形地勢、氣候環(huán)境、自然資源等方面進行研究討論,最終判斷出中南半島種植何種農(nóng)作物最好,發(fā)展什么行業(yè)最有前景,并進行分析。通過這些問題,可以讓小組快速做好分工,一位學生去研究地形,一位學生去研究氣候等等,之后通過學生的研究結果,小組內(nèi)部可以就這些條件進行激烈討論,進而通過討論得到一個大家一致同意的答案,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內(nèi)部會不自覺的產(chǎn)生一位“領導者”,并每位學生都會有不同的分工,這樣一個簡單的團隊就形成了,在團隊形成過程中,小組內(nèi)部的凝聚力也逐漸的凝聚起來,每位學生的合作能力都會得到強化,每位學生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合作共贏的精神,強化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方便交流學習
在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小組內(nèi)部成員都會有或多或少的交流溝通,這在傳統(tǒng)教學中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教學中,課堂是初中地理教師主導的,是單方面?zhèn)鬏斨R,學生的主導性極少,這樣學生有了疑問也沒有人可以交流討論,這個問題就會是摧殘學生學習動力的“劊子手”。而進行小組合作教學的話,學生就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主導課堂,并且可以在遇到問題是及時與小組內(nèi)部學生進行交流溝通,不僅可以解決學生存在的問題,還可以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得到新的啟發(fā),進而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日本”時,初中地理教師在課堂教授過程中,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自由交流溝通。由于日本的氣候環(huán)境比較特殊,而且日本的地形也是十分不同的,相信學生會有很多疑問需要溝通交流。在小組內(nèi)部交流溝通的過程中,學生也可以就日本的環(huán)境內(nèi)容得到新的啟發(fā),并隨著對日本環(huán)境、城市、氣候的了解,學生還可以互相交流討論以后去日本旅游,還可以一起制作旅游攻略,在制作過程中,學生會應用到日本自然環(huán)境、氣候、政治等各方面的知識,既增強了學生對日本知識的掌握,有方便了學生的小組交流,增加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小組合作教學是一種非常適合創(chuàng)新時代節(jié)奏的教學手段,通過小組合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小組內(nèi)的交流討論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又可以通過小組交流強化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合作共贏的精神,并且方便了學生的溝通交流,增強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趙建青.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讀圖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1):167.
[2]賴詩星.初中地理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探討[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3,14(05):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