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東月
【摘要】初中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制水平均處于快速發(fā)展中,對此,學校教育要做的不是“攔截”,而是要因勢利導。本文以《人的生殖》一課為案例,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科學探究,科學思維,生命觀念和社會責任,詳述如何通過探究活動消除學生羞怯的心理,因勢利導,巧妙地滲透性健康教育的相關知識。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青春期;人的生殖;性健康教育
初中生物教材對性健康教育知識的介紹非常有限,《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版本)》關于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指導內容更少,特別是性道德和性法制方面的內容,僅在課標七、生物的生殖、發(fā)育和遺傳中找到:“上述內容中涉及的有關倫理觀和價值觀的問題,教師應給予適當?shù)闹笇?。”而初中生正處于性生理的發(fā)育高峰,健康的性心理、性道德和性法制觀急需培養(yǎng),但教材中的知識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加上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傳統(tǒng)教育,大家談“性”色變,青春期性教育的缺失不僅影響學生健康成長,也不利于學生在以后的道路上避免因無知而犯錯。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順利開展性健康教育的滲透呢?《初中生物學新課標》的主旨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主要包括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和社會責任4個方面,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將會使學生終生受益。因此,本文以《人的生殖》一課為案例,探討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的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的滲透。
一、教材分析和設計思路
本節(jié)內容選自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2012年審定通過的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一章第二節(jié)。本課以人體生殖系統(tǒng)的組成為學習基礎,為后面“人的個體發(fā)育”模塊的學習進行鋪墊?!读x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借助本節(jié)內容,幫助學生理解以下核心內容:人體的生殖系統(tǒng)可以產(chǎn)生兩性生殖細胞;人通過受精作用產(chǎn)生新個體;男女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胚胎發(fā)育的過程。本節(jié)課的學習對學生認識自我、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有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
依據(jù)課程標準并圍繞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學目標:
(1)分別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描述受精過程和胚胎發(fā)育的過程。
(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
(3)通過本節(jié)的學習,初中生將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學會珍愛生命,孝敬父母。
三、性健康教育的滲透點
根據(jù)本節(jié)內容和七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將在教學中滲透以下內容:
(1)性生理知識:掌握男女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掌握受精和胚胎發(fā)育的過程。
(2)性心理知識:青春期學會悅納自己,接受自己的性別和缺點。
(3)性道德知識:“感恩教育”:引導學生了解生命的孕育和誕生的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為人子女要感恩父母,敬愛父母;“生命教育”:讓學生領悟到新生命的孕育和誕生充滿著冒險和挑戰(zhàn),每一個人能健康、平安降生都是非常幸運的,我們應該珍愛生命。
(4)性法制知識:滲透性侵犯性騷擾的知識,提醒學生自尊自愛和保護自己。
四、教學過程
1.課前——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聚焦核心問題
(1)養(yǎng)雞蛋孵小雞活動
每班分為8個小組(6人/組),第1-4組開展“守護雞蛋”的活動,要求24小時內雞蛋不能離開身體,不能給雞蛋任何保護措施;第5-8組提前準備受精雞蛋和未受精雞蛋,小組合作完成小雞的孵化活動,小雞整個孵化過程嚴格按照孵化條件(溫度37.8℃,濕度60%,孵化時間21天)進行。
(2)提出核心問題
為什么有些小組的雞蛋可以孵化出小雞,而有些小組的雞蛋不可以孵化出小雞?
(3)問題轉化
在其它條件完全一致的條件下,小雞是否能被孵化取決于雞蛋的差異(有沒有受精),可見受精非常重要,那么,受精的具體過程是什么?受精的場所又在哪里呢?
設計意圖:對于該游戲活動,學生普遍認為蛋生雞,只要雞蛋在條件允許的情況就可以孵化出小雞,但結果出人意料。這一活動的設計,既能引發(fā)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又能確定本節(jié)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2.課內——強化感性認識,學習新授知識
(1)導入新課
展示某明星的龍鳳胎照片。提問:他們誰是男嬰、誰是女嬰?生:觀察圖片,說出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觀察生殖器官來分辨新生兒的性別,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生殖器官往往遭受“器官歧視”,有的學生很關注本課內容,但又感到難為情,甚至不敢面對,其實生殖器官與其它器官一樣,都是身體的組成部分。只有了解它們的結構和功能,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另外,生殖器官也是人類延續(xù)后代、傳遞基因的基礎,大家要理性對待。
(2)兩性生殖系統(tǒng)
六人一小組,進行“叮叮熱”(“保護豆豆”旗下的一種游戲牌)游戲,游戲結束后開展小組討論,完成以下問題:(1)男性和女性體內的生殖細胞分別是什么?(2)男女生殖系統(tǒng)的結構和功能分別是什么?(3)產(chǎn)生精子和輸送精子,產(chǎn)生卵細胞和輸送卵細胞的器官分別是什么?胎兒在母體內發(fā)育和產(chǎn)出的器官是什么?
