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競技體育項目與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機融合,既是培養(yǎng)新時代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必由之路,也是發(fā)展中小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迫切需求。為了促進中小學體育教學與競技體育項目的有機融合,中小學體育教師應該在找準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困境的基礎上,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唯有如此,競技體育在促進中小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方面的作用才能夠得到更好的發(fā)揮。
關鍵詞: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困境;對策
一、 引言
“體教結合”是當前中國競技體育人才培養(yǎng)的一種基本模式。體,即競技體育;教,則是指學校教育。“體教結合”,說到底,就是將“競技體育”和“學校教育”有機結合在一起。“體教結合”有助于培養(yǎng)各層次競技體育人才,有助于造就高水平競技體育運動員。下面筆者將重點圍繞“體教結合”模式下,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的意義、困境和對策三個方面展開詳細論述。
二、 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的意義
在“體教結合”模式下,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在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以及為地方、國家孕育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方面,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發(fā)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的沃土
良好的體育運動能力、高尚的體育運動品質(zhì)等,是發(fā)展中小學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基本內(nèi)容。中小學競技體育運動,就好比是發(fā)展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一片良田沃土。相比于普通體育運動項目而言,競技體育項目的競爭更激烈、要求更嚴格,在發(fā)展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方面的作用也更加顯著。
以中小學競技體育項目跑步為例,為了能夠在各級各類跑步競賽中取得驕人的成績,參加跑步競技體育項目的中小學生必須要嚴格要求自己,運用科學合理的訓練方法,持續(xù)提升自身的跑步速度,不斷突破自身的跑步極限。在此過程中,這些參加競技體育項目的中小學生的體能水平就會得到大幅提升。同時,他們也會逐漸形成勇于拼搏、堅持不懈、超越自我的體育精神。
實踐證明,競技體育項目在促進中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方面的作用特別顯著。與此同時,中小學體育競技項目在調(diào)動中小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方面也有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二)孕育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搖籃
競技體育人才,是促進中國體育事業(yè)繁榮發(fā)展的重要人力資源支撐。培養(yǎng)高水平的體育競技人才是學校體育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在“體教結合”模式下,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就宛如是孕育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一個搖籃。因為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對象是全體中小學生,所以在開展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選擇中小學體育競技后備人才的視野更加廣闊,更多的具有天賦、潛力的中小學生將會成為中國競技體育的后備人才。
例如,中小學可以根據(jù)本校的體育教學軟硬件實際條件,有選擇、有針對性地開展一些中小學體育競技體育項目訓練、比賽活動。以日常的競技體育項目訓練活動為抓手,以定期或不定期的中小學體育競技項目比賽為舞臺,一些具有競技體育天賦、潛能的中小學生就會脫穎而出。這些脫穎而出的中小學生,通過更為專業(yè)的訓練與培養(yǎng),在不久的將來就會逐漸成長為地方、國家的競技體育后備人才。
