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階段培養(yǎng)的重要能力之一,閱讀教學也占據小學語文教學較大比例的內容。然而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卻忽視了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難以提升,自主閱讀的興趣也不高。有鑒于此,文章先集中探討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性,然后結合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來談一談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自主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時僅僅局限于課本內容,很少延伸到課外內容上,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知識內容的拓展。而且,這種教學模式也對小學生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有很大的影響。良好的自主閱讀能力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自學,掌握他們所感興趣的知識和內容。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小學生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并且采取一系列方法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
一、 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重要性
(一)符合新課標要求
小學生掌握足夠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強大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能夠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來學習他們所感興趣的知識和內容,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進而幫助學生不斷提升自我的能力,向更好的自己靠攏。
(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小學生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提升意味著學生可以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并且根據自身實際情況來進行閱讀。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很大的不同,如果小學語文教師根據統(tǒng)一的閱讀材料培養(yǎng)學生,會嚴重影響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狀況。而自主性閱讀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一學習習慣對于學生以后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促使學生發(fā)展成為更好的人。
(三)補充日常教學內容
小學階段的學習時間比其他年級短,因而知識的講授時間也相對較短。而且大班化的教學也讓教師難以真正做到一對一輔導,這也導致了教師難以切實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風格和學習興趣,進而使得因材施教難以施行。小學生如果能夠進行自主性閱讀則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這一缺陷。補充日常教學內容,從而在潛移默化之中提升自己的語文水平和能力。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通過自主性閱讀積累一些名言名句和優(yōu)美的語句,并將他們自主運用到作文寫作之中去,為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
二、 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一)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
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有助于降低學生學習的焦慮和不安,進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的學習之中。而且,良好的閱讀氛圍既可以讓小學生感受到語文閱讀學習的樂趣,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小學生自主閱讀的成效。小學語文教師在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時應該從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接受能力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從而保證學生能夠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
比如,很多學生沒有親自去過大草原,也沒有感受過草原的風土人情。那么教師在教授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草原》的時候,就可以幫助學生營造身處大草原的情境,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對于草原風景和人文的描寫,最終感受到作者對于大草原由衷的贊美之情。對此,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投影儀播放與大草原有關的視頻和圖片等資源,引導學生通過觀看這些影視資源來感受草原上的風景和生活。然后教師再引導學生閱讀老舍先生的這篇文章,想象自己身處草原時的情境。
小學語文教師在自己的日常教學實踐過程中可以通過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開展閱讀活動,并且針對文本中的相關內容進行討論,最終幫助學生愛上自主閱讀,提升自己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和水平。
(二)選擇有趣的教學內容
選擇有趣的教學內容是幫助學生提升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基石,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自覺性不高。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的時候采用有趣的文章,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并且?guī)椭鷮W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上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的時候,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畫面生動形象、人物色彩鮮明的繪本閱讀材料來感受到父愛與母愛表達方式的不同,從而體會父母對孩子的愛。除此之外,在感受母愛與父愛的表達形式的時候,教師還可以摒棄一些單一的、老套的內容材料,如爸媽送我去醫(yī)院、我生病媽媽照顧我、下雨天媽媽來學校送傘等。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有趣的關于父母對孩子的愛的閱讀材料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領悟不同作者筆下父母愛的表達方式。另外,教師還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讓他們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同主題的閱讀材料進行閱讀。
小學語文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提高自己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時候應該積極選擇有趣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高漲的學習興趣之下進行自主閱讀和探索。
(三)教授學生多種閱讀方法
小學生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與正確的閱讀方法關系密切,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日常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積極教授學生多種閱讀方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和理解文本內容。針對小學語文階段的閱讀文本,教師可以教授以下三種閱讀方法。
第一,精讀法。小學階段的學生身心發(fā)展尚不健全,社會經驗不足,因此精讀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內容、欣賞文本語言。教師在引導學生運用精讀法來自主閱讀文本的時候可以選擇較短的但是語言凝練優(yōu)美的文章,讓學生仔細體會文本的精彩。除此之外,精讀法還可以幫助學生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師也可以在學生難以把握作者思想感情的時候引導學生運用精讀法。
第二,速讀法。速讀法對于學生的注意力要求較高,教師可以將這種閱讀方法教授給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從而幫助高年級的學生在短時間內閱讀大量的文本,擴充自己的語文知識庫。
第三,思維導圖法。在閱讀人物關系復雜、事件多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制作思維導圖的方式來掌握文章脈絡、理清人物關系和事件之間的因果發(fā)展關系。
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提高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時候,可以通過教授多種閱讀方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活動,進而在正確的方法的指導之下實現(xiàn)自主閱讀能力的提升。
(四)組織多樣化的閱讀活動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很多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將課本知識的傳授作為教學重點,而忽略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從而導致小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甚至導致很多學生對于閱讀喪失了興趣。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通過組織多樣化的閱讀活動來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的《獵人海力布》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自主整理和講授他們喜歡的民間故事,也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自己肢體動作的表演來渲染故事情節(jié)。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設置投票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小學階段的學生好勝心普遍強烈,在有了競爭機制的影響下,小學生會更加愿意自主閱讀相關的民間故事,并通過自己的展示來向同學表達。
多樣化的閱讀活動不僅可以豐富語文閱讀教學的形式,還可以幫助學生激發(fā)自主閱讀的興趣,進而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進行語文自主閱讀的能力和水平。
(五)合理評價自主閱讀情況
評價能夠幫助小學生更好地掌握自己目前的學習情況,特別是對于小學高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合理的評價能夠提升學生進行自主閱讀的自信心,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語文自主閱讀探索的時候應該及時給予學生合理、科學和全面的評價,從而保證學生在正確的道路上繼續(xù)前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學語文教師在給予學生評價的時候也要留有一定的余地,從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規(guī)范學生的閱讀行為。
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授部編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的《文言文兩則》的時候,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自主閱讀。雖然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和閱讀能力不如白話文,會出現(xiàn)很多誤讀和誤解的情況,但是小學語文教師也應該根據學生具體的閱讀情況來進行合理的評價。不應該因為學生誤讀錯誤多而批判學生,從而導致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喪失興趣,甚至對語文的學習喪失興趣。教師在進行評價的時候應該站在小學生的角度,對于具體的情況進行分析,并且對于小學生進行一定程度的鼓勵和指導。有的小學生會在閱讀的時候產生很多的疑問,小學語文教師不應該批評學生的能力,而應該給予學生提問題以充分的肯定,并且鼓勵學生多問問題。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度強調小學生的成績,在評價學生的時候也主要依據考試成績的高低,這嚴重影響了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的學習信心,對于這類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帶來不良的影響。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的時候,教師應該積極給予學生全面的評價,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 結語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既有符合新課標的要求,還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補充日常教學內容。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自己的日常教學實踐過程中積極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選擇有趣的教學內容、教授學生多種閱讀方法、組織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和合理評價自主閱讀情況等方法來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和水平。
參考文獻:
[1]員美英.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J].學周刊,2020(8):71-72.
[2]郭賢貞.對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9):95.
[3]焦新祥.自主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培養(yǎng)[J].才智,2020(5):138.
[4]宋萍.對小學語文自主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學周刊,2019(14):111.
作者簡介:
黃清吉,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