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勝,閆 夢,程紅艷,張海波,王効挙,常建寧,黃 菲,何小芳,蘇 龍,高健永
(1.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資源環(huán)境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1;2.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城鄉(xiāng)建設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1; 3.日本埼玉環(huán)境科學國際中心,日本 埼玉347-0115)
Cu是植物正常生長所必須的8種微量元素之一,直接或間接參與植物的各項生命活動[1]。Cu同時也是一種重金屬,廣泛應用于化工及制造業(yè)。含Cu廢水的不合理排放[2],易造成土壤Cu含量超標。Cu脅迫下植物生長代謝紊亂,具體表現(xiàn)為植株生長緩慢、葉片失綠、光合和呼吸作用紊亂[3]。植物根部吸收土壤中的Cu后,經(jīng)過食物鏈的富集作用,進而對人體健康產(chǎn)生危害。
生物炭通常是指生物質(zhì)在完全或部分限氧的條件下,經(jīng)過高溫(<700 ℃)熱解產(chǎn)生的富含碳素的多孔性材料[4]。生物炭還具有穩(wěn)定、難溶[5]、表面積巨大、芳香性高、陽離子交換量大、含氧官能團豐富等獨特的表面化學性質(zhì)[6]。研究表明[4,7-9],生物炭不僅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質(zhì),也對土壤重金屬有良好的吸附鈍化能力,且因生物炭來源廣泛、成本低廉、環(huán)境友好而廣受科研人員的青睞。
菌糠通常是指生產(chǎn)食用菌后剩下的培養(yǎng)產(chǎn)物。我國是食用菌生產(chǎn)和消費大國,2017年食用菌總產(chǎn)量3 712萬t,據(jù)估算,每年將產(chǎn)生菌糠約6 000萬t[10]。菌糠中含有大量的半纖維素、纖維素和礦物質(zhì)等營養(yǎng)元素,具有較大的利用空間[11]。傳統(tǒng)上,菌糠除少數(shù)用作肥料和飼料外,大部分被廢棄[12],不僅浪費資源,也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近年來,隨著食用菌產(chǎn)業(yè)的升級壯大,菌糠的資源化利用以及如何有效處理廢棄菌糠成了亟需解決的問題[13]。劉冉等[14]利用黑木耳菌糠堆肥發(fā)酵制備有機肥,結(jié)果表明,菌糠有機肥可顯著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對小白菜的生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黃菲等[15]以炭基有機肥配施菌糠木醋液,研究其對土壤中Cu形態(tài)的轉(zhuǎn)化,結(jié)果表明,配施菌糠木醋液可有效降低土壤中可交換態(tài)Cu的含量。LIU等[16]對比菌糠與堆肥菌糠對水溶液中鉛離子的影響,發(fā)現(xiàn)堆肥處理可提高菌糠去除鉛離子的能力及去除速率。當前,以菌糠作為吸附劑和肥料的研究已有報道,而以菌糠制備生物炭作為環(huán)境修復材料的研究卻鮮有報道。
因此,本研究以廢棄猴頭菇菌糠為原料制備生物炭,通過溫室盆栽試驗,首先研究不同用量菌糠生物炭對污灌區(qū)Cu污染土壤理化性質(zhì)、Cu形態(tài)和甜菜生理特性及銅吸收的影響,進而探討菌糠生物炭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可行性,為菌糠的綠色發(fā)展提供技術(shù)支持。
試驗于2019年3月在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資源環(huán)境實驗站溫室大棚中進行。供試甜菜由太谷縣巨鑫實驗基地提供。
