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紅
(寧夏青銅峽市第一中學 寧夏青銅峽 751600)
“主題教學”是一種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提供了發(fā)表自己觀點的機會,可以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歷史的主動性,可以讓學生在深入分析和思考中對歷史知識有全面的理解和記憶,進而有效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效率,推動高中歷史教學的有序開展。文章立足高中歷史,從主題教學這一模式出發(fā),對文章主題進行深入闡述[1]。
教師作為歷史教學的引導者,教師思路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要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之前,深入歷史教材、歸納歷史知識點,以明確歷史主題,并通過有效練習保證歷史教學課堂的靈活順暢。高中歷史是一門知識點繁多、散亂的學科,如若教師不能將知識進行串聯(lián)、結(jié)合,在教學中會讓學生苦惱不堪,無法把握知識關聯(lián),無法通過歷史知識思考問題,而且會影響他們?nèi)蘸蟮膹土?。所以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分析,構建歷史知識框架,如此才能有層次、有條理的將知識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才能幫助學生理清知識點內(nèi)在關聯(lián)。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晚清時期內(nèi)憂外患和救亡圖存”的知識學習中,在這一內(nèi)容的學習中,鴉片戰(zhàn)爭、甲午戰(zhàn)爭、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太平天國起義、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都存在一定關聯(lián),教師可以理清這一條線索,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將內(nèi)容主要內(nèi)容概括出來,在課堂為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脈絡,引導學生分析前因后果,如此學生才能對這一章節(jié)知識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學的輕松、明了。
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需要學生了解的知識可謂是繁多,但枯燥的內(nèi)容、單一的形式常常讓學生感到煩悶,進而對歷史學習失去興趣,如何改善學生這一情況是當下教師致力解決的問題。而主題教學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教師可以將歷史知識以故事形式展現(xiàn)出來。在明確好主題之后,教師的教學壓力明顯降低,而且課堂效果也得到了提升。學生對故事的興趣遠遠高過理論知識教學,在故事教學中學生可以專注、認真,可以將知識糅合在自己腦海中,進而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學習,大大提升了高中歷史教學效率。比如在“近代中國思潮解放潮流”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鴉片戰(zhàn)爭、維新變法結(jié)合起來,通過課外知識的結(jié)合和將其以趣味故事的方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學生講解這一時代下的思潮變化。以主題故事開展教學,可以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可以在無形當中對學生產(chǎn)生影響,進而推動高中歷史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
枯燥歷史難以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單一的教學方式也讓學生感到乏味。為此教師可以基于學生興趣點,選擇趣味知識開展教學,以豐富歷史課堂,拓寬學生的知識范圍[2]。趣味課堂的開展可以為學生構建出濃厚的歷史氛圍,可以讓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受,可以全面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比如在教學“近代侵略、民主發(fā)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巧用影視資料《大國崛起》開展教學,讓學生對這段歷史中人們的奮斗、百姓面貌有深入的理解。另外教師還可以選擇近代歷史人物比如孫中山、梁啟超等,為同學們介紹人物的生平、為了中國崛起做出的努力和奮斗,還可以讓學生通過角色扮演突顯自己的主體地位。
歷史博物館、革命紀念碑都是歷史發(fā)生的真實情境,另外大量文獻資料也是開展教學的有利工具。在課下,教師組織同學們走出教室,走向歷史博物館和革命圣地,了解歷史發(fā)生的現(xiàn)實,進而拓寬學生視野范圍,強化學生歷史文化底蘊。中國歷史需要每一位中國青少年學生銘記,只有記住歷史、才能更好的應對未來。歷史不僅是高考的一項科目,更是發(fā)展學生家國情懷的重要途徑,學習歷史可以照亮我們的現(xiàn)在,可以強化我們內(nèi)心,可以堅定我們意志,進而成長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人才。比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知識“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這一章節(jié)知識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帶領學生走進當?shù)匚幕^,觀察中國歷史文化的變遷與發(fā)展,感受文化的熏陶。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整理歷史資料,通過小組分析、討論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把握住這部分知識點,進而強化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在建軍節(jié)、建國節(jié)這些特殊紀念日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掃墓、觀看相關影視劇,以培養(yǎng)學生家國情懷,豐富學生文化底蘊。
利用主題教學開展高中歷史教學可以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興趣,可以為學生構建良好的歷史學習氛圍,可以推動學生深入學習。綜上所述,“主題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歷史教學模式,可以實現(xiàn)零散知識的系統(tǒng)化,可以將枯燥歷史化為一個個趣味小故事,可以讓學生經(jīng)歷歷史的發(fā)展與變遷,是教師可以廣泛利用的一種教學模式。為此,在日后的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深入教材、整合歷史教學資源,在確立主題之后引導學生開展學習,以提升高中歷史教學效率,達到發(fā)展學生家國情懷,強化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