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淑儀
(江蘇省南通市小海街道星月幼兒園 江蘇南通 226000)
《指南》中指出:為幼兒提供豐富、適宜的低幼讀物,經(jīng)常和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豐富其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拓展學習經(jīng)驗。[1]作為兒童早期閱讀材料的新生力量——繪本,以其出色的創(chuàng)意、聯(lián)想、幽默的表現(xiàn)手法和豐富的人文精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眾所周知,良好的閱讀習慣是進行高效閱讀的前提和基礎(chǔ)。因此,在實際的小班幼兒教學中,老師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以便為他們將來的成長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專家孫云曉指出:“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人受益終身,良好的閱讀習慣就是如此?!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他們多讀書,讀好書,可以有效地拓展幼兒自身的知識面,可以讓他們懂得更多的道理,懂得多了,其自信心也會相應(yīng)地增強,另外,閱讀能夠豐富幼兒的詞匯量,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他們可以更好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其次,閱讀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可以幫助幼兒多動腦,這對他們學習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積極作用。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深入發(fā)展,繪本閱讀在學前教育中逐漸普及,給小班幼兒教育帶來了覆地翻天的影響,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
小班幼兒的年紀普遍較小,他們自身的耐心和持久性較差,好玩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在實際的小班幼兒繪本閱讀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幼兒閱讀過程松散、不專心、邊看書邊講話、邊看書邊玩的情況,終其原因是因為幼兒的閱讀興趣不高。
在實際的小班幼兒閱讀中不難發(fā)現(xiàn),為了能夠提高幼兒的閱讀效果,老師更習慣傾向于“老師講,幼兒聽”的閱讀辦法,這樣雖然可以讓幼兒能夠更多地知道一些故事,可以一定程度上豐富幼兒園的教學生活,可是,幼兒卻喪失了自己閱讀、自己思考、自己探索的機會,本末倒置,沒有充分發(fā)揮繪本閱讀的優(yōu)勢。
繪本閱讀中,繪本的選擇是至關(guān)重要的。在幼兒園的繪本閱讀中,很多繪本的購買都沒有按照幼兒的發(fā)展階段,導致買回來的繪本與幼兒的認知水平存在著較大的偏差,這樣會使得幼兒的閱讀有困難,他們不能很好地理解繪本中的內(nèi)容,不能滿足幼兒的情感需要。
教育是家庭和學校統(tǒng)一的責任。在實際的小班幼兒繪本閱讀中經(jīng)常存在著家長角色缺失的現(xiàn)象,很多家長由于自己工作繁忙或者自己教育理念的偏差,會存在著“教育是學校的事情”的錯誤理念,即使有些家長意識到了“陪伴閱讀”的重要性,但是也會犯與老師同樣的錯誤,會總是不自覺地掌握整個閱讀活動,閱讀變成了“聽故事”,使幼兒喪失了自身的閱讀自主性。
家校聯(lián)系就像是一條紐帶,像一顆催化劑,潛移默化中,將孩子、老師、家長的心相連,情相融。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這需要老師和家長長時間的合作。為了培養(yǎng)小班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繪本閱讀習慣,老師和家長就要時刻保持步調(diào)一致、教育理念一致,以便可以使幼兒能夠從根本上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下從幾個方面,詳細地解釋了培養(yǎng)小班幼兒養(yǎng)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幾種說法:
