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葉云
摘 要:小學科學是一門能夠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的課程,而在進行教學時,將探究式的“學習任務單設計”式學習應用于教學活動中,能夠使小學科學的整體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進而使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的優(yōu)化。
關鍵詞:“學習任務單設計”式學習;小學科學;教學方案;教學分析
小學科學課堂是小學生與自然、社會接觸的重要橋梁,也是小學生了解科學發(fā)展和學習科學的一個重要場所,所以在進行教學時,為了保障學習質量,教師需要盡可能將各種優(yōu)化的教學方式融入其中。
一、任務單的主要存在形態(tài)
探究式“學習任務單設計”式學習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之間能夠更好地互相交流,在這一學習體系中,學生以小組為主體,而在進行探究式合作小組的教學時,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個性的表達有所不同,所以在進行探究式的學習時,學生在小組內(nèi)能夠進行有效的觀點和意見交流,這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學習內(nèi)容。任務單形態(tài)主要分為四種:鞏固練習型、預習型、環(huán)節(jié)引導型及綜合型學習任務單,鞏固型學習任務單主要以復習資料為主,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喚起學生的舊識,讓學生回憶之前所學的來龍去脈。幫助學生能快速地學習并接收信息需要以預習型任務單為主,此任務能幫助學生快速了解知識。教師上課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是以環(huán)節(jié)引導型任務單為主,其不僅能充分擴展知識,還能銜接以往的知識,使輔助材料不再出現(xiàn)單一的情況,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在課堂大膽提問,引領學生探討問題。綜合型學習任務單主要是引領整個教學的過程,在課堂即是學生的引領者,是教師課堂的教學助手。為此,探究式的“學習任務單設計”式學習,需要教師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資源,而小學生在獲得了這些教學資源后,需要各自分工來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這樣的“學習任務單設計”式學習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
二、目前我國小學教學任務單設計中的問題分析
(一)缺少學伴間的交流
學習質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度有較為密切的關聯(lián),學習任務單要求小組之間的各個成員進行密切交流,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教學質量得到優(yōu)化,而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科學課堂上,大多數(shù)教師在提出讓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交流時,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都不知道如何進行有效的互動和交流,有的教師甚至還發(fā)現(xiàn),在進行合作學習時,如果學生之間出現(xiàn)爭執(zhí)還有可能影響學生之間的關系,學生之間無法了解和信任對方,就會導致學習上出現(xiàn)沖突,這種沖突甚至還有可能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
(二)教案與任務單混淆
在進行科學課堂研究的小組教學前,教師沒有對合作過程中的相關內(nèi)容作出相應的論述,多數(shù)教師將綜合型任務單設計成教案的替代品,教學任務陳舊,強制開展教學任務,只顧一再給學生派發(fā)任務,簡單地將問題拋給學生,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導致學生的課堂體驗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學生在互相交流時,只是在小組內(nèi)對某些問題進行簡單地分析,并沒有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往往都是解答出教師提出的問題后,便不再進行思考,這樣不僅浪費了大量的學習時間,還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和步驟,造成教學的整體效果不理想,降低了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而在進行“學習任務單設計”式學習分組時,教師的分組方式往往過于隨意,并沒有針對學生的特點作出相應的優(yōu)化分組,這就導致學生之間缺乏可信度,影響了學生的課堂探究樣態(tài)。
三、小學科學課學習任務單設計的研究
(一)確定合作機制,制定學習目標
在近年來的實驗中建議將任務單設計式教學與小組分組教學進行融合。小學“學習任務單設計”式學習,在進行分組時,教師需要了解不同的分組原則,其中一個是異質搭配原則,另一個則是男女搭配原則。異質搭配原則指的是在同一個小組中,學生因為有著不同思想意識和情感,在進行交流時往往會體現(xiàn)出層次性的特點,兩者之間進行有效的互補則能促進互相之間的學習;而男女搭配原則指的是在同一個小組內(nèi),男同學和女同學設置的人數(shù)應當盡可能合理,在進行分配時需要結合“學習任務單設計”式學習中的實際工作,做好科學有效的分組安排,這樣就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科學知識學習的效率。在完成分組后,教師可以事先將準備好的學習任務單發(fā)放給學生。例如在進行“植物的生長變化”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挑選出相應的小組長來負責小組內(nèi)所有學生的合作學習,結合對學生的了解,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例如小A同學在小組內(nèi)主要負責葉子的觀察,而小B同學則需要觀察植物根莖的成長變化,教師要求學生將觀察結果記錄在學習任務單上。通過這樣的合理分工,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互相合作的學習素養(yǎng)。
(二)針對學生特點,提升思維水平
學生的發(fā)展特點永遠是“學習任務單設計”式學習的重要基礎,也是合作學習在開展過程中的關鍵。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在小組內(nèi)進行一些簡單的科學辯論,使學生之間的思維能夠互相碰撞,使學生在辯論的過程中收獲知識。例如在進行“點亮小燈泡”一課的教學時,教師首先可以詢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燈泡有哪些,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討論,使學生了解我們?nèi)粘V兴褂玫臒襞莅ò谉霟艉蜔艄艿榷喾N類型,而在進行后續(xù)的教學時,教師還可以詢問學生想要使小燈泡被點亮需要使用哪些設備,在學生完成討論后,教師可以繼續(xù)對學生進行引導,使學生在小組內(nèi)商量應該選擇一種怎樣的方式使小燈泡被點亮。在進行了這樣簡單的思想指導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進一步的思想梳理,使學生按照要求將點亮小燈泡所需的各種材料以及步驟寫在任務單上,這樣能夠使任務單起到思想導圖的效果,引導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
(三)分解教學問題,推動自主探究
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將多元化的教學理論和多元化的智能理論應用于教學和任務單的應用中,只有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科學的整體認知。例如在進行“觀察土壤”一課的教學時,教師為了使小組內(nèi)獲得更好的交流,需要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討論,教師在小組討論的巡視過程中可以詢問學生:我們應該從哪些角度對土壤進行觀察?而一個小組的代表回答:觀察土壤需要從土壤的軟硬、顏色和氣味來進行觀察。在完成了這樣的意見交流后,教師還可以繼續(xù)向學生提問:我們在獲得一塊土壤后,可以通過怎樣的方式對它的性質進行改變?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印證我們的想法?通過這樣提出一個一個的問題,推動學生對任務單逐步進行完善。通過這種交流和匯報以及補充完善的形式,能夠使學生的科學學習逐漸深入,通過合作學習提升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
四、結語
探究式的“學習任務單設計”式學習是現(xiàn)代教育環(huán)境中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也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種新型學習模式和教學組織模式,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需要從“學習任務單設計”式學習的內(nèi)涵出發(fā),結合探究式任務單的特點來進行教學方案的優(yōu)化設計。教師需要了解以人為本的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并且了解小學科學教育的特征,選擇一種合適的方式優(yōu)化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小組學習整體質量得到提升,為我國未來的小學科學教學提供參考與幫助。
參考文獻
[1]徐波清.基于學習任務單設計的世界地理教學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21(29):161-162.
[2]陳福建.在語文園地教學中設計個性化學習任務單的探索[J].語文建設,2021(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