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蘭
摘要: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學評價的恰當應用可以為高質(zhì)量課堂保駕護航。正確地使用語言學習評價,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及英語核心素養(yǎng)。為此,對日常課堂教學語言學習評價存在的常見問題進行分析,以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宗旨,探究語言學習評價的正確使用方法。
關(guān)鍵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習評價;案例分析
一、引言
[案例1]
四年級的一節(jié)公開課上,教師激情洋溢,在教授完關(guān)于食物的單詞tomato,potato,carrot等后,就叫學生起來讀。學生讀后,教師即豎起大拇指,說道:“Good!nice!wonderful!”班上的同學隨即齊刷刷并有節(jié)奏地鼓掌五次后豎起拇指,說道:“Good!nice!wonderful!”學生們訓練有素,動作整齊劃一,聲音鏗鏘有力。課堂非常熱鬧,表揚不絕,掌聲不斷,但學生們的臉上卻沒有流露出絲毫的笑意。
(一)問題分析
小學英語課堂上常常出現(xiàn)上述的鼓掌表揚場景。當學生回答完問題,教師即刻進行反饋,其他同學也對該同學進行表揚。這說明該教師能有意識地利用即時評價鼓勵學生。從整齊度可以看出,在平時的課堂中,教師也是這樣實施評價的。但此種評價方式的效果值得商榷。它的形式過于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學生們并未感受到教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賞,更多的是一種形式。其他學生表揚他人時,面無表情,更多的是尷尬與厭倦。被表揚的孩子也未感受到來自教師和同學的真心實意的夸獎。而不斷地進行擊掌表揚,費時且低效,起不到預期的促進作用。
(二)理論依據(jù)及實施建議
評價是根據(jù)特定的標準,以一定的方法對教學計劃、活動及結(jié)果進行描述和價值判斷的過程。語言學習評價指的是教師對學生在學習語言過程中的表現(xiàn)進行評測,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從內(nèi)容上劃分,評價分為語言知識評價、語言技能評價、情感態(tài)度評價、文化意識評價以及學習策略評價。恰當?shù)脑u價方式對打造高效課堂大有裨益;反之,不恰當?shù)脑u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由此可見,課堂教學的評價作用很大。2020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國務(wù)院印發(fā)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指出:教育評價事關(guān)教育發(fā)展方向,教師需改變不科學的教育評價。但現(xiàn)實中,有些教師對此未給予足夠重視。一線教師探索有效的教育評價之路,任重而道遠。筆者將聚焦日常英語教學評價中遇到的常見問題,以語言學習評價內(nèi)容的幾個方面作為切入點,探究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如何進行有效的語言學習評價,讓評價真正有效地服務(wù)教學。
二、語言因素評價
(一)語言知識評價
[案例2]
課堂熱身環(huán)節(jié),老師(T)與學生(S)進行free talk,學生紛紛舉手。老師(T)與學生(S)對話如下:
T: Where did you go for your summer holiday?What did you do?
S: I go to the Hainan for my summer holiday. I swim in the sea. It was fun.
T: Good! But you should say “Hainan”, not “the Hainan”. You should also use “went” and “swam”. Please remember and tell me your answer again.
……
1.問題分析
這是教師與學生對話時常常會出現(xiàn)的一幕。當學生滿心歡喜地想表達自己的經(jīng)歷或觀點時,教師卻拘泥于強調(diào)語言知識正確性的評價,不斷地給學生進行單復數(shù)、動詞的正確形式、介詞該如何使用或是一個單詞該如何發(fā)音等指導。在上述案例中, free talk鼓勵的是學生積極勇敢地開口表達自我,要求達到語言交流的目的即可。若教師過分注重形式方面的正確性,一味地糾正學生的錯誤,則起不到正面的鼓勵作用,只會讓學生覺得自己說出來的句子是錯誤的,嚴重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扼殺學生用英語交流的欲望。
2.理論依據(jù)及實施建議
2011年版《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教學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包括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意識、情感態(tài)度和學習策略。語言知識僅是語言學習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教師在教學評價過程中,在注重語言知識評價的同時,也需重視培養(yǎng)學生其他方面的語言能力。這就要求教師需運用多元評價,在內(nèi)容和目標上要有多個維度。語言學習評價如果過于強調(diào)糾正錯誤,就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受挫。所以,教師的語言知識評價應注意激勵、點撥,讓學生擁有成就感和榮譽感?;氐街暗膸熒鷮υ?,建議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學生:
T: Where did you go for your summer holiday?What did you do?