顯而易見,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在為地方、國家培養(yǎng)競技體育后備人才方面有著顯著的作用,是培養(yǎng)競技體育后備人才的堅實基礎。
三、 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的困境
盡管培養(yǎng)競技體育后備人才,以及發(fā)展中小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但是,歸因于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面臨“學校缺少競技體育場地、家長不太支持競技體育以及學生無暇參加競技體育”等現(xiàn)實困境,導致中小學競技體育發(fā)展面臨重重阻礙。
(一)學校缺少競技體育場地
競技體育對運動場地的要求比較嚴格。在“體教結合”模式下,有相當一部分中小學校因為受到學校體育場地的限制,導致諸多競技體育項目的有序、有效開展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當然,也有部分中小學校本著更好地發(fā)展中小學生的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之目的,本著為地方、國家培養(yǎng)更多的體育競技人才之目標,想要對原有的體育運動場地進行改建、擴建。但是,或因為學校的體育運動場地的現(xiàn)有面積不允許進一步改建、擴建,或因為學校改建、擴建體育運動場地的經(jīng)費不足等,導致這部分學生改建、擴建體育運動場地的想法被“束之高閣”。
因此,學校缺少競技體育運動場地,也就成為制約學校競技體育運動項目教學有效開展的一個“瓶頸”。
(二)家長不太支持競技體育
隨著人們物質(zhì)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家長尤其對孩子的學科類成績特別重視。而這,也就導致家庭教育的理念融入了更多“功利化”的思想。受到教育“功利化”思想的嚴重侵蝕,更多的學生家長將關注的焦點與教育的重心轉移到了學科類教育方面,而對競技體育項目的教學始終不太支持。
在絕大部分家長看來,參加競技體育項目訓練,一則,需要大量的訓練時間,二則,競技體育訓練需要學生吃苦耐勞,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受不了競技體育訓練之苦等。這些家長還認為,如果孩子參加競技體育訓練項目,那么,就不得不擠出更多的時間參與各項訓練活動。如此一來,孩子學習文化課的時間也就會相對減少,就會對孩子的文化課成績產(chǎn)生不良影響等。因此,家長不太支持競技體育項目教學,也是當前中小學競技體育項目所面臨的一大現(xiàn)實困境。
(三)學生無暇參加競技體育
中小學競技體育項目教學與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結合不夠密切。而這,也就使得學生需要專門騰出一些時間參加學校競技體育項目訓練活動。如此一來,更多的學生就會羈絆于原有的體育教學活動、體育教學課堂等,而無暇參與競技體育訓練活動。
既然中小學生在參與競技體育訓練活動時,沒有充足的訓練時間做保障,那么,中小學競技體育訓練活動必然也就會缺乏實效性。在師生想方設法擠出的有限的競技體育訓練時間之內(nèi),中小學生的訓練強度不夠、訓練力度不大,訓練的效度必然也就會大幅下滑。
顯然,沒有充足的訓練時間做保障,中小學生就會無暇參與競技體育訓練活動,中小學競技體育訓練活動的效果就會每況愈下,就會始終在低位徘徊。
四、 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的對策
既然學校競技體育運動場地缺乏、家長對競技體育訓練活動不太支持,以及學生無暇參與競技體育運動項目訓練活動等,是制約、阻礙中小學競技體育訓練活動持續(xù)、健康、穩(wěn)步、長遠發(fā)展的“絆腳石”,那么,中小學體育教師就要從這些制約因素、阻礙因素入手,暢通中小學競技體育訓練活動的道路,提升中小學競技體育訓練活動的效益。
(一)放寬視野,拓展競技體育場地
有限的學校體育運動場地,是制約、阻礙中小學競技體育運動項目健康、持續(xù)、穩(wěn)步、長遠發(fā)展的關鍵因素。正因為如此,中小學體育教師要根據(jù)體育競技項目教學的實際要求,放寬視野,千方百計拓展中小學體育競技場地。放寬視野,就是指將尋找、拓展競技體育場地的視野延伸到學校之外,租賃、租借一些校外場地,為中小學競技體育項目訓練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適宜的場地。
以“游泳”為例,部分中小學并沒有標準化的游泳場館,中小學校相關領導可以積極主動地與當?shù)伢w育局進行溝通。通過積極溝通,中小學??梢宰赓U當?shù)伢w育局的游泳場館,或者也可以與當?shù)赜斡緢鲳^溝通,為需要參與游泳訓練的學生辦理一張學生卡。這樣一來,游泳場館的問題就能夠得到有效解決。
除了租賃校外體育運動場地之外,中小學校也可以對現(xiàn)有體育運動場地進行升級、改造,如,可以對將一些空置的教室改造成擊劍館、將一些閑置的會議上改造成射擊館等。
(二)家校融合,創(chuàng)新競技體育形式
