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榮
宜賓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644000
隨著醫(yī)學的發(fā)展和優(yōu)質護理不斷受到重視,社會和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逐漸提高和多元化,對護理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以知識技術為導向,而更加傾向于勝任力與核心能力〔1〕。護生的核心能力也是入職的資格和標準,同時也在為患者提供高質量服務中擔當重任。相關研究顯示〔2〕,注重護生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能提升其專業(yè)領悟力,促進其制度職業(yè)規(guī)劃和個體的成長。臨床實習作為護生由理論到實踐的轉折和聯結點,同時臨床教學也是培養(yǎng)護理實習生專業(yè)思維與技能、職業(yè)態(tài)度以及職業(yè)價值觀的主要途徑,因此臨床帶教管理不僅對護理實習生的上崗能力產生影響,對其職業(yè)規(guī)劃和發(fā)展也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3〕。而傳統(tǒng)帶教存在方法陳舊、形式單一、缺乏帶教培訓、帶教過程中缺乏監(jiān)管、帶教老師與護生缺乏溝通等原因導致臨床帶教效果不佳〔4〕。因此,如何改進帶教模式來提升臨床帶教質量,提升護理實習生的綜合素質,為臨床培養(yǎng)更多的優(yōu)質護理人才,已經成為臨床護理帶教管理中的新挑戰(zhàn)〔5〕。為此,本研究特此探討基于護士核心能力的帶教管理模式在護理實習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6~2018年在該院進行實習的護生為研究對象,根據實習先后分組,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的35名實習護生納入對照組,2017年6月至2018年4月的37名護生納入研究組。對照組中男2名,女33名;年齡20~26歲,平均(22.34±1.57)歲;教育程度:專科27名,本科8名;家庭所在地:城市16名,鄉(xiāng)鎮(zhèn)7名,農村12名;獨生子女14名,非獨生子女21名。研究組中男1名,女36名;年齡19~25歲,平均(22.41±1.62)歲;教育程度:???6名,本科11名;家庭所在地:城市15名,鄉(xiāng)鎮(zhèn)9名,農村13名;獨生子女15名,非獨生子女22名。兩組實習護生性別、年齡等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對照組 對照組護理實習生給予常規(guī)帶教管理模式,主要包括熟悉病區(qū)環(huán)境,介紹病區(qū)醫(yī)療,開設學習班對醫(yī)院護理規(guī)章制度和實習守則進行系統(tǒng)學習。由帶教護士長根據護理實習大綱內容針對各實習生情況制定實習生排班表,護生需掌握具體值班工作內容和職責。學習并掌握不同無菌操作原則,嚴格地執(zhí)行“三個檢查七個核對、一個注意事項”。在帶教過程中,護生時刻跟隨在帶教護士身邊學習相應知識和技能。
1.2.2研究組 通過對帶教老師、帶教過程、實習生管理三方面進行干預,在臨床教學中采用基于護士核心能力的帶教管理模式,具體實施如下。
1.2.2.1帶教團隊的建立與職責 在護理部不同科室不同病區(qū)不同帶教的教學管理模式下,根據病區(qū)所接受的帶教任務和帶教老師素質確定帶教人員數量,成立帶教團隊。通過甄選,每個病區(qū)選取一名經驗豐富的主管護師作為總帶教,制定和執(zhí)行本病區(qū)護理帶教工作。小組帶教老師成員由若干名科室骨干擔任,滿足臨床帶教要求,一對一指導護生臨床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和護理過程中所遇到問題及時解答。
1.2.2.2制定科室?guī)Ы逃媱?各科室圍繞護理總計劃要求,結合各院校護生實習大綱的要求、護士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要求以及自身??铺攸c來制定科室具體帶教計劃,科室?guī)Ы逃媱澮竺鞔_護生核心能力培養(yǎng)的具體方式、方法,例如掌握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宣教可以通過讓學生制定飲食控制、運動計劃等,對患者進行面對面指導來完成。計劃制定后由本院護理部負責人統(tǒng)一審核,審核通過下發(fā)后方可按照制定計劃執(zhí)行方案。各科室總帶教需監(jiān)督和督促各帶教嚴格按照計劃方案執(zhí)行。帶教過程中可以運用各種不同的教學方法來培養(yǎng)護生的核心能力。
