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靖嫻,何英
(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四川 成都,610041)
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在我國臨床上較為常見,具有發(fā)病急且病情兇險等特點,手術后有較大可能出現靜脈血栓栓塞癥(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較大威脅[1]。美國每年發(fā)生致死性和非致死癥狀性VTE超過90萬例,其中約29.64萬例死亡,非致死性VTE包括37.64萬例深靜脈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和23.71萬肺血栓栓塞癥(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 在致死性病例中,約60%的患者被漏診,僅7%的患者得到及時與正確的診斷和治療[2]。因此,一旦發(fā)生PTE征象,應及時采取相關措施。研究表明,臨床中出現呼吸困難、胸痛及咯血“三聯征”者不足30%[3]。由于缺乏特異性的診斷,外科術后的PTE誤診與漏診率較高。而泌尿外科PTE的發(fā)生概率與手術類型、術前預防及疾病存在一些關系, 所以及時的診斷與良好的預防工作可有效防止泌尿外科PTE[4]。在涉及PTE的治療之中,臨床也有采用外科手術摘除血栓的方法,不過不太常用,但當溶栓療法存在禁忌時,應盡早手術[5]。外科手術后容易出現相應的并發(fā)癥,給患者帶來身體上的痛苦和經濟負擔,直接摘除血栓可能會給病人帶來一定的心理壓力。D-二聚體和動脈血氣分析是診斷PTE的有效措施,作為PTE的初篩指標具有較高的價值[6]。
國內關于泌尿外科PTE的病例以個案或者小樣本病例研究多見,而關于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后并發(fā)PTE的研究較為少見。本文通過回顧性分析1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后患者并發(fā)PTE的原始病歷,探討嗜鉻細胞瘤切除術后并發(fā)PTE的特異性,分析針對性的護理方法,以期為臨床術后該病并發(fā)PTE的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提供借鑒。
患者,男,73歲,入院前2個月,患者在成都市華川醫(yī)院體檢時,發(fā)現血糖升高,靜脈空腹血糖6.37 mmol/L。伴泡沫尿,無煩渴、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無視物模糊等不適,未進行診治?;疾∫詠恚袷秤呖?,小便尚可,大便4次/d,體重無明顯變化。
高血壓病10余年,最高血壓180/112 mmHg,目前口服“絡活喜”降壓,平時血壓控制在120/80 mmHg。近1個月血壓最高150/100 mmHg,波動較大。
指尖隨機血糖11.3 mmol/L,電解質測定(急診)鉀(K)3.33 mmol/L,磷(P)0.7 mmol/L。血液常規(guī)分析(急診)血小板分布寬度(PDW)18.7 fL,大血小板比率(P-LCR)45.3%。糖化血紅蛋白(HbA1c)6.3%??诜咸烟悄退幵囼?OGTT):餐后1 h胰島素釋放實驗(胰島素+C肽INS)394.3 μU/mL。餐后2 h胰島素+C-peptide(C肽)INS 4 120.3 μU/ml,CPep 411.1 ng/mL。餐前血糖6.48 mmol/L,餐后0.5 h血糖10.39 mmol/L。餐后1 h血糖13.31 mo1/L,餐后2 h血糖14.29 mmol/L。頸部血管彩超示雙側頸總動脈內膜局限性增厚,右側鎖骨下動脈粥樣斑塊形成混合斑。動態(tài)血壓:全天平均127/77 mmHg,收縮壓最大值151 mmHg、最小值110 mmHg,舒張壓最大值102 mmHg、最小值53 mmHg。
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后;2型糖尿?。桓哐獕翰?級(極高危)。
復查D-二聚體升高明顯,去甲腎上腺素(外檢)425 ng/L,腎上腺素(外檢)38 ng/L,血漿腎素活性(立位)正常,血管緊張素(立位)52.64 ng/L?;颊咂つw瘙癢,考慮造影劑過敏,予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和維生素C靜脈滴注,開瑞坦、黃連爐甘石洗劑對癥治療。予二甲雙胍、阿樂、厄貝沙坦、苯磺酸氨氯地平、煙酸注射液、丹參酮Ⅱa磺酸鈉注射液、氯化鉀緩釋片等藥物治療。我科會診后建議進行手術處理,在患者及家屬同意以后,轉入泌尿外科繼續(xù)治療。予哌唑嗪降壓、擴容等術前準備,2019年9月5日在全麻下行后腹腔鏡下左側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后反復訴胸悶、氣緊,心內科、呼吸內科及血管外科會診,行肺動脈CTA,考慮肺動脈栓塞,告知患者及家屬抗凝治療風險后,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療,并討論下一步治療方案?;颊?月9日CTA(CT血管造影術)提示肺栓塞。已與患者及家屬溝通,選擇拜瑞妥抗凝。給予拜瑞妥15 mg,每天2次。后改為20 mg,每天1次。服用3個月后心內科門診隨訪。服用抗凝藥物的時候嚴密觀察有無合并出血傾向。一年后隨訪,患者自訴口服拜瑞妥后感胸悶、氣緊情況較前緩解,日常生活未明顯受限,口服絡活喜血壓控制在137/85 mmHg,糖化血紅蛋白HbA1c 6.0%。
1.6.1 一般護理
為患者營造安靜的休息環(huán)境,保持室內安靜、整潔,保持適宜溫濕度,以利于靜脈血回流,促進病情好轉。
1.6.2 術前準備