S: I go to the Hainan for my summer holiday. I swim in the sea.
T: Oh!That's wonderful. Is Hainan beautiful? Did you eat seafood?
S: Yes. A lot.
T: Was it yummy?
S: Yes. It was.
T: Wow! Hainan is really fun. I want to go there. Can you tell me more about your summer holiday after class?
S: Sure.
(二)語言技能評價
[案例3]
目前,大部分教師認為,既然平時的質(zhì)量檢測內(nèi)容只有聽力和筆試部分,各項素質(zhì)抽查也未將學生的口語作為抽查的內(nèi)容,平時家長看重的主要也是檢測卷上的成績,那么,自己的教學重點只要圍繞聽力和筆試即可。這樣一來,學生甚少有練習口頭表達的機會,而教師對學生口語表達的了解只局限于平時的課文朗讀以及背誦。
1.問題分析
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學習的最終目的在于交流。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尤為重要,對學生進行口語表達能力的檢測也同樣重要。朗讀和背誦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學生的口語表達水平,但無法對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進行檢測。為此,教師應該設(shè)置合適的評價標準,給予學生積極的引導。
2.理論依據(jù)及實施建議
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以及對這些技能的綜合運用,這是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新課標對小學英語的語言技能做了詳細的說明,從一級的聽做、說唱、玩演、讀寫、視聽到二級的聽、說、讀、寫、玩演、視聽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教師可以以此為依據(jù),結(jié)合具體情況制訂教學計劃。
教師在進行語言技能評價時,需選擇合適的評價方式。在小學階段,教師一定要注重對于學生的信息輸入和積累,因為只有讓學生的知識儲備達到一定程度,才能有后續(xù)的輸出。所以,對于學生的聽、說、讀、寫方面的評價,教師都要重視。在評價時,標準的設(shè)定簡潔明了、易于操作即可。
三、非語言因素評價
(一)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評價
[案例4]
在上“Toys I like”這一主題時,教師上課時手上拿著玩具貼紙,衣服上貼滿了小紅花,講臺上還擺放了小玩具。每當學生回答一個問題時,教師就把一朵小紅花貼在學生的額頭上;小組讀得響亮時,教師就往小組評比的地方貼一張玩具貼紙;當教師覺得學生回答得很好時,就獎勵他一個小玩具。教師忙于貼紅花、粘貼紙、獎玩具,學生都希望得到獎品,眼睛都盯著臺上的玩具,爭先恐后舉手發(fā)言,大聲呼喊:“Teacher!Teacher!Let me try!”當臺面上的禮物越來越少時,未得到獎品的學生眼睛里的渴望漸漸變成了失望和沮喪;拿到禮品的同學則在不斷歡呼,同時也壓抑不住拆開玩具的想法。課堂上,只剩教師還在苦苦地繼續(xù)唱著獨角戲。
1.問題分析
在低年段的課堂中,由于學生有效注意時間短,如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維持課堂秩序成了永恒的話題。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多教師會準備各種各樣的貼紙、紅花或是小禮物,但上述案例中,教師的評價未達到預期效果,反而事與愿違。在課堂上實施此類評價,經(jīng)常拿到禮物的孩子反而容易覺得這些小禮物“低廉”,而未拿到小禮物的同學會產(chǎn)生挫敗感,學生聚焦的不再是學習,而是是否拿到了禮物。教師在課堂上也是手忙腳亂,對學生和教學內(nèi)容的關(guān)注度大大降低。
2.理論依據(jù)及實施建議
語言學習過程在強調(diào)語言知識的掌握和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也要重視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文化意識和學習策略等非語言因素的培養(yǎng)。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以激趣為主,因此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評價顯得尤為重要?!痘A(chǔ)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強調(diào)應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應引導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個別教師認為,教授知識和技能是教師的使命,至于情感等因素,太難控制和影響。但實際上,知識的獲得與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是相輔相成的。在教學評價中,教師也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自信心、意志力和合作精神等,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在選用評價方式時,教師要因人而異,對于不同層次學生情感方面的進步采用不同的表揚方式,多贊譽優(yōu)秀生、肯定中層生、激勵潛力生。如一位老師在表演課上,根據(jù)學生的自身情況,設(shè)立了“最佳組織者”“最佳表揚獎”“最佳創(chuàng)意獎”“最快進步獎”“熱情參與獎”等,從而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文化意識評價
