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瑋
(烏海市第二中學 內(nèi)蒙古烏海 016000)
隨著新教改的深入進行,我國現(xiàn)階段教育體系對初中時期的語文教學模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初中語文處于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位置,既是對小學語文的深化研究,又是為高中語文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實際上,初中語文與小學語文的核心區(qū)別在于,初中語文不僅重視純粹的基礎語言知識,并要求學生在已有的知識儲備上,結合當代中學生的邏輯思維,提高其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中學生的寫作培養(yǎng)離不開良好的閱讀基礎,二者間有緊密聯(lián)系,相輔相成。文章就如何通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促進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策略研究,展開深入分析[1]。
依據(jù)信息論可以推出:閱讀的實質是輸入信息,寫作的實質是輸出信息。寫作和閱讀本身并不是兩個分裂的教學體系,從某種意義上講,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閱讀的拓展,考驗學生語文學科綜合素養(yǎng),反映學生的知識儲備、語言運用技巧、想象力及語言邏輯性。所以,改善學生的寫作實力,實質上就是初中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之一。
初中語文教師應該走出傳統(tǒng)應試教學的思維局限,通過閱讀促進寫作的提高。我國著名教育家曾經(jīng)提及過二者的關系:“閱讀與寫作,即吸收與表達,一個是進,從外到內(nèi);一個是出,從內(nèi)到外?!焙喲灾喿x其實是在吸收外界的知識,學生通過閱讀獲取新素材,收獲更加完善的技巧,并通過大腦進行篩選處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寫作就是對大腦中保留下來的知識進行再加工,學生通過寫作將積累的素材進行挑選和重組,最后形成邏輯縝密、相互關聯(lián)、符合主題的文章。所以說,寫作的基礎是閱讀[2]。
雖說閱讀與寫作是一個緊密的整體,但二者并非線性的促進關系。簡言之,閱讀需要一定的專業(yè)技巧,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點:首先,初中生并非接觸的閱讀材料越多越好,并非所有的閱讀內(nèi)容都符合初中生的語文教學。這就需要教師科學地結合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邏輯,精心挑選符合初中生身心發(fā)展特點的閱讀材料。
根據(jù)前文所述閱讀與寫作之間的關系可知,閱讀在提高學生寫作實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講,需要教師對其自主閱讀能力加強引導,鼓勵學生開展科學合理的閱讀。值得一提的是,合理閱讀并非加大學生的閱讀量,而是在閱讀質量方面做文章。簡言之,引導學生走出遣詞造句的層次,通過閱讀獲得思想情感上的收獲,提升寫作技巧,并能合理運用到寫作上。例如,教師在講解《背影》時,可以帶領學生分析梳理文章的語言運用,發(fā)現(xiàn)其行文用語樸實感人,句句打動讀者的內(nèi)心,激發(fā)讀者的情感。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加強分析文章的情感內(nèi)涵,學習作者的情感表達技巧,并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3]。
中學時期是學生開拓性思維發(fā)展的最佳時期。學生在開展創(chuàng)作時會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一些天馬行空的想象,但是很多學生并未掌握合理地將這些發(fā)散思維表達出來的方式,而且會擔心這些想法有悖常理。很多語文教師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局限,在開展教學時往往因循守舊,否定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嚴重打擊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使其內(nèi)心有所想?yún)s不敢落筆表達。因此,語文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引導學生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通過豐富的閱讀積累拓展見聞,走出因循守舊的固定模式,最終寫出有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高水準文章。
宏觀掌控實際上講的是語文教師在幫助學生開展閱讀時,要傳授給學生略讀技巧,精讀文章的精華。傳統(tǒng)的閱讀課堂中,語文教師往往要求學生注重細節(jié),但是精細閱讀會造成大量的時間浪費,產(chǎn)生的效果不會比略讀更多。例如,學生在初步閱讀時,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感知文章的主旨,逐步觀察文章情感、背景、結構等詳細信息。教授學生如何分析段落結構、修辭手法,從而逐步掌握應有知識。
現(xiàn)階段中學生寫作質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學生本身沒有對寫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師應以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熱情為宗旨,通過以讀促寫引導學生產(chǎn)生寫作的內(nèi)在動力。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時,應該傳授合理的閱讀技巧,開發(fā)多種教學模式。首先,拓展學生閱讀的素材面,可以導入學生感興趣的小說、散文等,提高學生對閱讀課的興趣。其次,教師應彌補過去教學方式中的缺陷,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比如,可以挑選感情豐富的文章,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再次,教師應教導學生科學閱讀,減少閱讀障礙,可從整體到局部,先找主旨后閱讀。最后,當學生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教師要及時回應,做出詳細的指導。毋庸置疑,閱讀能提高學生的寫作實力,但僅僅通過停留在表面的閱讀,并不能改善學生的寫作水平。只有掌握科學的閱讀方式,才能起到閱讀與寫作相輔相成之效[4]。
新課程背景下,對語文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教學方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需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以讀促寫,以寫輔讀,互相促進。良好的閱讀能力既能拓展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路,又能增加學生的素材積累,最終改善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寫作課時,要引導學生加強對閱讀重要性的認知,尋找閱讀與寫作間的緊密關聯(lián),利用科學合理的技巧以讀促寫,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寫作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