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師生利用網(wǎng)絡平臺,“停課不停教,不停學”。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和國際文化意識,小學低段英語網(wǎng)課可借助英語中的俚語強化課堂教學。本文首先對英語中的俚語進行了簡述,然后基于小學低段英語網(wǎng)絡課堂教學特點以及存在問題將英語俚語滲透和運用于小學低段英語網(wǎng)課教學中。
【關鍵詞】小學低段英語網(wǎng)課教學;交際能力;英語俚語
【作者簡介】陳玉蘭,深圳市福田區(qū)福新小學。
一、引言
義務教育階段的英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雙重性質。就人文性而言,學生通過英語課程能夠開闊視野形成跨文化意識,提高人文素養(yǎng)。英語中的俚語是英美文化的一個縮影,通常用詞少而精悍,夸張而有趣,且極具英美當?shù)匚幕?。在小學低段英語網(wǎng)絡課程中適時適量引入英語俚語教學,不僅能使學生通過掌握生動形象的英語俚語而了解英美文化,還能激起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二、英語中的俚語
《朗文當代英語詞典》指出,俚語通常用以日常交流,但不適用于正式場合或者正規(guī)的寫作。不論是美式英語還是英式英語,大部分權威詞典對俚語的解釋大同小異??梢姡嫡Z作為地方性語言,在英美日常生活和交流中有著重要作用,是當?shù)匚幕闹匾d體。
俚語既時髦又具有民族特色。如astonish、surprise等詞表吃驚、驚訝,heavy rain、rain strongly等表于傾盆大雨,但同時創(chuàng)造出have a cow(驚訝)、rain cats and dogs(傾盆大雨)等搞怪的俚語,既十分符合他們開朗而富有想象力的性格特征,又具有其文化特色。語言風格既生動形象又十分幽默有趣。
不僅如此,像dilly-dally(磨磨蹭蹭)、teeny-weeny(小)、super-duper等詞匯,音感豐富,節(jié)奏統(tǒng)一,容易記憶。順口悅耳的俚語在交流過程中讓人易于理解、記憶和運用。
英語俚語節(jié)奏感強還體現(xiàn)在截短詞和縮略詞上,像influenza(流感)簡寫為flu,by the way縮略為BTW等,簡潔明了,在非正式場合交流,給人一種輕松愉快的感覺,加強了交流效果,在不同語境中,凸顯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
由此可見,英語俚語不論是在英語學習還是實用效果上,對學習者還是探究者來說都大有裨益。
三、小學低段英語網(wǎng)課教學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
1.小學低段英語網(wǎng)課教學的特點。(1)教學目標。在低段英語教學目標的一級、二級目標中提到,學生能表達簡單的感覺和情感,對學習中接觸的外國文化習俗感興趣和樂于了解外國文化和習俗,而網(wǎng)課可突破時空,給學生展現(xiàn)更多的外國文化。
(2)教學素材與內容。上網(wǎng)課期間,教師可積極利用網(wǎng)絡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拓展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英語課作為文化課,有網(wǎng)絡平臺作為支撐,教學素材和內容會更生動豐富,更具有趣味性和活動性。
(3)學生的特點。小學低段1-3年級的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有以下特點:首先,他們的視覺和聽覺十分敏銳,對于節(jié)奏韻律強的、生動形象的素材更敏感;其次,低年段學生注意目的性較低,只能夠注意到自己感興趣的對象。再者,其想象力十分豐富,雖思維在逐步發(fā)展,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
2.小學低段英語網(wǎng)課教學存在的問題。根據(jù)教育主管部門的通知要求,小學1-3年級英語網(wǎng)課,每次課時長20分鐘,教師講課總計時長在10分鐘以內。不僅課時縮短,網(wǎng)課形式也比較單一。各科不管是直播課還是任務式學習,除了直播講解以外,主要以播放微課視頻、音頻等方式為主。由于網(wǎng)絡以及學生所用設備的限制,英語課堂上無法及時檢驗“說”這一表達技能。
四、英語俚語在小學低段英語網(wǎng)課教學中的運用
