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琴
(江西省南昌縣八一鄉(xiāng)中心小學 江西南昌 330200)
在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然滿足不了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要求,增加師生間的互動與交流逐漸成為教師開展教學的側重點,對于學生的學習引導具有積極影響。在師生互動理念的滲透下,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參加到語文教學中來,既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保證了教學的順利開展、師生在和平的氛圍內(nèi)探討交流,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益也達到了最大化??梢哉f師生互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為語文教學增加了新的活力,也為人才的培養(yǎng)提供支持。
伴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小學語文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都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白鹬貙W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是當下開展教學的重中之重。就目前的語文課堂來說,進行師生互動是將課堂歸還給學生的好辦法。在師生互動模式下,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問題引導,情境創(chuàng)設等手段,讓學生在交流中不斷的學習。師生互動符合時代要求,符合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標[1]。
小學階段,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處于起步時期。學生因為年齡層次的發(fā)展特性,學生開始想要在學習生活中汲取知識,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并不能在教師的個人講解中給予力量。因此,學生的積極性減弱,學習語文厭倦。將師生互動模式引入語文教學中,對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具有積極意義。學生在課堂中開始主動思考,也可以因為論點不同與教師展開交流。學生作為課堂主體被重視被需要,在不斷的互動與交流中,集中注意力,實現(xiàn)教學效益最大化。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在被動的教學模式下進行思考與交流,可以說,被迫學生是常態(tài),長此以往,不僅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低下,教師推進教學,開展授課也日益困難。而在師生互動模式下,教師深入學生發(fā)展的各個階段,對于學生的知識了解與個性發(fā)展都有了初步的掌握。實時的互動與交流有利于教師及時更改教學進度,也可以適當調(diào)整教學內(nèi)容與框架,保證了課堂教學開展的有效性。
在小學階段,學生雖然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但是對于教師也有著一定的畏懼心理。很多學生在回答問題是畏首畏尾,既害怕觀點不對受到教師責罵,也害怕論述不合格受到學生嘲諷,還有一部分學生因為“臉皮薄”而拒絕交流。這兩種情況都不利于師生互動的開展,因此,教師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創(chuàng)設輕松的溝通情境非常重要。
首先,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結合多種教具,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進行引導。比如,在開展《植物媽媽有辦法》一課時,教師可以將自己與小朋友都代入課堂角色,邀請小朋友進行有序回答。例如在授課中教師稱自己為蒲公英媽媽,然后隨機邀請一個小朋友,讓小朋友代入角色,回答“蒲公英媽媽如何送“它”去旅行”。這種互動與交流營造了一種輕松的提問氛圍,學生結合課本和自身展開思考,有序交流。
其次,語文教師在授課中要樹立好“亦師亦友”的形象。在老套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多半是處于課堂主導地位,即使溝通交流,也以教師的姿態(tài)進入討論中,學生在教師的“恐嚇”中開展討論,及其容易出現(xiàn)不發(fā)言,不敢發(fā)言的情況。而在互動模式下,教師與學生建立起一種平等交流的氛圍。學生出現(xiàn)困難教師以幫助和引導為主,同時教師還會適時的給予學生鼓勵與支持。這種平等的交流理念有利于學生積極思考,也在暢所欲言中解放了學生的天性,促進了學生的語文學習。
在學生的學習階段,課堂提問是保證學生有效聽課,檢驗學生階段性學習成果的重要一環(huán)。在語文教學中,想要實現(xiàn)師生互動的有效性,也要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下功夫。教師不僅要選擇合適的課堂問題,還要注重問題解答后的溝通和引導。可以說,課堂提問是幫助教師與學生開展有序交流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督促學生學習,養(yǎng)成學生能力的重要手段[2]。
在開展課堂提問中,教師想要實現(xiàn)師生互動的有效性,一定要保證提問問題貼合課本,符合教學指標要求。以《懷念母親》一課為例,教師在進行這節(jié)課的備課時,就可以設置以下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1.默讀全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寫了什么?2.文章中的“母親”指的是什么?3.文章的字里行間,寄托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4.如果是你,你想對“母親”說些什么?然后教師圍繞這四個問題,讓學生進行深入思考,然后有序的開展交流。
在這四個問題中,前三個小問題屬于常規(guī)性的文章主旨論述題,這類題型有固定答案,因此在這類題目的交流中,教師要著重培養(yǎng)學生查找文章主旨,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在溝通與交流中,層層深入剖析文章的主旨和大意。而在最后一種問題的互動與交流中,教師要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以構建學生的價值觀為目標,給予給學生論述自由性。可以說,問題的設置是師生探討的關鍵點,想要保證師生互動有效性,尊重課本設置問題,注重思想境界的引導格外重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可謂是必備環(huán)節(jié),不可或缺。每一個教師都應該提高自身教學素養(yǎng),與學生進行合理的溝通與交流,養(yǎng)成學生好習慣,樹立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在互動與交流中,實現(xiàn)個性解放與能力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