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云峰
[摘要]目的:探析血清CysC、RBP和尿NAG、GAL檢測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方法:入選時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觀察對象:50例健康體檢者(對比組)、50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組1)、50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研究組2),均進行血清CysC、RBP和尿NAG、GAL檢測,比較檢測結果,評價診斷價值。結果:研究組1、研究組2與對比組血清CysC、RBP指標和尿NAG、GAL指標以及各項指標陽性檢出率均具有明顯差異(P<0.05),且研究組1與研究組2之間也存在一定差異(P<0.05)。結論: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施行血清CysC、RBP和尿NAG、GAL檢測,可為臨床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提供可靠依據(jù)。
[關鍵詞]糖尿病;糖尿病腎病;血清CysC、RBP;尿NAG、GAL;檢測結果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17-0160-02
糖尿病腎病是指因糖尿病所致的腎臟疾病,已經成為僅次于腎小球腎炎造成終末期腎臟疾病的次位原因[1]。糖尿病腎病在進展過程中,不僅會引起水腫、高血壓等癥狀,嚴重時還可造成腎衰竭,危及生命,因此,早期準確診斷與積極有效治療對患者具有重要現(xiàn)實意義[2]。血清生化、尿液生化是臨床檢驗診斷早期糖尿病腎病主要方式,臨床發(fā)現(xiàn),健康者、糖尿病以及糖尿病腎病患者部分血清生化指標和尿檢指標存在一定差異,為此,本文以50例健康體檢者、50例糖尿病患者以及50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為觀察對象,均進行血清CysC、RBP和尿NAG、GAL檢測,比較檢測結果,評價診斷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入選時限: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觀察對象:50例健康體檢者(對比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50.2±12.4)歲;50例糖尿病患者(研究組1),男29例、女21例,年齡32~70歲,平均年齡(51.7±12.5)歲;50例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研究組2),男30例、女20例,年齡31~70歲,平均年齡(50.9±12.3)歲;統(tǒng)計分析三組基線資料(P>0.05),研究可行。
納入標準:對比組無任何疾病,研究組1符合糖尿病診斷指南與標準,研究組2符合糖尿病腎病診斷指南與標準[3];臨床資料完整、真實;知情研究內容、目的,配合有效性良好。排除標準:伴有其他嚴重疾病者;存在語言、聽力以及精神等功能障礙者;接受其他研究試驗者。1.2方法三組均于檢查前叮囑禁食,至檢查時禁食需在8h以上,次日清晨,在空腹狀態(tài)下采集靜脈血,經抗凝、離心等處理后作為檢驗標本,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CysC、RBP等指標;與此同時,留取空腹狀態(tài)下10mL中段尿,經離心處理取上清液利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NAG、GAL等指標,檢驗過程嚴格按照儀器及試劑使用說明與流程進行。
1.3觀察指標1觀察分析3組血清CysC、RBP指標和尿NAG、GAL指標;2觀察分析3組各項指標陽性檢出率。
1.4統(tǒng)計學分析SPSS24.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x±s表示,t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例,%”,χ2檢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三組血清CysC、RBP指標和尿NAG、GAL指標研究組1、研究組2與對比組血清CysC、RBP指標和尿NAG、GAL指標均具有明顯差異(P<0.05),且研究組1與研究組2血清CysC、RBP指標和尿NAG、GAL指標也存在一定差異(P<0.05),詳見表1。
2.2三組各項指標陽性檢出率研究組1、研究組2與對比組各項指標陽性檢出率均具有明顯差異(P<0.05),且研究組1與研究組2各項指標陽性檢出率也存在一定差異(P<0.05),詳見表2。3討論
糖尿病是威脅人類健康、安全的三大慢性疾病之一,病因及病機比較復雜,迄今無確切定論,但是,國內外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疾病發(fā)生與進展和不當飲食、不良行為等之間存在密切關系[4]。近年來,伴隨飲食結構、生活行為等的改變,導致糖尿病發(fā)生率出現(xiàn)大幅上升,同時,患病群體年齡趨向低齡化方向發(fā)展,糖尿病腎病作為糖尿病最常見并發(fā)癥,其發(fā)生率隨之增加,當發(fā)生糖尿病腎病,若未能及早確診并采取治療,可造成不可逆轉腎功能損害,因此,及早確診糖尿病腎病并采取有效治療對患者意義重大[5]。
在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診斷中,血清生化指標、尿液生化指標檢驗為主要依據(jù),其中,血清CysC是分子質量蛋白質,主要特點為非糖基化,其能夠穿透腎小球被降解、吸收,在血液中水平相對比較穩(wěn)定,但是,當腎臟濾過功能出現(xiàn)下降,無法及時降解、吸收時,便會出現(xiàn)升高情況[6-7];同時,RBP作為細胞轉運重要信息分子,當腎小球受損,對其吸收降解也會出現(xiàn)障礙,致使其水平升高[8]。尿NAG為溶酶體,正常情況下無法通過腎小球濾過膜,但是,在腎小球受損時,可釋放至尿液,GAL其升高機理與NAG較為相似[9-10]。
本次研究:研究組1、研究組2與對比組血清CysC、RBP指標和尿NAG、GAL指標均具有明顯差異(P<0.05),且研究組1與研究組2血清CysC、RBP指標和尿NAG、GAL指標也存在一定差異(P<0.05);研究組1、研究組2與對比組各項指標陽性檢出率均具有明顯差異(P<0.05),且研究組1與研究組2各項指標陽性檢出率也存在一定差異(P<0.05);結果說明健康者和糖尿病及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CysC、RBP指標與尿NAG、GAL指標存在較大不同,經科學檢驗可及早發(fā)現(xiàn)疾病,及時采取有效治療措施,獲得良好預后。
綜上,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施行血清CysC、RBP和尿NAG、GAL檢測,可為臨床早期診斷糖尿病腎病提供可靠依據(jù)。
參考文獻
[1]易麗萍,張悅鳳,李玉明,等.血清HbA1c、IL-6、CysC與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病變嚴重程度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0,40(18):3843-3845.
[2]吉雅菲.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清CysC、β_2-MG和α_1-MG檢測的臨床意義[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20,38(4):700-702.
[3]尹雪彬.血清CysC、Hcy、BUN、SCr水平檢測對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的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20,15(22):69-70.
[4]孫靜.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聯(lián)合檢測血清CysC與尿mALB/Cr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21):157-158.
[5]王芳,金雪雯.RBP、CysC聯(lián)合檢測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20,17(9):1278-1281.
[6]吳成之.血清淀粉樣蛋白A(SAA)、胱抑素C(CysC)、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聯(lián)合檢測在早期糖尿病腎病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10):28-30.
[7]張俊平,李峰,劉偉杰,等.血清CysC、RBP和尿NAG、GAL檢測對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診斷價值[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20,17(5):640-642,646.
[8]胡鵬,汪薇,姜蘭斌,等.Cys-C、RBP、β_2-MG聯(lián)合檢測對2型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的價值[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9,33(10):691-694.
[9]黃煥宜,謝淑賢,肖樹榮,等.血清CysC、Hcy和尿ALB/Cr檢測對糖尿病腎病的早期診斷價值[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19,21(2):183-184.
[10]吳家斌,洪富源,楊國凱,等.血清CysC、RBP和尿TRF、mAlb檢測在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中的意義[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34(8):1153-1156.
基金項目:RBP、CysC及ACR聯(lián)合檢測對糖尿病腎病早期診斷價值研究(編號:SFGG-201937)
(收稿日期:2021-3-9 接受日期:202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