1.英語俚語在導入環(huán)節(jié)的運用。單一的網(wǎng)課形式會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而英語俚語有著許多夸張而有趣的圖片,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英語俚語,多圖展示,引出本節(jié)課話題。圖文并茂,如此可在視覺方面刺激大腦,吸引小學低段學生的無意注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介紹英美文化習俗的同時,還能體驗交際情景,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展示egg on one' s face,cool as a cucumber以及use one' s noodles 的圖片,引出一年級下冊(滬教牛津版)Unit5的話題“Food”;二年級下冊(滬教牛津版)Unit6“Animals I like”根據(jù)多圖情境猜測“You bet!”的句意,進而引出“Let' s sing ——Doggy Doggy I bet you”。先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片引起學生求知欲。在俚語講解過程中,無形中給學生提供了多個對話情境,讓學生在了解英美文化的同時,在情境中體驗并嘗試交流和表達。
2.英語俚語在單詞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運用。在單詞教學過程運用疊詞加強節(jié)奏感,用縮略詞增強學生的好奇心。不僅如此,簡單而又具韻律的英語單詞使得低年段學生在有限的十分鐘網(wǎng)課教學中更快記憶本節(jié)課單詞。
例如,在三年級下冊(滬教牛津版)Unit9“A day on the farm”單詞教學環(huán)節(jié)拓展black sheep、hold on one' s horse等,打破沉悶單一的課堂氛圍,讓學生了解俚語中的一詞多義,在語用情境中留白,啟發(fā)學生思維;在一年級下冊(滬教牛津版)Unit 1“Look and see ”用Eesy Weesy Spider,俚語疊詞增強節(jié)奏感,引出動物;Unit8“Weather”一課利用LTNG,R,S等縮略詞提高學生的單詞記憶水平。
3.英語俚語在學生學習展示中的運用。若學生只聽老師講解,會對英語網(wǎng)課的學習逐漸失去興趣,對待英語網(wǎng)課消極而被動。教師的教學應注重語言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如一年級下冊可利用Unit 9“Clothes”和Unit 10“Activities”兩個單元的話題,講解完相應話題的英語俚語,讓學生以“小劇場”(錄視頻)、“小老師講解”(錄視頻)、繪畫、mini-book等任務的形式,讓學生展示他們所理解的俚語,學會“用英語做事情”,同時增進學生對英美文化的理解,逐步達到培養(yǎng)其人文意識的目標。
五、結語
弗萊雷說:“沒有了對話,就沒有了交流,沒有了交流,也就沒有了真正的教育?!痹诂F(xiàn)代教育中,教育的真正對象是“人”而非“知識”,因此,網(wǎng)絡教學雖突破時空,實現(xiàn)多人共享資源,但在網(wǎng)課過程中并沒有很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即便引用英語俚語,提供多種語用情景,能夠給予學生的對話與交流的機會是少之又少。
誠然,“停課不停教、不停學”既是疫情應急之舉,也是“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重要成果應用展示。英語俚語創(chuàng)造情境效果極佳,在交流中營造輕松氛圍;低段學生通過豐富而有趣的圖文拓展語量,了解英美文化,不但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口語能力,而且為實現(xiàn)高效課堂提供保障。英語中的俚語在教學中具有其時代性和實用性,有利于為社會培養(yǎng)有人文意識、國際視野的人才。在線下教學和學生口語發(fā)展方面,適時適量地引用英語俚語實為明智之舉。
參考文獻:
[1]劉一凡.英語中俚語的用法探析[J].才智,2018(2):199.
[2]姜大雨,張冰.美國俚語的認知隱喻研究[J].考試周刊,2009 (35):275-276.
[3]許天鵬.淺議英語中的俚語[J].才智,2015(5):286-287.
[4]肖琴華,黃衛(wèi)軍.淺談美國俚語與高職英語課堂教學[J].職教論壇,2017(11):67-70.
[5]王博.疫情防控期間PBL教學在線模式研究——以研究生英語教學為例[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3):128-131.
[6]張雅.疫情之下的大學英語單詞教學中的課程思政問題研究——以長治學院為例[J].長治學院學報,2020(1):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