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
摘要:在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動力。本文就如何借助不同情境下的課堂提問來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創(chuàng)新性等不同品質(zhì)做出闡釋和例證,旨在探索通過英語課堂提問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具體途徑。
關鍵詞:課堂提問 英語 思維品質(zhì)
蘇聯(lián)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要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首先應該發(fā)展他們的思維能力。離開思維能力單純地發(fā)展語言是不可能的?!薄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基本英語素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爆F(xiàn)代教學理論提到:學生的思維過程往往從問題開始,產(chǎn)生學習的根本原因是問題。因為有了問題,才能誘發(fā)學生去思考、去探索。所以提問是開啟學生思維大門的鑰匙。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學習語言知識只是給了學生支撐的拐杖,如果沒有思維的博弈,就不能賦予其雙腿的力量,要想奔跑,必須注入思維的能力。
那么如何在英語課堂上,通過課堂提問提升學生思維品質(zhì)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問題意識
學生的提問能力是最重要,最有價值的學習能力。熱身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利用師生之間的信息差,激發(fā)學生主動提問,主動交流。在江蘇省沈楓老師的教學中就設計了這樣的情境:Hello,boys and girls,Im Miss Shen.Glad to meet you! Today,Im your English teacher. Do you wan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me?(這時沈老師給出了提示詞:name?age?hobby)在沈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提的問題五花八門:What'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 Whats your favourite color?...一問一答間,學生們對沈老師的特征、家庭、愛好都有了了解,沈教師幽默風趣的回答更加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幫助學生逐步建立了問題意識。
二、適時追問,鍛煉學生思維的敏捷性
追問在小學英語課堂上越來越受到教師的重視。它是指在學生解答教師預設的問題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有針對性地進行“二次提問”或“多次提問”,從而再次或多次激活學生思維。
例如,在講授My classroom這一主題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Boys and girls, this is our classroom. What's in our classroom??Where is the picture? Is it near the?door?...通過這樣深入的追問,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整體思考。這樣的追問,讓學生在思考中發(fā)展邏輯思維,在回答中鍛煉其思維的敏捷性。此外,教師在課堂上,還可以通過快速問答、搶答等方式,在學生進行語言輸出的同時,提升其思維的敏捷性。
三、善于發(fā)問,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問題是思維的向?qū)?,課堂提問是英語交際活動的催化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針對學生已有的能力水平,充分運用教材中的素材逐步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例如,我在教Animals這一主題時候,當學生學習monkey的時候,首先呈現(xiàn)圖片,然后,設計問題:Do you like monkey?What does it like to eat??What can monkey do? ... 這樣開放性的提問,提高了學生思維活動的難度和深度,不僅喚醒了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儲備,而且有利于教師在教學中了解學生知識掌握情況。同時,學生思維的深刻性也得到了鍛煉。
四、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思維導圖具有發(fā)散性特征,它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形成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探索、挖掘式的高級思維模式。
例如,在講授Christmas這一主題時,我首先提出了一個引導性的問題: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Christmas? 短暫的思考后,學生提出諸多問題,如:What is Christmas? When is Christmas? What can you do on Christmas Day? ...然后,小組討論,繪制本小組的思維導圖--Christmas Day.最后,各小組交流學習,形成班級“智慧樹”,幫助學生完成對節(jié)日的理解和掌握。思維導圖,無處不在,在繪本、對話、詞匯、語音教學中,我們都可以很好地利用思維導圖,精心設計問題,在與學生的交流、討論、總結(jié)中突破重點、解決難點,同時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思維的求異性、廣闊性、聯(lián)想性...
在課堂提問中,我們也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問題難度過高,課堂鴉雀無聲;或總是使用一般疑問句提問,學生回答語言匱乏、枯燥單調(diào)……因此,教師在提問前,首先,一定要注意提問的內(nèi)容與學生的知識水平是否相當,問題是否做到了簡明扼要、清晰完整。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意面向全體,對于學習差、不愛發(fā)言的學生,老師的態(tài)度要更加親切、和藹,問題也要相對簡單一些,這樣才能使學生放下包袱敢于發(fā)言。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位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思考,思維得到鍛煉,學習有所進步。
總之,良好思維品質(zhì)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英語課堂提問對啟發(fā)學生進入思維過程,積極主動思考,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至關重要。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有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意識,用心設計問題,用情引導交流,給學生一個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他們的思維能力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得到真正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魯子問.“促進思維品質(zhì)發(fā)展的英語教學可能”,《英語學習》,2015.
[3]鄭鴻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利器--思維導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名家解讀》.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