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北辰區(qū)普育學校 高 群
曾幾何時,中小學生踴躍參加各種課外補習班,既有學科類的,又有音體美等素質課程類的。英語學習更是從幼兒園的娃娃抓起了,各種英語興趣輔導班都恨不得能嘗試個遍。家長給孩子報班的理由很簡單: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于是,教育“內卷”愈演愈烈。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以下簡稱為《意見》)。簡單地講,“雙減”政策就是做兩大減法,一是減輕學生作業(yè)負擔,二是壓減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
“雙減”政策落地實施的意義首先在于為提高教育質量,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其次在于能夠有效減輕學生的學業(yè)負擔,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fā)展。以英語學習為例,“雙減”政策實施后,教師的關注點首先是如何構建起學生校內課上和校外課下“雙結合”的有效學習體系,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
眼光如果放得夠長遠,我們會發(fā)現(xiàn)“聽說”其實是語言學習的標志特征。這并不是說“讀寫”能力不重要,而是從語言習得的規(guī)律來講,人類總是先學會聽說,然后才有讀寫,這是語言習得的客觀自然過程,國內外的多種語言實驗對此都有驗證。再者,從學生自身特點來看,“聽說”最容易激發(fā)他們對語言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而“讀寫”對興趣的激發(fā)力要弱很多,甚至被學生視為“無聊”的東西。所以,我們認為在小學階段取消英語考試是可行的。其意義在于淡化考試后,把語言學習的重點從繁重無趣的“讀寫”轉移到以“聽說”為基礎的正確軌道上來,先能聽懂簡單的英語日常交流對話,進而可以開口進行這樣的日常交際。語言學習可不是做試卷,更不該是做選擇題那么無聊。曾經一味地面對著那些試卷上的題目選擇“ABCD”或者打對勾的英語學習時代就此可以休矣。
新政策實施后,有的教師多少有點不知所措。從前英語學習的“抓手”(試卷)不見了。應試教育的表征是一切圍繞考試轉,學習被有的教師異化成了一張張冰冷的考卷,本來很有趣的學習過程被扭曲為拼命“刷題”,仿佛“刷題”就是學習。筆者認為,應試教育提高的更多的是“刷題”技能,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能力,無疑會把英語學習帶偏了。于是,啞巴英語很多,厭棄英語的學生也很多。
教師要是想教學生學好英語,首先要對英語學習有較為清楚的認識?,F(xiàn)在有些教師把英語簡單地劃分為文科,覺得學生學不好英語是因為沒有努力背文章、記單詞,其實不然,學生不努力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找不到學習英語的真正內涵所在。英語作為一門語言,背文章、記單詞固然重要,但絕不是全部。在英語學習中,存在各種語法和定式。就像母語一樣,存在各種倒裝、從句。因為漢語是我們的母語,我們不需要刻意地注重語法就能夠說得很好,所以這就引出了另一個重要問題——語感。
一味地背誦英語課文可以讓學生在考試中得到較為不錯的分數(shù),可是并未培養(yǎng)出學生真正的語感。因此,教師如何正確看待英語學習才是指導學生學好英語的前提和關鍵。眾所周知,語言是一門獨特的學科,它不像歷史、思想政治那樣的科目,是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也不像物理、化學那樣的科目,是培養(yǎng)學生獨特的邏輯思維。語言需要花費時間去背文章、記單詞,也需要進行各種句式的轉換,而做完這些基礎的學習之后,培養(yǎng)語感便成了最重要的部分。在日常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做題可以做對,但卻不知道語句中的真正含義,甚至有一些學生在考試中覺得讀著通順就選這個答案了。這就是語感的奧秘,絕不是單靠背單詞可以得來的。哪怕學生的記憶力非常好,能記住所有的語法和句式,雖然可以在考試中取得非常好的成績,但是當他們步入社會后,真正將英語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時,會發(fā)現(xiàn)書本上的英語并不能完全代表他們的口語。相反,語感好的學生卻可以在練習之后輕松地運用英語。所以,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是否正確看待孩子的英語學習便顯得尤為重要。
俗話說,態(tài)度決定一切。當學生從心底里想要學好英語的時候,那英語學習就會變得相對簡單,甚至有趣。因此,作為教師,要盡力引導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如何正確引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是極其重要的?,F(xiàn)在我們依然有一些老舊的觀念根深蒂固。有的學生在英語考砸之后會說,我沒有學好英語,是因為我愛國。而有些學生看的漫畫書,也常常傳達這樣的思想。筆者認為,教師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第一位的。為什么不是想:我今天英語沒考好,是因為我沒有好好讀書。所以轉變一下思想,對這個問題就是完全不同的態(tài)度了。因此,作為教師,要為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
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傳遞給學生這樣的信息:在當今這個國際化的世界里,開放交流才是世界的大趨勢。此外,當學生中學畢業(yè)后進入大學,更會面臨各種外語的考驗。除了傳統(tǒng)的語言類專業(yè),當今熱門的經濟類專業(yè)同樣需要英語作為基礎。雙語教學不斷地挑戰(zhàn)學生的英語水平,計算機專業(yè)的各種函數(shù)和編程也都是用英語來設計命名的,理工科專業(yè)的教材大多由國外專家編寫,甚至漢語言文學專業(yè)也在向國際靠攏,更不用說普通的四六級考試、雅思托??荚?,甚至要求更高的GRE英語等級考試。所以,英語在當前的教育學習中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這樣一個道理:學好英語不只是為了考上更好的高中或者大學,而是為了以后可以更好地學習專業(yè)知識,為了能夠將英語真正地運用到以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師是否為學生正確樹立學好英語觀念就變得尤為重要。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習慣,需要教師和家長攜起手來,并不是要讓家長教孩子學英語,那是教師的工作,而是要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將英語帶入孩子的生活。比如,當一家人出去開車游玩時,家長可以提前導入一些好聽的英文歌。如果家長不懂英語,最簡單的方法是去各大榜單找一些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歌曲,這樣在不自覺中便會引起孩子對英文歌曲的喜愛。調查發(fā)現(xiàn),愛聽英文歌的孩子的英語水平要普遍高于不愛聽英文歌的孩子。另外,家長還可以幫孩子訂閱一些外文書刊,并不要求孩子去真正讀懂,重點是創(chuàng)造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讓孩子的周圍都充滿大量的英語元素,這樣才有助于培養(yǎng)孩子學習英語的習慣,提升孩子的學習興趣。
2.進行有效的英語學習總結。教師在要求學生勤于動腦的同時,還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自我省察的習慣。比如,總結和分析哪些方法是適合自己的最佳方法,哪些知識點是自己該掌握的,自己還有哪些不足要彌補。另外,多使用積極評價和正面評價。教師要理解、欣賞和鼓勵學生,盡量避免對他們作出負面評價,不要吝嗇夸獎和鼓勵。要善于找出和發(fā)現(xiàn)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利用各種機會進行夸贊,這對于鞏固和堅定學生的信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專家認為,自我評價可以讓學生學會反思和分析自己的不足,對學生認識自我和重建自信很有幫助。在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多縱向比較、少橫向比較,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可以用積極的心態(tài)投入到英語學習中。
學習語言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終身學習。作為教師,我們只不過是為學生推開了英語學習的大門,為他們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提高了他們口語、詞匯量和閱讀技巧。真正讓學生喜歡學英語,不只是為了應付現(xiàn)在大大小小的考試,更是為了學生可以在當今這個國際化世界里有著一席之地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