1.2.2.3對護生進行基于核心能力的帶教管理方案 ①對護生實行導師制,為每位護理實習生配備1名一對一導師,導師定期了解護生的心理活動想法、實習中的臨床表現,實習后的臨床護理收獲,關注護生在院實習期間的各種心理情況和生活情況,在學習、工作、情感等方面均給予及時正確的指導,使其可以樹立正確的三觀。要求護生與導師至少每兩周見面進行溝通交流一次,確保導師實時了解護生動態(tài)。②每月組織一次本科室護生座談會,通過訪談形式了解學生的實習現狀、實習需求,實習期間所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護生對臨床護理帶教是否存在意見或建議,及時了解后便于帶教有針對性地改進方案,同時把帶教老師對護生臨床實習護理期間的評價、建議反饋給護生,使護生對自身存在的問題和錯誤做法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和了解,在以后的護理過程中引起高度的重視。 ③開辦護生的業(yè)務學習和技能培訓班,培訓老師都是具有豐富經驗、親和力強、專業(yè)技術好的護士長或科室骨干(其中急救護理技能的培訓為急診科或重癥監(jiān)護室的護士長擔任),進行每周一次授課。其中學習內容主要有文化、筆記、查房、溝通、專題、技巧、心理健康等;技能培訓主要有常規(guī)護理基礎操作、護理急救操作和護理專科專業(yè)操作。通過培訓班的系統(tǒng)學習,使護生的價值觀、人際溝通、護理技能和專業(yè)等方面的能力都有很大的提升。④護生在內、外、婦、兒各科室輪班時至少持續(xù)1個月時間,每天都和帶教護士一起進行查房。學會如何書寫查房日記記錄,仔細觀察總結帶教護士的臨床診療思維、體格檢查的能力并進行學習。每月的查房日記由實習小組長收齊后上交給帶教老師進行審閱,帶教老師通過護生寫的查房日記對其查房執(zhí)行情況及執(zhí)行效果以及所遇問題進行了解。護生出科時,帶教護士根據護生日常臨床護理學習表現,填寫《出科滿意度調查表》(老師對學生),對護生在院實習期間的表現進行一個客觀、公正的評價,由責任帶教進行每月總結,對綜合評價是一次“差”的護生,由所在科室的總帶教以及護士長對該護生進行談話教育。對評價為二次“差”的護生,由醫(yī)院護理部對該護生進行談話。對評價為三次“差”的護生,由護理部向學校老師反應情況并進行共同談話,情節(jié)嚴重者將實習生退回原學校。⑤實習結束前,對所有護生進行一次結業(yè)考核,運用OSCE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的形式,將考試分六個維度,將護理核心能力體現在每一個維度,包括基礎理論、護理程序應用、基礎技能、急診急救、團隊合作及健康教育,每項維度考核設有兩名專業(yè)考官,分別打分,最終得分為兩名考官打分的平均值,考官從各科室的省級??谱o士骨干、護士長、優(yōu)秀臨床帶教老師選拔。根據考核結果檢查護生實習期間的總體實習效果。
①采用由帶教老師共同制定的考核成績評判標準和問卷,包括護理技能操作與理論知識,兩類均為100分滿分,評分越高,表明護生的考核成績越優(yōu)異。②采用護士核心能力評價量表對兩組護生的核心能力進行評價比較,該量表包含臨床護理、專業(yè)價值觀、人際關系、專業(yè)發(fā)展等八個維度,各維度滿分均為4分,用以評價不同帶教模式對護生核心能力得分的影響。評分越高,表明護生的核心能力越強。③制定帶教質量滿意度調查表,該表包括人文關懷、帶教能力、行為表率、人際溝通和業(yè)務水平五大維度,均為100分滿分,評分越高,表明護生對帶教質量的滿意度越高。
選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行t檢驗;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習結束后,研究組護理實習生的理論和技能成績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帶教管理考核成績比較(分,
實習結束后,研究組護理實習生的核心能力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護生帶教管理后核心能力評分情況比較(分,