孔子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在實際的小班幼兒繪本閱讀中,老師和家長要根據(jù)幼兒好玩、好動的特點,有意識地創(chuàng)造愉快的閱讀氛圍,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以便使幼兒能夠愛上繪本閱讀,享受繪本閱讀,這是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繪本閱讀習慣的關(guān)鍵。[2]例如:老師和家長可以采用“繪本故事情節(jié)再現(xiàn)”的方法,來激發(fā)幼兒的繪本閱讀興趣。這里以老師為例做詳細的解釋,如:在閱讀《好餓的毛毛蟲》這一繪本時,老師可以帶領(lǐng)幼兒們按照繪本的內(nèi)容進行角色扮演,首先,老師可以隨機地抽取一名幼兒,讓他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扮演毛毛蟲,老師可以在一旁進行引導,(如:引導毛毛蟲是怎么走路的?毛毛蟲是怎樣吃東西的?毛毛蟲喜歡吃什么?),然后,老師再隨機地抽取一名同學來扮演蝴蝶,同樣老師要在一旁進行引導(如,引導蝴蝶是靠什么飛翔的?蝴蝶喜歡吃什么?),然后,老師可以借機問幼兒們,毛毛蟲和蝴蝶有什么關(guān)系?,當有的幼兒說出:“毛毛蟲會變成蝴蝶”的時候,老師可以以此為契機,再問幼兒們“毛毛蟲是怎么變成蝴蝶的?”借此,引導幼兒們閱讀《好餓的毛毛蟲》這一繪本,找到相應(yīng)的答案。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而且還能幫助幼兒提升探索欲,可以使幼兒更加認真地閱讀。
在培養(yǎng)小班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繪本閱讀習慣中,尋找合適的閱讀繪本是基礎(chǔ),幫助幼兒掌握閱讀的基本技能是前提,它們是閱讀得以深化的必要途徑之一。在實際的小班幼兒繪本閱讀中,老師、家長在幫助幼兒挑選繪本時,要注重幼兒的認知水平和幼兒的情感需要,要選擇適合幼兒年齡段的繪本書籍。例如:老師和家長可以通過在網(wǎng)上查找一些繪本的信息、可以問圖書導購員等的方式來幫助幼兒選擇合適的繪本,切不可盲目自選。并且,老師和家長要有意識地教導幼兒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如:閱讀時要按照順序逐頁地翻書閱讀;閱讀時要從左到右,從上到下地順序;閱讀不能求快,要細細地觀察每一幅圖畫的內(nèi)容,在遇到不懂的地方時,要及時提問,等等。通過這樣的方法,可以幫助小班幼兒更加順利、流暢地進行繪本的閱讀,有助于幫助小班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小班幼兒繪本閱讀中,老師和家長要有意識地歸還幼兒的自主閱讀地位,要從旁起到引導作用,而不是主導作用,以便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主閱讀能力,幫助幼兒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例如:在挑選繪本閱讀時,老師和家長要充分尊重幼兒的選擇,讓幼兒們自己來決定想看什么、想讀什么,這樣可以鍛煉幼兒的自主選擇能力。另外,在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老師和家長要改變以往的“老師、家長讀,幼兒聽”的模式,而是應(yīng)該鼓勵幼兒自己進行繪本的閱讀,老師和家長只是從中起到輔助的作用,如:切不可完成按照自己的想法,給幼兒“講故事,讀繪本”,而是應(yīng)該充分發(fā)揮幼兒自身的想象力,變成“幼兒給老師和家長講故事”。在幼兒閱讀有困難時,切忌不能直接幫助幼兒,而是幫助幼兒細心地梳理,引導幼兒解決閱讀中的困難。另外,老師和家長還可以采取“提問”的方式,來對幼兒進行引導,讓幼兒進行想象、回答,幼兒回答得好,老師和家長要進行獎勵,回答得不好,老師和家長要進行適當?shù)囊龑Ш图m正。通過這樣的辦法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小班幼兒養(yǎng)成不依賴老師、家長自主閱讀的良好習慣,而且還能提高幼兒的閱讀效果。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堅持是繪本閱讀的良好習慣之一。在實際的小班幼兒繪本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中,老師和家長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和幼兒的時間,來安排一個固定的閱讀時間段,每天在這個時間段里閱讀,把繪本閱讀逐漸變成一種日常的行為習慣。[3]例如:老師可以規(guī)定每天上午9 點到9 點半是繪本閱讀的時間,也可以規(guī)定每天午休后的半小時是繪本閱讀的時間,這樣可以保持幼兒閱讀精力充沛,提高幼兒的閱讀效果。家長可以將幼兒臨睡前的半個小時,作為繪本閱讀的固定時間,也可以把幼兒起床后的半小時,作為繪本閱讀的時間,以便可以有充足的時間來陪幼兒一起閱讀??傊?,無論選哪個時間段,最重要的是要日復(fù)一日地堅持,只有這樣幼兒才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繪本閱讀的質(zhì)量。
綜上所述,在實際的小班幼兒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中,老師和家長要充分地意識到幼兒閱讀主體地位的重要性,要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教授幼兒基本的閱讀方法,固定幼兒的閱讀時間,以便可以使幼兒從根本上愛閱讀、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