[案例5]
在教學“Western festivals”時,學生回答問題正確,教師就在該小組的評比得分中加一顆小星星。
1.問題分析
在英語課堂上利用小星星進行小組評比,是很多教師的常用手段,因為其簡單、容易操作。這樣的評價和獎勵方式并不存在原則上的問題,但鑒于此課內(nèi)容是關(guān)于西方常見的節(jié)日文化,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樣的主題向?qū)W生傳授文化意識,使課堂更具有文化氣息,讓學生對外國的文化知識有更多的了解。
2.理論依據(jù)及實施建議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每種語言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文化意識是語言學習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教師應多讓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風土人情、傳統(tǒng)文化、生活方式等,這對學生加深對英語的理解大有幫助,也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國際意識。新課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擴展視野,提高學生對中外文化異同的敏感度和鑒別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三)學習策略評價
[案例6]
四年級的英文作業(yè),不是聽、讀、背課文,就是抄寫單詞和課文,學生慢慢地就厭倦了這樣的模式。每天的作業(yè),學生基本都能預測出來,沒有一點新鮮感,慢慢地,學生就開始敷衍了事。
1.問題分析
小學生內(nèi)心充滿好奇和探索求知欲,喜歡新鮮的事物,對一成不變的單一模式容易產(chǎn)生抵觸心理。如果教師在作業(yè)內(nèi)容的設(shè)計上,不是讀背就是抄寫,長期下來,學生就容易產(chǎn)生“英語學習就是讀背和抄寫”的錯覺。讀背和抄寫只是學習英語的一種策略,英語學習還有很多其他的策略。教師在進行學習評價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策略,如自主學習、與他人交流合作、資源的收集和整合方法等。
2.理論依據(jù)及實施建議
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有效地學習和使用英語而采取的行動和步驟,以及指導這些行動和步驟的信念,包括認知、調(diào)整、交際和資源搜集等。學習策略是多樣化的,包括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總結(jié)規(guī)律、實踐應用、與他人交流合作、利用媒體和網(wǎng)絡(luò)資源等。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掌握多種學習策略的能力,幫助學生找到符合自身特點的最佳學習策略。學會不是目的,會學才是終極目標。教師除了布置聽讀和背誦類作業(yè),還應該鼓勵學生應用英語合作交流,如制作思維導圖、做報告、做調(diào)查、利用A4紙自制小書、利用多媒體查找資源、創(chuàng)作小故事等。尤其在“雙減”的大背景下,教師更加應該多花時間優(yōu)化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學生自評、小組討論、問卷調(diào)查等了解學生的學習策略并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shù),在課堂教學中正確地使用語言學習評價,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更是一門學問?!暗揽深D悟,事需漸修”,課堂的語言學習評價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總結(jié)、不斷改進。
參考文獻:
[1]李琳.形成性評價對小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影響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6.
[2]羅少茜.英語課堂形成性評價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3]林立.小學英語有效學習評價[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wù)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