家校融合是提升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效益的一條必由之路。既然家長對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不支持,或支持力度不夠,是當前開展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的一大現(xiàn)實困境,那么,中小學體育教師就要千方百計與學生家長溝通,讓學生家長更多地了解競技體育在促進中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方面的作用。當家長對競技體育對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各種益處有了全面、深入、細致的了解之后,他們就會更為積極、主動地支持學校的競技體育教學工作。
例如,為了讓學生家長更多、更深、更透地了解競技體育在促進中小學體育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方面的作用,中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利用家長座談會,或利用班級釘釘群、微信群等信息化平臺,向?qū)W生家長展示競技體育的各種益處。如,競技體育在促進學生體質(zhì)健康水平提升方面的顯著作用,以及競技體育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運動品質(zhì)、精神等方面的作用等。除了讓學生家長了解競技體育在促進學生體育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方面的直接作用之外,中小學體育教師還應該通過線上講座,或線下講座,向?qū)W生家長展示競技體育運動在間接提升學生學習成績方面的作用。
實踐證明,當學生家長對競技體育運動的各種益處有了全面、清晰、具體的認識之后,他們的思想態(tài)度就會發(fā)生極大的轉變,就會大力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競技體育訓練、比賽活動等。
(三)巧妙融入,增加競技體育時間
競技體育訓練活動效益的提升,需要充足的時間。唯有以充足的時間為保障,中小學競技體育訓練活動的效益才能夠穩(wěn)步提升。事實上,為了增加中小學競技體育訓練活動的時間,中小學體育教師可以將競技體育訓練項目內(nèi)容巧妙地融入體育課堂、陽光體育活動,以及課后服務活動之中。這樣的巧妙融入,不僅能夠豐富學校體育課堂、陽光體育活動,以及課后服務活動的內(nèi)容,還能夠增加學生參加競技體育活動的時間。
舉例來說,中小學體育教研組要大膽創(chuàng)新,適時適度地對中小學競技體育訓練項目融入中小學體育課堂、陽光體育活動,以及課后服務活動之中。如,中小學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體能發(fā)展水平等,將擊劍、射擊、游泳等競技體育項目融入常規(guī)體育課堂之中。這樣的融入,能夠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接觸、了解、學習競技體育項目。另外,在課后服務活動全面普及的當下,中小學體育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發(fā)展需求,創(chuàng)建一些競技體育項目社團活動。如,有條件的中小學可以通過租賃校外場館,充分利用課后服務時間,創(chuàng)建馬術社團。為了確保高質(zhì)量地開展馬術社團活動,中小學校還可以聘請一些校外馬術教練,以充實馬術社團活動的師資力量。在陽光體育活動期間,中小學體育教師也可以分批次、分時段組織各年級學生前往校外游泳場館,有序、有效開展游泳訓練活動。
中小學體育教師將競技體育項目與體育課堂、陽光體育活動,以及課后服務活動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所以競技體育項目的訓練時間、比賽時間會明顯增加。有了充足的訓練、比賽時間作保障,中小學競技體育項目的教學效益也就會節(jié)節(jié)攀升。
五、 結語
綜上所述,競技體育項目與中小學體育教學的有機融合,既是為地方、國家培養(yǎng)體育競技人才的迫切需求,也是中小學生發(fā)展自身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迫切需要。中小學校通過廣泛拓展競技體育訓練場地、家校融合創(chuàng)新競技體育訓練形式,以及巧妙融入增加競技體育訓練時間,就可以持續(xù)不斷地提升中小學競技體育教學的實效性。隨著中小學競技體育實效性的提升,每一位中小學生都將會從競技體育項目訓練活動中獲益匪淺。
參考文獻:
[1]李家升.淺談制約中小學競技體育發(fā)展的主要因素及相關建議[J].新課程:教研版,2018(1):219.
[2]陳浩,王玠.簡論以學校體育促進競技體育的發(fā)展[J].體育時空,2014(12):24.
[3]李欣玥.澳大利亞中小學體育競賽體系研究及啟示[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19(2):80-83+100.
[4]張鯤,馬華偉,吳瓊.競技體育公共服務對學校體育發(fā)展的影響[J].湖北體育科技,2015(5):377-379.
作者簡介:
張宇輝,山東省青島市,青島寧安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