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麗
【摘要】小學勞動教育的主要路徑和目標是:學科滲透更好地掌握的學習知識、技能;主題教育,讓勞動精神更深入人心;綜合工作更充分地融合五育;家庭和社區(qū)培訓提升學習體驗。五種路徑的多樣性是由學校教育的知識和實踐的差異以及學生學習知識的有效提高而形成的。
【關鍵詞】五育融合;小學;勞動教育;實踐路徑
在德、智、體、美、勞中,“勞”是在其中的排序時最后面,但它對學生的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沒有形成良好的勞動素質(zhì),學生就無法獨立融入社會,無法掌握生活和生存技能,更談不上實現(xiàn)“五育融合”的教育目標。勞動過程需要學生的手、腳、眼等多器官的參與,學生還需要思考、動手、觀察,才能完成勞動任務,對促進學生的全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勞動教育與五育之間的聯(lián)系
新時期“五育融合”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從本質(zhì)上講,人的智慧付諸行動,可以說,智力與學習密切相關。學生的發(fā)展不僅與先天遺傳因素有關,還與外在環(huán)境有關,受教育后,將極大地影響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意識到學習帶來成就感的同時,身體也會得到適當?shù)挠柧?,從而達到“德,智、體、美、勞”綜合發(fā)展目標。因此,教師在小學教育工作中需要認識到工作與教育“五同育”的關系,以工作教育活動為載體,以“五育融合”為載體,在工作教育活動中鼓勵學生德、智、體、美、勞的意識,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二、融合理念的小學勞動教育實踐中的路徑
目前,中小學教育各學科分工明確,教材也清晰??梢钥紤]在活動中實施“五育融合”,開展符合“五育融合”要求的各類活動,讓學生探索活動實踐的本質(zhì),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實踐技能,促進德育。具有良好的教育價值。實踐教育活動是嚴格按照“五育融合”教育要求進行的體驗、實踐、學習相結合的活動。
(一)學科融合勞育
1.結合數(shù)學開展教學活動。小學生還小,智力發(fā)育和工作能力較弱,一些復雜和劇烈的活動不適宜。隨著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我們可以開始開展“時間大師、做時間的主人“一類的活動,在本次活動中,數(shù)學老師教學生24小時計時法,然后指導學生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制作自己的寫字板時鐘。學生需要自己收集材料,設計造型和裝飾,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24小時計時法,鍛煉商業(yè)能力和美感。制定個人日程表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時間管理能力,當學生了解了時間的分配后,學生就可以學會如何科學地管理時間,合理分配時間,同時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很有幫助的。
2.結合體育開展戶外活動??萍嫉陌l(fā)展給了我們便利,但也帶來了一些副作用,目前很多學生不夠積極,不喜歡運動,沉迷于電子產(chǎn)品,甚至有的學生很小就戴眼鏡.體育教師可以進行諸如?!敖虒W生制作沙袋,組織學生玩沙袋”,在制作沙袋的過程中,學生自己完成難度較大。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團隊合作。這個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完成沙包后,學生會對作業(yè)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戶外進行沙盤游戲,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自覺鍛煉,從而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此類活動具有多元的教育意義,對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
3.結合語文開展教學活動。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到來,教師可以開展“向英雄致敬”等活動,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抗疫英雄,總結疾病中的基本知識和預防措施,指導學生以其他形式向英雄致敬。手抄報、作文等。學生不僅可以學習相關醫(yī)學知識,還可以拓展知識面還可以從這些英雄身上學到什么是社會責任,什么是個人奉獻。在學生向英雄敬禮的過程中,學生增加了正能量,同時也鍛煉了寫作能力、實踐能力、審美能力等。
4.結合英語開展教學活動。根據(jù)課堂內(nèi)容,英語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所學單詞的名稱和語義寫故事,并與同齡人一起聽故事。在寫故事的過程中,學生的目標是鍛煉自己的創(chuàng)作能力,增加靈感,在學生和團隊的演繹中,他們的著裝和舞臺布置將培養(yǎng)他們感知美的能力??偟膩碚f,它可以提高學生不同練習的效果。
(二)實踐融合勞育
審美教育在所有小學課程中都很受歡迎。比如“種玉米”中的歌詞。就是明顯的勞動教育,隨著音樂節(jié)奏的運動,提高學生協(xié)調(diào)身體各部位的能力,使學生能夠教節(jié)奏的準確性,從旋律上,提高學生表達美的能力。四年級美術課《動畫城》選擇懶惰、幽默的豬八戒作為回話對象,學生學畫卡通人物線條,通過形象分析分析胖是懶惰的首要原因,引導學生吃苦耐勞,進而實現(xiàn)五育融合。
(三)活動融合勞育
小學階段的活動可謂是多種多樣,包括六一兒童節(jié)、小學田徑運動會、升旗儀式、各類活動主題訓練、研究學習等,每項活動都體現(xiàn)了五育融合的理念。例如學生反復訓練,他們不僅要注意節(jié)奏和高等教育口號,還要考慮教育精神和耐心。以及一定的智慧作為支撐。
參考文獻:
[1]姚躍飛.正心立德勞動樹人——小學“新勞動教育”的實踐與思考[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年課堂教學教育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21:2.
[2]黃萍.開展小學勞動教育教學策略的研究[A].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年教育創(chuàng)新網(wǎng)絡研討會論文集(三)[C].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所,2021:3.
[3]陳潔華.淺析“五育”并舉背景下小學勞動教育的“教”與“學”——以華南師范大學附屬龍崗大運學校為例[A].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2019-2020年度學術成果集[C].廣東教育學會:廣東教育學會,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