供試土壤采自山西省晉中市祁縣某污灌區(qū)大田。土壤類型為石灰性褐土,土壤基本性質(zhì):pH值7.89、有機質(zhì)含量19.64 g/kg、堿解氮含量86.43 mg/kg、速效磷含量141.68 mg/kg、速效鉀含量267.56 mg/kg、全Cu含量427.88 mg/kg(超過了國家土壤環(huán)境質(zhì)量三級標準400 mg/kg)。
供試生物炭的制備:新鮮猴頭菇菌糠原料由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食用菌中心提供。將新鮮菌糠風干后去除雜物,經(jīng)高速粉碎機粉碎后過0.5 mm篩,60 ℃烘干后,保存?zhèn)溆?。烘干后的菌糠在氮氣保護下通過馬弗爐,并以15 ℃/min的速率升溫至500 ℃后保持2 h,自然冷卻后取出,研磨過0.149 mm篩后,保存?zhèn)溆?。制備的生物炭:pH值8.95、全氮含量11.41 g/kg、全磷含量10.50 g/kg、全鉀含量10.65 g/kg。
本試驗采用完全隨機區(qū)組設計,設置4個處理,生物炭施用量為風干土質(zhì)量的0%、0.5%、1.0%、2.0%,每個處理重復3次,共12盆。每盆裝入風干過篩后的土壤2.5 kg,每盆中植入3株長勢相同的甜菜幼苗。在試驗進行期間,每天傍晚每盆澆水200 mL,定期處理雜草,天氣炎熱時酌情增加澆水量,并及時通風散熱,以保持甜菜的正常生長。待甜菜生長8周后收獲,收獲后植株分為地上部分和根系部分,分別用自來水和蒸餾水沖洗,以吸水紙擦干后測株高和鮮質(zhì)量,再經(jīng)105 ℃殺青、60 ℃烘干,置于自封袋中密封待測。以土鉆取0~20 cm土樣,風干后過2 mm篩,置于自封袋中保存待測,同時以瑪瑙研缽研磨過0.149 mm篩土樣。各處理編號設置:CK、0.5%H、1.0%H、2.0%H,分別加入生物炭 0、12.5、25.0、50.0 g/盆。
1.3.1 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測定 土壤pH值采用玻璃電極法測定(水土質(zhì)量比10∶1);有機質(zhì)含量用重鉻酸鉀容量法測定;速效磷含量用0.5 mol/NaHCO3浸提-鉬藍比色法測定;堿解氮含量用堿解擴散法測定;速效鉀含量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測定。
1.3.2 土壤酶活性的測定 堿性磷酸酶活性用磷酸苯二鈉比色法測定;蔗糖酶活性用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測定;脲酶活性用苯酚鈉-次氯酸鈉比色法測定;過氧化氫酶活性用高錳酸鉀滴定法測定。
1.3.3 土壤重金屬含量的測定 土壤重金屬含量采用HNO3-HF-HClO4三酸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譜儀測定。重金屬形態(tài)(弱酸提取態(tài)、可還原態(tài)、可氧化態(tài)和殘渣態(tài))分析采用BCR提取法測定[17]。甜菜樣品重金屬含量用HNO3-HC1O4混合酸法消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ICP-OES)測定。
1.3.4 甜菜生理生化指標的測定 葉綠素含量用丙酮-乙醇混合液(V1∶V2=80%∶20%)提取、分光光度法測定;株高及鮮質(zhì)量分別用卷尺和電子天平測定。
1.3.5 抗氧化指標的測定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氮藍四唑法測定;過氧化物酶(POD)活性用愈創(chuàng)木酚法測定;過氧化氫酶(CAT)活性用紫外吸收法測定;丙二醛(MDA)含量用硫代巴比妥酸-分光光度法測定。
據(jù)調(diào)查,農(nóng)村幼兒園兩教一保、兩教兩保的比例合計僅為5.46%,師幼比1∶10以下幼兒園也僅為3.64%,具有事業(yè)編制的教師比例為1.82%,持有教師資格證者為36.36%,小學高級職稱和一級職稱教師占比都是0.00%??梢?,農(nóng)村幼兒教師不僅數(shù)量缺口巨大,而且優(yōu)質(zhì)教師資源缺乏嚴重。
