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龍
(河北省樂亭第二中學 河北樂亭 063600)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不僅重視高中階段語數(shù)英等課程的改革,還非常重視美音體等課程的改革,只有在全面改革的背景下,才可以全面落實素質教育,促使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高中美術課程的教學中,老師要主動響應新課改的美育要求,要在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站于學生發(fā)展的角度教學設計,以滿足學生們的發(fā)展需求?,F(xiàn)階段,很多學生對美術課程的學習十分感興趣,但受到高考的影響,出現(xiàn)了學生們學習主動性逐漸降低的問題,這將會影響美術課程教學的順利開展以及教學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因此,對高中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主觀能動性策略的研究,能提高學生美術課堂的參與度,其意義重大。
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其實就是為了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美術課程的興趣,并形成學習動力,這對于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推動夢想的實現(xiàn)十分有利?,F(xiàn)階段的高中美術教學中,很多學生的學習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一方面與學生間知識基礎、接受能力等差異有關系,另一方面還與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缺乏有關系,在其學習主體作用難以真正發(fā)揮時,學生很難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所以,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意義重大。
要想在高中美術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需要老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堅持一定的原則。第一,誘導性原則。高中生仍處于對新鮮事物好奇的階段,老師在教學中要堅持誘導性原則,也就是善于利用學生好奇、感興趣的事物,激發(fā)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并讓其主動參與到探究學習中,發(fā)揮其學習主觀能動性。第二,自主性原則。高中生在美術學習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學習的問題,老師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案,在此過程中發(fā)揮其學習主觀能動性,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1]。
美術是一門美育性質的課程,在培養(yǎng)學生藝術素養(yǎng)、全面發(fā)展方面有獨特的作用,能推動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雖然新課改已在我國推動了很長一段時間,但部分老師和學生并沒有真正重視美術課程?;诖耍谂囵B(yǎng)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過程中,第一步就是要對教學觀念進行轉變,明確美術課程的育人價值,同時要在“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將創(chuàng)新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方式引入教學中,讓學生在主動學習中發(fā)現(xiàn)美、探究美和感受美,并主動產生表達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想法。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互動必不可少,通過對多元化機制的科學建立,能實現(xiàn)對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并讓老師對學生學習的引導作用更好地發(fā)揮出來。此外,對于課堂中不可或缺的評價環(huán)節(jié),要始終堅持賞識的原則,對于學生們出現(xiàn)的錯誤,不要揪著不放,而是要對其寬容和鼓勵,讓學生在不傷自尊心的情況下,主動參與課堂學習中,并能在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提升自身的審美意識和素養(yǎng),不斷享受美術課程學習給自己帶來的積極變化。
新課改下的高中美術教學中,學生在體驗學習過程中,能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更加有效的思考和探究,不僅能讓學生的思維更加的活躍,還能夠讓學生真正感受美術課程的魅力和價值,能讓學生真正愛上美術課程的學習,并在主動學習中促使其藝術素養(yǎng)的提高。比如在教學《中國民間美術》內容時,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老師要提前準備好學生學習中所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如剪紙、年畫、風箏、漆器等,并將全體學生劃分到不同的小組中,以小組的方式讓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動手操作和合作探究,并在學習中進行充分的想象、創(chuàng)造,感受傳統(tǒng)藝術的獨特魅力。在此教學過程中,不僅能達成預設的三維教學目標,還能夠實現(xiàn)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
高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過程中,對良好課堂教學氛圍的營造十分重要,現(xiàn)代信息技術憑借自身的聲音、視頻、文字等優(yōu)勢,能讓學生在多重感官體驗中,感受到美術課程的學習樂趣,這將能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沉悶、枯燥學習氛圍的優(yōu)化,讓學生在身心放松的愉快學習氛圍中,以自身的生活感知和經驗,對藝術進行有效探究,真正意義上促使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比如在教學《中國建筑藝術》內容時,根據(jù)我國歷史中各朝代建筑代表的不同,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以圖片、視頻和文字結合的方式,為學生進行直觀性的展示,讓學生在觀察、對比和分析中,對各朝代中國建筑的藝術特色和藝術美進行感知,提升其鑒賞能力和鑒賞能力的同時,實現(xiàn)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目的。
課外活動在培養(yǎng)學生主觀能動性方面的作用突出,所以,老師要根據(jù)實際教學需求,對課外活動精心設計,如參觀畫展、參觀博物館等,讓其在活動中主動積累知識和學習經驗。另外,還可以利用微課的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課下微課,讓學生在碎片徐誒中感受美術的娛樂性和美學性,促使其藝術素養(yǎng)的提高[2]。
高中美術教學中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yǎng)十分重要,老師要對“以生為本”理念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進行全面的探索和運用,讓學生在自學和探索中,理解美術知識,獲得學習感觸,促使其學習主觀能動性和藝術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