采用相應藥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對血壓進行控制, 使血壓接近或恢復正常,予哌唑嗪降壓、擴容、積極進行相應的術前準備,維持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使患者生命體征趨于穩(wěn)定,有利于手術順利進行。
1.6.3 術后護理
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或者積極進行床上活動,避免不必要的緊張心理,預防術后栓塞的發(fā)生,腹腔鏡手術后注意有無二氧化碳儲存和皮下氣腫發(fā)生, 預防高碳酸血癥的發(fā)生, 配合醫(yī)生及時解決問題[7]。
1.6.4 體位護理
PTE活動期應嚴格躺在床上休息,避免栓子脫落移行,阻塞肺動脈,威脅生命。但應該在做好預防VTE的綜合策略之后,鼓勵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動[8]。具體預防策略包括健康宣教、運用機械泵等促進外周血液循環(huán)的方法以及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預防血栓形成等措施[9]。
1.6.5 氧療護理
給予患者低流量連續(xù)吸氧,改善肺的順應性,告訴患者和家屬使用氧氣的注意事項,可以使用溫水及液狀石蠟油潤滑鼻腔,以保護鼻黏膜,需要時可行機械通氣治療。
1.6.6 藥物護理
給予拜瑞妥抗凝,使用抗生素進行相關的預防感染[10],并嚴密觀察患者是否有出血傾向,觀察皮膚黏膜有沒有散在出血點,觀察神智及瞳孔變化,警惕顱內出血可能。
1.6.7 ??谱o理
(1)飲食肉菜搭配,多吃青菜和極富維生素的水果,保持大便順暢,防止便秘,防止出血傾向,不吃辛辣刺激食物,戒煙戒酒。(2)1個月內不能從事較重的體力勞動,不參與劇烈運動,可以散步。(3)1個月內腰部不能用力前彎后仰,不能提舉重物。(4)觀察手術部位有無腫脹、敷料是否滲血、滲液等,發(fā)現異常及時就診。(5)每日多喝水,1 000 mL以上,觀察尿液顏色,不憋尿,如果小便深紅,需要立即到急診就診。(6)定時測量血壓,遵醫(yī)囑服用相應降血壓的藥物。(7)每半年復查1次腎臟B超。(8)出院1個月門診復查,或根據醫(yī)囑門診復查。
1.6.8 心理護理
由于患者病情進展較為突然,作為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多途徑給患者及其家人提供心理支撐,如心態(tài)比較好的患者現身說法、家人定期探望等,增強患者對診治的信心。
1.6.9 病情觀察
觀察患者基本生命體征,意識狀態(tài),重點關注是否有出血傾向,注意是否有顱內出血的風險,警惕腎上腺危象的發(fā)生,以便及早識別病情變化,為進一步救治患者贏得時間。
1.6.10 健康教育
患者發(fā)病時胸悶氣緊,對疾病預后較悲觀,比較焦慮,責任護士主動與患者溝通,交流病情,囑患者注意休息,避免受涼、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勞累、情緒激動。告訴患者與疾病有關知識以及預后情況,消除患者不良情緒,使其配合醫(yī)護診療,戰(zhàn)勝病魔,順利出院。
治療后,經呼吸內科會診后,體格檢查示雙肺沒有明顯干濕啰音,并且血壓較為穩(wěn)定?;颊呋謴土己?,切口已愈合,繼續(xù)口服抗凝藥物治療,予出院,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項。(1)低分子肝素更換為拜瑞妥20 mg,每天1次抗凝,3個月后再行評估是否繼續(xù)抗凝,呼吸內科門診隨訪;(2)患者存在抗凝后高出血危險因素,監(jiān)測血常規(guī)、凝血功能,嚴密監(jiān)測出血傾向;(3)患者臨床肺部感染明顯好轉,動態(tài)觀察胸部CT及血常規(guī)、降鈣素原變化。
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后,由于兒茶酚胺縮血管作用驟降,使有效循環(huán)血容量相對不足,導致血壓波動過大,造成患者生理上的不適。患者因缺乏對嗜鉻細胞瘤切除術后的正確認知,以及對疾病過分擔憂,致使機體出現高度緊張。一旦受到輕微刺激,可造成患者術中血壓上升,而術后血壓則出現急劇下降,增加心臟負擔,危害患者生命安全[11]。因此做好相應的術后護理顯得尤為重要。
(1)需要醫(yī)務人員及時識別PTE的早期征象,高度警惕隱匿性PTE起病,避免因不及時治療產生的嚴重后果[12]。同時積極進行抗凝治療,通過抗凝治療能加速血栓栓子的溶解和恢復肺組織再灌注,改善肺毛細血管容量及降低病死率和疾病反復發(fā)生的概率[13]。
(2)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培養(yǎng)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應該有意識地鼓勵患者在無特殊禁忌癥的情況下早期下床活動,一方面可以使手術切口早日愈合,有利于疾病早日康復,另一方面多與外界接觸、交談,使患者身心愉悅,增強對生活的向往和信心。治療該并發(fā)癥重在預防,平時在護理工作中,泌尿外科PTE病死率高, 需要在臨床中提高警惕,科學預防,使患者接受最大利益的治療手段[14]。
綜上所述,腎上腺嗜鉻細胞瘤切除術后的護理中,不僅需要護理人員專業(yè)的護理技能,心理護理也顯得尤為重要,只有二者并重,才能保證患者術后恢復取得良好成效。做好相關健康宣教,預防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配合臨床治療與護理工作,這樣可以縮短疾病病程,使患者早日康復。如發(fā)生了PTE,及時進行相應的抗凝等治療是及早診治PTE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