1.3.6 計算公式 富集系數(shù)(BCF)∶BCF=Cr/Cs,轉(zhuǎn)移系數(shù)(TF)∶TF=Cf/Cs(Cr代表甜菜根中銅含量,Cs代表土壤中銅含量,Cf代表甜菜地上部分銅含量)。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16繪制數(shù)據(jù)表格,使用SPSS 21.0進行方差分析、差異顯著性分析,采用軟件Origin 9.0進行繪圖。
由表1可知,隨著生物炭的施用,土壤pH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與CK相比,0.5%H和1.0% H處理pH值增加不顯著,2.0%H處理下pH值增加了0.22,增加顯著。與CK相比,0.5%H、1.0%H、2.0%H處理的有機質(zhì)、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鉀含量均顯著增加。有機質(zhì)含量分別增加4.3%、15.6%、28.7%,堿解氮含量分別增加3.3%、7.5%、17.1%,速效磷含量分別增加9.5%、25.4%、45.8%。施用生物炭后土壤速效鉀的含量增長最為明顯,增幅分別為45.6%、75.7%、174.1%,增幅均值為98.5%。
表1 不同處理對污灌區(qū)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影響
由表2可知,與CK相比,生物炭的施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過氧化氫酶、脲酶的活性,但處理之間差異均不顯著,在2.0%H處理時兩者分別增加了1.5%、6.9%。施用生物炭后,甜菜中堿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H處理下增幅最顯著,與CK相比,兩者分別增加了16.0%、24.3%,而在0.5%H和1.0%H處理下兩者增幅均不顯著。
表2 不同處理對污灌區(qū)土壤酶活性的影響
由圖1可知,CK中Cu的形態(tài)主要由可還原態(tài)(占比37.3%)和殘渣態(tài)(占比45.1%)組成。施入生物炭后,Cu的各形態(tài)均發(fā)生一定程度的轉(zhuǎn)化,其中以可還原態(tài)和殘渣態(tài)的變化為主導,可還原態(tài)的占比減少,分別由37.3%降低至32.5%、30.2%、24.9%;殘渣態(tài)的占比增加,分別由45.1%增加至49.7%、52.9%、57.5%。
圖1 不同處理對土壤中Cu形態(tài)占比的影響
由表3可知,與CK相比,當施用生物炭量到2.0%時,各形態(tài)Cu含量的變化均顯著,弱酸提取態(tài)、可還原態(tài)Cu含量分別由49.81、161.96 mg/kg下降至35.77、105.97 mg/kg,降幅分別為28.2%、34.6%;可氧化態(tài)、殘渣態(tài)Cu含量分別由26.61、196.21增加至39.44、244.94 mg/kg,增幅分別為48.2%、24.8%。
表3 不同處理污灌區(qū)土壤Cu形態(tài)及含量
由表4可知,隨著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甜菜株高、鮮質(zhì)量和葉綠素含量呈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且1.0%H處理增幅最大。在1.0%H和2.0%H處理下,甜菜的株高和鮮質(zhì)量相比CK顯著增加,分別增加23.4%、27.4%和15.37%、21.0%,且兩處理間株高和鮮質(zhì)量差異不顯著,而0.5%H處理與CK之間無明顯差異。與CK相比,不同處理下葉綠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其中,在1.0%H處理時葉綠素含量最大,較CK顯著增加71.4%。