實習結束后,研究組護理實習生對帶教質量的滿意度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護生帶教管理后對帶教質量的滿意度評分比較(分,
臨床護理實習是護理實習生從理論學習到臨床實際操作、將知識由抽象轉變?yōu)榫唧w的一個重要過程,是一個由學生角色向護士角色轉變的關鍵時期〔6〕。護理實習帶教是由一批有專業(yè)業(yè)務能力、豐富臨床經驗的醫(yī)護人員組成,帶領并指導護生參與現實臨床護理,把學校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傳授護理實習生相關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一種護生教學模式〔7〕。臨床護生的實習效果將直接影響到護生將來的工作能力和態(tài)度,甚至關系到護生的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國對護生臨床帶教往往集中在帶教模式的研究,而對護生核心能力的研究多集中在醫(yī)院在職護士身上,很少把對核心能力為基礎的護生帶教管理模式的研究作為重要研究內容,而現代高等教育則更為關注學生核心能力的培養(yǎng)〔8〕。因此,探討基于護士核心能力的護理實習生帶教管理模式的改革與應用,可以有效地提高護生核心競爭力,具有很大的創(chuàng)新性〔9〕。
根據現代高等教育改革內容的要求,以培養(yǎng)護生職業(yè)勝任力為主導,這就對醫(yī)院的護生帶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0〕。隨著醫(yī)學水平的急速發(fā)展和患者對醫(yī)療服務水平的高要求,培養(yǎng)優(yōu)秀的護理人才迎來了巨大挑戰(zhàn)〔11〕。常規(guī)護生帶教方式在帶教過程應用中存在針對性不強、不嚴格管理等缺點,致使護生的帶教效果不佳,不能很好地掌握護理技能技巧。臨床實習階段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核心能力、完成由學生轉變護士角色的重要啟蒙教育階段〔12〕。核心能力是指護生在教學過程中逐漸積累形成的有關態(tài)度、知識、責任感、專業(yè)技能及人際溝通交往等相結合的綜合體〔13〕。護士核心能力的強弱已經受到相關護理研究工作的重視和作為一種評價護理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并作為護理人才培養(yǎng)的一種主要途徑。盡可能提升實習生帶教管理工作的可執(zhí)行性,提高護生面對各病癥的應變能力和突發(fā)狀況的心理素質,培養(yǎng)護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及創(chuàng)造型思維的能力〔14〕。
本研究將基于護士核心能力的帶教管理模式應用于護理實習生臨床教學中,通過成立臨床帶教團隊,制定科室?guī)Ы逃媱?,并對護生進行基于核心能力的帶教管理方案。為每位護理實習生配備1名一對一導師,每月組織一次本科室護生座談會和每月組織一次護生的業(yè)務學習和技能培訓。在內、外、婦、兒各科室輪班時至少持續(xù)1 w時間,每天都和帶教護士一起進行查房。學會如何書寫查房日記記錄,仔細觀察總結帶教護士的臨床診療思維、體格檢查的能力并進行學習。實習生返校前,對所有護生進行一次畢業(yè)考核。本研究結果顯示,實習結束后,研究組護理實習生的理論和技能成績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護理實習生的核心能力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研究組護理實習生對帶教質量的滿意度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此結果表明,基于護士核心能力的帶教管理模式能顯著提升護理實習生的核心能力和對帶教質量的滿意度,增強了帶教老師和護理實習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了教學相長。
綜上所述,以護士核心能力為主要內容的帶教管理模式能顯著提升護理實習生的核心能力和對帶教質量的滿意度,增強了帶教老師和護理實習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了教學相長。值得在護理實習生臨床教學中推廣和應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