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華
摘要: 英語教學必須加強針對聽力理解和口語交際的能力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呼喚學生的主體精神,教學方式應由重知識傳授向熏學生能力發(fā)展的方向轉(zhuǎn)變。
關(guān)鍵詞:英語聽力 口語教學 分析 應對 訓練
一、概述
近年來,隨著第二語言的研究深入以及認知心理學發(fā)展對英語教學的影響,人們越來越重視聽力開發(fā)和口語教學手段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早在20世紀40年代,語言心理學專家就認為:語言是由不同的語言成分和技能所構(gòu)成,因而要想完成語音、語法、詞匯等多角度的學習,就必須從聽、說、寫、譯等多層次技能訓練人手。尤其必須加強針對聽力理解和口語交際的能力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綜合分析
學生實際英語交際能力的普遍低下,顯示了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弊端。許多專家學者和站在英語教學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通過深入的調(diào)查研究,指出目前英語教與學雙方存在的諸多不足。
第一:教學手段落后。由于傳統(tǒng)外語教學法強調(diào)學生應熟練掌握書面語言,主張課堂教學緊緊圍繞詞匯和語法教學,教師在講臺上賣力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句子的語法結(jié)構(gòu),學生在臺下拼命抄板書,做筆記,課后努力完成作業(yè)。缺少必要的師生間及同學問的互動交流,忽視了對學生聽力與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
第二、測試方式單一。學生平時只要認真完成課后作業(yè),期中、期末考時再把平時課堂筆記翻翻,考時再努力加把勁,便可拿到好成績。
第三、師資水平有待整體提高。由于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師范畢業(yè)生自身存在的缺陷,導致他( 她)們在日后的教學中大部分沿襲了前輩所教的“滿堂灌”教學方式,自己又沒有積極創(chuàng)新,認真摸索,從而引起新一輪的惡性循環(huán)。
三、應對策略
1、強調(diào)英語教學
語言是人們交流的工具,語言的學習也應該在交流中鍛煉實踐。這就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語言環(huán)境的營造需要把學生的聽力與口語的培養(yǎng)貫穿在整個英語的教學過程中。這就要求教師課堂上用英語教學,學生用英語回答、討論問題。對于初學者,只要求能表達出意思就行;在學生養(yǎng)成開口說英語的好習慣以后,再慢慢強調(diào)語音、語調(diào)、語法的正確與否。
2、糾正語音語調(diào)
在英語里有許多讀音非常相近,但意思是截然不同的詞匯。
3、提倡英語思維
中國學生學英語往往是用漢語思維,例如,在做聽力作業(yè)時喜歡在心里把每個單詞,每個句子譯成漢語,再來理解答題。這樣做不僅浪費時間,影響進度; 而且影響對聽力材料的綜合理解。而用英語思維就可避免因為兩種語言的非完全對應關(guān)系而出現(xiàn)的理解上的差異。在做聽力訓練時必須學會用英語來強化記憶,對所聽到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shù)募庸ぃ苊庵挥浖毠?jié)而忽略整體,這樣將瞬間獲得的信息迅速儲存起來,達到最后綜合歸納、準確理解聽力內(nèi)容。
4、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
語言學家說過:“一門語言課只是提供了有限的語言知識,而學習外語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依靠學習者在課堂外主動尋找機會學習外語?!边@就要求學生無論在上課還是課后,盡量用英語交流,尤其在課后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校內(nèi)外的“英語角”,多聽英文歌曲,多看英文電影,營造濃厚的英語學習氛圍,促進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
四、訓練得法
l 、由淺入深
前面一個月可以聽一些簡單的句子,做這項練習時,可以把發(fā)音、句型、詞匯及語法結(jié)合起來。要求學生用一個單詞或詞組造句,利用課堂3—5分鐘時間請同學上臺把自己聽到、看到的有趣事情進行表演復述,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口語水平。其次在教學過程中盡量用簡單的英語來授課,培養(yǎng)他們對英語的語感,必要時還可以用雙語教育。同時要求學生課后對課文進行復述,尤其是對一些情節(jié)較為完整的課文,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取得良好效果。
2、提倡自主學習
學生要提高聽力與口語水平光靠課堂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要靠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的開展,進行鞏固與加深,達到學習的目標。教師應針對所學的內(nèi)容,給學生布置課后的練習。鼓勵學生在課后多背誦一些名家名作、教材中的優(yōu)美片段。因為背誦對培養(yǎng)語感,鞏固語言知識,有其獨特的作用。所謂“熟讀唐詩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就是這個道理。熟記這些俗語,在口語表達時恰如其分地應用,不僅能使自己的口頭表達增色,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3、持之以恒
聽力訓練需要思想高度集中,故時間安排以每天精神最佳時候為宜,而且時間不宜過長,但要連續(xù)聽一個小時以上。昕力是習慣成自然的技巧訓練,所以每天安排一段時間。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影響訓練效果。在聽力上找捷徑是不可能的,只有多聽。讓耳朵熟悉英文的環(huán)境,聽力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小結(jié):
英語聽力、口語教學,首先要解決的還是一個教育理念的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呼喚學生的主體精神,教學方式應由重知識傳授向熏學生能力發(fā)展的方向轉(zhuǎn)變。為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在英語測試過程中增加聽說測試比例,鼓勵教師運用多種測試手段,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語言基礎(chǔ),鞏固所學知識,發(fā)展和運用所學知識的熟練技巧,使語言能力向交際能力轉(zhuǎn)化,從而使學生更好地計劃、監(jiān)督和評估自己的學習過程,逐漸養(yǎng)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達到提高綜合因故能力的目的,這就是加強聽力、口語教學力度的重要意義之所在。
參考文獻:
[1]. 張建琴 淺析中學英語聽力提高的策略 [J]. 學周刊. 2011年10期
[2]. 林琳. 中學英語聽力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J]. 教書育人 .2005年S1期
[3]. 郭玲玲. 淺談中學英語聽力教學方法 [J]. 湖南教育. 200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