由表5可知,施入不同用量的生物炭后,甜菜中的SOD、POD、CAT活性均顯著降低,并且隨著施用量的增加逐漸降低。與CK比較,2.0%H處理降低幅度最大,植株中的SOD、POD、CAT活性分別降低了48.1%、54.3%、41.9%。與CK處理相比,不同生物炭處理的MDA含量均顯著下降,分別下降了15.7%、29.7%、37.3%,各處理之間差異顯著。
表5 不同處理對甜菜抗氧化指標的影響
由圖2可知,施用生物炭的處理均可顯著降低甜菜地上部分和根系中Cu含量,表現(xiàn)為隨著施用量的增加降幅越大。與CK相比,2.0%H處理甜菜地上部分和根系中Cu含量由27.75、50.45 mg/kg到14.75、19.92 mg/kg,降幅分別為46.9%、60.5%。
不同小寫字母表示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下同
由表6可知,不同生物炭處理下,甜菜根系BCF值均呈下降趨勢,與CK相比,0.5%H處理下降不顯著,1.0%H處理和2.0%H處理下降顯著,分別下降了7.6%、34.7%、60.2%。隨著生物炭的施用,TF值表現(xiàn)為先減后增,大小依次為:2.0%H處理> 1.0%H處理>CK>0.5%H處理。與CK相比,0.5%H和2.0%H處理的TF值分別降低和增加了8.5%、37.5%。
表6 不同處理對甜菜根系BCF、TF值的影響
原料和制備工藝的不同,使制得的生物炭的種類繁多,性質(zhì)上也有一定的差異。與多數(shù)研究中一樣,本研究所施加的猴頭菇菌糠生物炭的pH值也呈堿性(pH值為8.95),可能是因為在菌糠的熱解過程中,酸性官能團裂解成為灰分,同時碳酸鹽和無機堿鹽的相對含量隨著熱解溫度升高而不斷累積,使制得的生物炭pH值升高[18]。一些研究顯示,生物炭可以提高土壤pH值,降低土壤酸化問題。本研究中,施用0.5%、1.0%的菌糠生物炭對土壤pH值影響不顯著,這可能與土壤本身呈堿性(pH值為7.89)有關(guān)[8]。
生物炭具有疏松多孔狀的性質(zhì),施入土壤后土壤孔隙狀況得到了改善,促進了土壤有機質(zhì)的分解和釋放,同時生物炭中含有大量不易分解的有機碳,也可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的含量。以猴頭菇為原料的生物炭中還含有各種有機、無機形式的氮素,可以提高土壤氮素養(yǎng)分的供應。張沙沙等[19]認為,生物炭促進了土壤磷的活化,使閉蓄態(tài)磷轉(zhuǎn)化為活化態(tài)。也有研究認為,因陽離子橋鍵間接的作用[20],土壤中的磷被生物炭吸附。徐艷[21]發(fā)現(xiàn),當與施用5%生物炭相比,生物炭施用量較高時(10%)土壤速效磷含量有略微的下降。本研究中,添加生物炭后土壤速效磷、鉀含量呈顯著升高,可能是因為未施入較多的生物炭。同時以菌糠制備的生物炭中含有豐富的磷素、鉀素[22](全磷含量10.50 g/kg,全鉀含量10.65 g/kg),施入后可顯著提升速效磷、速效鉀養(yǎng)分的供應。
土壤酶活性與土壤微生物密切相關(guān)。本研究中,施用較低量(0.5%)生物炭對4種土壤酶活性均無顯著影響。當施用量增至2.0%時,堿性磷酸酶、蔗糖酶的活性有顯著提升。李佩[23]研究顯示,單施用菌糠可以顯著增加土壤酶活性,而施用菌糠生物炭時,土壤酶的活性增加不顯著,這與本研究的結(jié)果類似。生物炭對土壤酶的影響較為復雜,一方面可以促進土壤酶活性提高,可能是因為生物炭可以吸附土壤中的反應底物,促進酶促反應進行[24]。另一方面又會對酶促反應有抑制,可能是因為生物炭可以吸附土壤中的酶分子,對酶促反應結(jié)合位點形成保護[25]。
土壤重金屬含量可以用來直觀地評價土壤受重金屬污染的程度,而不能用來反映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因此,本研究使用BCR提取法研究土壤Cu的形態(tài)變化。弱酸提取態(tài)Cu移動性強,可直接被植株根系吸收,在一定條件下,可還原態(tài)、可氧化態(tài)Cu可轉(zhuǎn)換為弱酸提取態(tài)。而殘渣態(tài)Cu最為穩(wěn)定,通常不被植株吸收[15]。本研究中菌糠生物炭顯著提高了植物難利用的殘渣態(tài)Cu占比。諸多研究表明,一方面,生物炭通過提高土壤pH值來影響Cu的有效性[26],另一方面,生物炭中含有豐富的含氧官能團[27],能與Cu離子發(fā)生絡合或鰲合反應[28]。同時,生物炭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對Cu離子也有一定的吸附作用。
