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峰
(重慶市武隆實驗中學 重慶武隆 408500)
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基礎,通過閱讀,學生能夠增加詞匯量,養(yǎng)成語感意識,掌握一些句型、語法,在潛移默化之中鍛煉自身的英語能力。綜合以往的教學經(jīng)驗不難發(fā)現(xiàn),閱讀課通常與其他類型的課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在聽力、口語、寫作中,都需要學生閱讀文本材料,甚至是詞匯課、語法課,也都需要建立在閱讀課的基礎之上。因此,教師一定要加強對閱讀教學的重視,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與此同時,關注學生交際能力的提高,有效運用交際教學法,增添課堂教學中的樂趣與氛圍。
閱讀情境在教學中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在過去,這一教學因素沒有得到重視,通常是由教師直接開始講解,這是一種“開門見山”式的教學方式,在表明面上看,是提高了學習效率,省略了一些教學環(huán)節(jié),但是實際上,沒有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沒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考慮學生的需求,很容易使得學生與實際的教學過程脫節(jié)。因此,教師有必要在一開始就注意學生情緒的調(diào)動,為學生增強學習動力,通過閱讀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迅速把握學習的重點。
例如,在教學《My favourite subject is science.》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在課件上呈現(xiàn)出一些科目的書籍,讓學生一一說出它們的英語名稱,比如“Chinese”“History”“Maths”等等,在課前起到一個良好的互動作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說出它們最喜歡的科目名稱,并且與同桌之間簡單交流一下原因。這樣一來,通過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有利于增強班內(nèi)的學習氣氛,讓學生養(yǎng)成一種與身邊的人用英語交流的習慣,減少“拘泥”、“不適應”等行為的發(fā)生。
課堂練習是教學中的必要環(huán)節(jié),正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所以教師一定要在教學中穿插一些練習活動,而不要總讓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聽講和學習狀態(tài),這樣長時間下去,會讓學生產(chǎn)生疲憊感、枯燥感。除此之外,英語的學習也離不開練習的鞏固,否則,學生很快就會產(chǎn)生遺忘。初中閱讀中有很多語法和詞匯知識,這些知識表面上理解比較容易,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卻是學生的高頻易錯點。因此,教師要加強對課堂練習的設計,不僅僅要設置書面練習,還應該設置相應的口頭練習活動,發(fā)揮交際教學法相應的作用[1]。
例如,在教學《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加強課堂練習,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進行“情態(tài)動詞”的相關練習,起到鞏固英語知識的作用。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習題練習,完成填空、選擇、判斷對錯等題目的練習,就句型的表達和轉換有一定的認識。另一方面,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活動,詢問對方的需求、喜好。這樣一來,通過加強課堂練習,有利于鞏固學生的在課堂上所學習的英語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發(fā)展空間。
教師除了在日常的教學知識上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還需要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讓學生換一種方式來進行學習,投入到課堂活動當中,學生能夠產(chǎn)生對英語學習的更多想法和靈感。上文中提到,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亟待提高,他們在書面考試中通常表現(xiàn)良好,但是在口語測試中結果卻往往令人大跌眼鏡。因此,教師要通過設計課堂活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
例如,在教學《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這部分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做角色扮演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與“party”有關的場景,讓學生進行交際練習。當學生練習完以后,可以讓學生到講臺前進行展示。比起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這樣靈活而特色鮮明的教學形式更能吸引學生。這樣一來,通過設計課堂活動,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提高自身的語言素質(zhì)[2]。
綜合上文可以看出,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交際教學法的應用策略不必拘泥于某種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采取更加靈活的手段,引導學生朝著科學的方向發(fā)展。首先,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給學生一個過渡的時間,增強班內(nèi)學習的氣氛。其次,教師可以加強課堂練習,讓學生趁熱打鐵,起到鞏固英語知識的作用。最后,教師可以設計課堂活動,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讓學生將所學知識學以致用,注重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