設計意圖:學生在游戲中掌握兩性生殖系統(tǒng)的相關知識,學會正確看待人體的生殖器官,并且在游戲中認可自己的性別,接納自己的優(yōu)缺點,使每位學生在與異性相處的過程中,都可以提高自尊自愛的心理。
(3)受精過程
小組代表分享小雞孵化失敗的原因是雞蛋未受精(其它原因暫不做拓展討論),教師強調受精的重要性,播放視頻《受精過程》并提問:①精子和卵細胞結合的過程叫什么?②受精的部位在哪里?學生回答后教師拓展雙胞胎(同卵雙生和異卵雙生)的相關知識。
設計意圖:受精的過程看似很簡單,但是新生命形成的第一步就非常不易,每個人在生命開始都是兩億五千萬分之一的勝者,所以,我們生來都是優(yōu)秀的、幸運的,每個學生都要自信面對未來,珍視自己的生命。
(4)胚胎發(fā)育和分娩
活動一:播放《胚胎發(fā)育和分娩》的視頻。提問:胚胎發(fā)育到第幾周開始出現(xiàn)人的形態(tài)?學生嘗試區(qū)分胚胎、胎兒和新生兒;并且結合教材歸納出新生命通過臍帶和胎盤與母體進行物質交換?;顒佣盒〗M代表分享照顧雞蛋的心路歷程。
設計意圖:課前除了開展孵化小雞的活動,部分小組也開展了守護雞蛋的活動,一個小小的雞蛋只有60克,但是想要守護成功卻談何容易,而我們的母親整個孕期都要經(jīng)受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壓力,并且忍受分娩的巨大痛苦。因此,我們作為子女要心懷感恩,做一個頂天立地有責任心的人。另外,自然界中的動物媽媽同樣很偉大,我們也要學會關愛小動物。
(5)保護自己,預防性侵
活動:觀看青少年屢次被性侵的熱點新聞,小組討論完成以下三個問題:①什么是性侵犯?②區(qū)分哪些行為屬于性侵行為?③如何進行自我保護?
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性侵犯可以分為非身體接觸的性侵犯和身體接觸的性侵犯,在此基礎之上正確區(qū)分性侵犯的各種行為,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鼓勵學生能夠勇敢地向不法行為說“不”,如果有壞人侵犯時要及時制止并告知長輩或者教師,也不要與異性有過于親密的身體接觸。
3.課后——活動延伸,提煉升華感情
感恩作業(yè):每位學生選取一種方式(手抄報,一封信或者一件家務)表達對父母濃濃的愛意;生命作業(yè):每位學生給三年后的自己寫一封信,交由生物教師保存,三年后歸還。
設計意圖:初中生正值青春發(fā)育期,與之相伴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十分明顯,這些變化使得他們和父母的關系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感恩作業(yè)有利于緩和親子之間的關系,教會學生心存感激,用同樣的愛意和熱情去回報周圍的人。生命作業(yè)將引導學生通過書信好好認識自己,做一個有理想有抱負對自己負責任的初中生。
五、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并未直入正題,而是利用孵雞蛋的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新授內容,并且通過課前守護雞蛋的體驗活動,避免學生的尷尬,引導學生從正面思考問題,用心感受生命的偉大之處。本次課程感觸最深的是來自一位媽媽的反饋,她家孩子自從上了初中,不愛表達,但是學完本節(jié)課后孩子選擇了用手機短信表達愛意,他給媽媽發(fā)了一條長長的感謝信,訴說自己青春期的一些難言之隱和對媽媽的愧疚,這位媽媽感動地大哭,感嘆自己貼心的孩子又回來了。既然這位媽媽和學生可以走出溝通的第一步,也就說明性健康教育的種子在悄悄發(fā)芽。所以,性健康教育知識需要在潛移默化中滲透,每位生物教師都有責任和義務堅持下去。
當然,每個學生青春期到來的時間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接觸的伙伴和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因此,除了課堂教學,教師還需要聯(lián)合家長在課后對學生進行個別指導。特別在網(wǎng)絡信息高速發(fā)展的今天,不少中學生由于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會產(chǎn)生想了解甚至是模仿的想法,這無疑給青春期性健康教育造成了不小的難度。因此,僅僅通過教師的努力還遠遠不夠,更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普遍關注和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薛仕靜.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設計以“神經(jīng)調節(jié)”一節(jié)為例[J].中學生物教學,2018(8):36-38.
[2]王克林.基于感恩教育的“人的生殖”(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J].生物學教學,2020,41(4):30-31.
[3]陳雪嬌.猶抱琵琶半遮面人教版七年級下冊“人的生殖”教學片段[J].中學生物教學,2014(12):66.
[4]呂濤,李玲.在人的生殖教學中滲透愛的教育[J].中小學教材教學,2017(10):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