已有多數(shù)研究表明,適當?shù)氖┯蒙锾靠梢愿纳仆寥览砘再|(zhì),對植物的生長有促進作用[29-31]。本研究中,添加1%的菌糠生物炭顯著增加了甜菜的株高、鮮質(zhì)量。當施用量升至2.0%時,促進效果減弱,促進效果表現(xiàn)為1.0%H>2.0%H>0.5%H,葉綠素含量也表現(xiàn)為相同的促進效果。生物炭對作物生長及產(chǎn)量的影響,因生物炭自身性質(zhì)的差異、施用量的多少和配施方式的不同、供試作物的生物學性質(zhì)、脅迫類型[32]、供試土壤的水肥條件以及土壤的類型不同而有一定的差異。郭茹等[33]通過蚯蚓糞配施生物炭,發(fā)現(xiàn)在施用8.0%的蚯蚓糞處理上,施用7.2%的小麥秸稈生物炭顯著增加了生菜生物量,而在4.0%蚯蚓糞處理中,則表現(xiàn)為隨著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2.4%、4.8%、7.2%)生菜生物量顯著減少。更高量生物炭的施用,修復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效果可能會更佳。但過量的生物炭可能會對甜菜產(chǎn)生毒害作用,導致質(zhì)量和產(chǎn)量降低。陳芳等[34]認為,在土壤中施用過量的生物炭,使得吸附能力過強,養(yǎng)分固定和釋放不協(xié)調(diào),導致有效態(tài)養(yǎng)分降低,不利于作物的生長。平森文等[35]結(jié)合施用效果認為,施用生物炭量應控制在5%以內(nèi),以3%施用量為宜。
重金屬脅迫條件下,植物會通過提升抗氧化酶活性來增強對逆境的抵抗力[36]。本研究中,CK甜菜在高含量的Cu脅迫下,吸收了過量的Cu而發(fā)生細胞質(zhì)膜損傷,SOD、PDO活性都在較高水平,且顯著高于其他處理。這是因為在Cu脅迫下,甜菜體內(nèi)含氧自由基含量增多,為抵御體內(nèi)含氧自由基的產(chǎn)生,植物體內(nèi)的抗氧化酶活性增強。MDA含量可以體現(xiàn)植物在不利條件下的損傷程度[37],是細胞膜脂質(zhì)過氧化程度的反映[36]。本研究發(fā)現(xiàn),隨著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多,甜菜細胞內(nèi)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不斷降低,說明甜菜質(zhì)膜損傷程度不斷降低。生物炭可以使土壤Cu的生物有效性降低,甜菜根系Cu吸收的含量也相應降低,質(zhì)膜的損傷程度降低,從而使相應的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也降低。BCF和TF值可以更直觀看出甜菜根部吸收和轉(zhuǎn)移銅的能力[39-44]。本研究中甜菜根BCF值不斷降低,表明隨著生物炭的施用,甜菜對Cu的富集不斷降低,各處理的TF值均小于1,說明甜菜中的Cu主要富集在根系,這與甜菜根的生理特性有關(guān)。
總的來說,菌糠生物炭的施用可以提升土壤有機質(zhì)和速效磷、鉀的含量,整體上促進土壤酶活性提升,減輕甜菜重金屬脅迫,促進甜菜的生長,同時可以促進Cu向殘渣態(tài)的轉(zhuǎn)化,施入土壤后對甜菜的種植和修復土壤重金屬Cu污染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結(jié)合甜菜生長狀況及重金屬去除效果,施用2.0%的猴頭菇菌糠生物炭能達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