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婭舒
(重慶復旦中學 重慶 400012)
在我教書生涯的最初一段時間,發(fā)怒成了我生活中出現(xiàn)的最多的情緒。課堂上有人走神,有人接嘴,有人沒有按時完成作業(yè),這些都會引起我發(fā)怒。我會在課堂上大聲呵斥犯錯的學生,只因為覺得這樣做會在全班起到威懾作用,會樹立我的教師威信,利于我今后的課堂管理,卻沒有去想這個學生會有怎樣的感受,也忽略了同樣坐在教室里中,其他的那些滿懷期待等待老師講授新內容的學生。教書年限久了以后,就會多一份平和,多一份等待,多一份耐心,學會正確的對待自己,正確的對待學生,正確的對待家長。認真回想起來,自己是怎么發(fā)生這樣的轉變的,其實是學生教會我的,人說教學相長,真是有道理的,學生在成長,教師也在成長。
還記得才接初一的一次課堂,教室里靜悄悄的,幾十雙眼睛全神貫注地盯著我,我正激情高昂的上著我的課,上課上到正激動,以為全班都在認真聽課中。小周同學絕對就是生來毀滅我幻想的,他那一團小范圍里,不知道在聊些什么,就聽見他小子以全班都能聽到的,萬分清晰的聲音說 “綠茶配青梅,還是頭一回” 。惹得全班爆笑,這小子一天上課都在干些什么?嚴肅批評了小周,結果全班課堂教學進度被耽誤,自己也不開心,特別郁悶,連著好幾天,上課都是情緒不高的。
小周同學個人特點歸納:小胖墩一名,話包子一位,氣死人不償命的一主兒,絕對的!上課長期開小差,左鄰右舍都是他的戰(zhàn)友,我常常上課的時候就點名警示:周成霖,付子旺!……周成霖,王興嚴!……周成霖,謝科宇!……一次,我點到:付子旺,謝科宇!他好激動的說:“這次沒的我了吧”。我突然意識到其實小周同學還是很在乎老師的點名的,他自己知道自己話多的毛病,也在努力的克服自己上課愛接嘴的習慣,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
小周同學課堂紀律有一定好轉,而且腦袋瓜也夠聰明,就是不太能嚴格要求自己。連著好幾天的上課都特別用心,我都準備要表揚這小子了,結果他又順口接了。我感慨說“宋江都難結萬人緣,要想人人都喜歡你,喜歡你的課,那還是不太容易的?!边@小子立馬接的嘴——“老師,你也曉得有人不喜歡你呀!”呵呵,這次我不生氣了,我對視他的眼睛問:“那小周同學喜不喜歡老師呀?”他撓撓頭,還靦腆上了“喜歡!”小孩有時候上課接嘴并非有意搗亂,可能也只是他想表達自己的一種方式。
教育中學生具有反復性,動態(tài)發(fā)展性,教師只有不斷及時反省,不斷及時調整提升,當老師久了,就體會到教育將永遠會在等待、期待中產生奇跡,有人把教師比作麥田的守望者,我覺得很是貼切。不是所有的莊稼,你給它土壤、陽光、雨露,它就能一路抽枝拔節(jié),最后順利地迎來豐收的季節(jié)。而是在這個過程當中,它會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干旱缺水、雜草叢生等等,這得要農夫們在種下莊稼以后,一次次的到田間地頭去給它引水解旱、除草殺蟲。我們耕耘、守護著麥田里的每一株麥苗,播種一季、守望一季、收獲一季,再迎來新的一季。
一堂課評講一篇閱讀理解,大概這篇文章說的是大象從小就被細細的繩子系著,結果長大之后的大象久而久之,就認為自己是不能掙脫這根細細的繩子的,所以,用很細的繩子就可以束縛住很強壯的大象。我就像乘機教育一下學生?!澳銈兤綍r自己就覺得只能考試個90-100分,就是在自我設限,要知道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及不了格的同學就有畏難情緒,認為自己就是該及不了格的,這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習得性無助......”“我們不能帶著老眼光去看新事物,”還沒等我說完,小周同學就接嘴了,“那老師你還不是這樣的,我們這幾天課堂已經(jīng)有了好轉了,你還不是一天都虎著個臉”。結果沒崩住,笑場了。小周附近講話小團伙中其他同學也紛紛在旁邊說“我們也有好轉吧?”我的學生其實有體諒,其實有改進,其實我們可以互動得更好?!笆堑模鼇砟銈兌急憩F(xiàn)得不錯喲!下來一人一顆小星星”全班同學一起叫,“我們也要加星!”課堂氛圍其實挺好,比起我才開始教書時,安安靜靜的課堂,其實這樣的課堂更讓人熱情洋溢,老師滿懷激情上課,學生興致昂揚聽講,效果事半功倍。
后來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課堂的接嘴有時候還是值得引導的。曾經(jīng)評講閱讀,其中一道題,原文中說女的叫Mary Jones.丈夫叫Peter White,問這個女的是: A. Mr. Jones B. Mrs. Jones C. Mr. White D. Mrs. White
很多孩子都選B。我告訴他們國外出嫁之后要冠夫姓,所以選D。小周又嘴快了,“哦,葉老師應該叫Mrs. Ma”。也不知道他小子哪兒打聽到我的先生姓馬的。我笑著問他:“就你小子信息靈通,說哪兒得來的情報?”周小胖特別得意:“葉老師,山人自有錦囊”好,給你豎個大拇指,“對的,活學活用”。
結果是后來當我們在學習到12單元Mrs這個單詞的時候,我一念完,全班整齊答:Mrs. Ma。這個知識點,無論老師如何強調,總有學生犯錯,但是經(jīng)過小周同學的一次接嘴,在后來的幾次有關類題的練習中,居然沒有學生再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以前需要我花費很多精力,再三強調還要出錯的內容,我的學生一句話就把所有學生教會了,簡直難以置信。其實學生就是這樣,同學說的話,同學講的方法往往比老師教的記得牢。學生的話比老師的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它們的方法更能使學生接受,真是“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蔭。”
就像魏書生所說的,我們教育子女教育學生還停留在忠言逆耳的觀念上,就落伍了,就不受歡迎了,我們應適當?shù)挠蒙咸且铝妓?,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一句表揚來自一個微笑,就是鼓舞孩子奮發(fā)向上的強大動力,孩子建立了自信心,對待各種思路的態(tài)度就會變得更加積極。
教師伴著學生也在成長,慢慢變得更平和、有耐心,恰恰是因為這個寬容的平和與耐心的等待,使得我感受到了工作的樂趣,享受著與學生共同成長的快樂,在教育中品味著自己的成功與失敗。有時候經(jīng)過一連串的教育,教師本以為學生教育好了,再不用操心了,卻不料又發(fā)生一件意料不到的事情,教師幾乎崩潰,感到教育的無力,挫敗感頓時涌上心頭;但是也會在默然回首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成長、懂事和體貼,幸福感也會爆棚。試想一下,有什么能比從事教育事業(yè)所收獲的精神財富更多呢?課堂上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下課時一群群圍著你的學生,節(jié)日時一張張飽含著敬意的賀卡,多年后一封封問候的信件,你能不激動嗎?你能不感到幸福嗎?更有耐心、更加寬容,做個幸福的麥田守望者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