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讀經典、學原著、悟原理,這是適應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礎性要求?!豆伯a黨宣言》的發(fā)表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重大事件,它在此后的工人運動中發(fā)揮了巨大的指導作用,盡管它的一些內容需要隨著形勢的變化進行修正和創(chuàng)新,但其基本思想和辯證方法永遠不會過時。對于《共產黨宣言》,我們學習什么、思考什么、踐行什么,要結合其中的基本原理、求是精神和辯證方法來確定,要結合資本主義社會的現狀和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來確定,要結合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理論和共產黨人的使命來確定。要在實踐中把《共產黨宣言》的話語與思想建設聯系起來,把《共產黨宣言》的精神與現實發(fā)展聯系起來,把《共產黨宣言》的要求與個人行為聯系起來。
關鍵詞:《共產黨宣言》;學習;思考;行動
中圖分類號:A81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20)10-0023-04
“《共產黨宣言》發(fā)表170年來,馬克思主義在世界上得到廣泛傳播?!盵1]《共產黨宣言》的話語和思想在人類歷史時空回蕩的170多年中,因落地生根而成為現實,一些思想仍然需要在實踐中接受檢驗。那時,“共產主義已經被歐洲的一切勢力公認為一種勢力”[2]30;現在,共產主義成了一種真實的運動。在歷史的尺度上,資產階級關于“共產主義幽靈”的污蔑已經不攻自破;在現實的期待中,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解放的實踐不斷深化。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先輩們把《共產黨宣言》當成最基本的教材來學習。今天,我們從《共產黨宣言》中學什么、想什么、做什么,不僅是經典理論的學習問題,更是現實的實踐定位問題,要在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從新的高度新的視野來體會和領悟。
一、學習《共產黨宣言》,應該把握什么
(一)把握其中的唯物辯證法和求是精神
《共產黨宣言》是在對人類歷史及社會問題辯證認識的基礎上形成的,它以深切的關懷表達對社會問題的思考。馬克思恩格斯都明確肯定“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經起過非常革命的作用”,資產階級將商品的平等本質發(fā)揮得“淋漓盡致”,盡管造成了社會的畸形狀態(tài),卻在國家管理制度上孕育出現代形式;資產階級對封建行會制度的顛覆、對新的交換方式的確立以及對舊的傳統思想的否定,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資產階級奔走于世界各地,在造成殖民壓迫和殖民統治的同時,也將人們的世界歷史性交往推向高潮?!豆伯a黨宣言》用聯系的觀點闡釋資本主義的未來命運,與這種全面看待社會發(fā)展問題的方法相一致的是求實精神,馬克思恩格斯從來不把自己的理論看成僵死的教條和抽象的公式,這種尊重現實的求是精神,不僅是無產階級革命方略的與時俱進,也是對過時內容的積極修正。
從馬克思恩格斯對1848年革命后近二十年的形勢變化的判斷中,可以找到實事求是精神的有力佐證:1848年歐洲革命失敗后,馬克思恩格斯都毫不懷疑新的革命高潮馬上就會到來,事實上到了1850年夏季,革命高潮仍然沒有到來的跡象,在審視分析當時的形勢后,馬克思指出:“新的革命只有在新的危機之后才有可能。但是新的革命的來臨像新的危機的來臨一樣是不可避免的。”[3]514形勢的變化要求策略也隨之變化,在馬克思看來,爭取普選權成為積蓄力量的重要方式,因為“實行普選權的必然結果就是工人階級的政治統治”[4]425。這個時候,用理論打好思想基礎,用理論武裝革命階級,是當時的主要任務。在總體上,馬克思恩格斯對革命形勢的判斷是實事求是的,他們不懼怕糾正自己在認識上出現的偏差,不懼怕資產階級理論家的嘲諷,在對形勢的分析中,他們從來不囿于個別概念,從不拘泥于個別觀點,他們清楚地知道,革命“不是為了拙劣地模仿舊的斗爭”“不是為了讓革命的幽靈重新游蕩”[2]472,而是在批判分析舊革命幽靈的同時,積極尋找新形勢下的革命時機,因此能在理論和實踐中面向未來,開拓新境界。
(二)把握其中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和革命精神
《共產黨宣言》關于“兩個必然”的理論、關于工人階級使命的理論、關于黨的建設理論,都為現代工人階級覺醒奠定了思想基礎。這些理論是在革命中總結的,也是在革命中逐步完善的,其中寄寓的革命熱情和進取精神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一直在賡續(xù)延伸。
《共產黨宣言》的革命精神在社會主義實踐中的表現尤其突出,它使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從潛隱形式躍升為明顯的社會能量,原來分散的力量形式成為聚合起來的能量集體,單個人的力量被凝聚為集體的力量。從無意識到階級意識的發(fā)展過程中,科學社會主義起到了巨大的宣傳教育作用,它所顯示的思想力量在于更新了人們的思想維度和視角,增強了工人群眾的主體意識。由于《共產黨宣言》揭示了舊社會的腐朽本質,在共產主義思想教育中,工人階級逐步認識到自身主體地位喪失的經濟根源和思想根源,他們在重新審定社會關系中進一步明確了階級意識和經濟基礎的內在關聯,擺脫被壓迫狀況的革命精神由此確立起來,階級斗爭成了貫穿于整個社會發(fā)展的一根紅線。
《共產黨宣言》的革命精神也和人的發(fā)展愿望緊密聯系,馬克思恩格斯從來沒有把社會發(fā)展的動因歸結為某一個方面,經濟決定論、歷史人物決定論等都是他們反對的。社會基本矛盾、社會革命、科學技術、管理方式等都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而這些方面都離不開人的活動。如果一種解放哲學或理論不關注具體的群眾運動,如果它只是一種批判式的邏輯推演,其結果只能陷入倫理上的吶喊。人作為社會發(fā)展的主體,他的存在狀態(tài)、活動狀態(tài)都與自身的精神面貌有關。對于整個社會而言,關于人的解放的理論一直是重要的精神激勵,《共產黨宣言》不是用悲情訴說悲哀處境,不是用挽歌詛咒資本主義社會,而是把個人的解放與人類命運結合起來,唯其如此,才喊出“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這是當時時代聲音的真正表達,這種理論和精神超越了激進知識分子空想的烏托邦窠臼,使人的解放不再是彼岸的空幻允諾,而是此岸的現實追求。
(三)把握其中的無產階級政黨理論和進取精神
《共產黨宣言》表達了共產黨人的社會抱負和奉獻精神,它之所以叫《共產黨宣言》,基本的原因就是要申明共產黨人的社會關懷。在共產黨人那里,當前目標與長遠目標是一致的,遠大理想與共同理想是一致的。共產黨人參與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斗爭的每一階段,都是走向偉大目標的階梯。正是由于這一特征,共產黨人總是愿意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正因為如此,共產黨人在思想行動、利益追求等方面都表現出高尚的奉獻精神,在利益追求上,共產黨人在為廣大群眾謀利益方面總是走在隊伍的前列。
當《共產黨宣言》把自己的理論描述為“消滅私有制”時,就已經注定要與舊的所有制有關的一切“圣物”徹底決裂,這個過程中,舊思想的消除與新思想的產生都是必然的,“共產主義革命就是同傳統的所有制關系實行最徹底的決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發(fā)展進程中要同傳統的觀念實行最徹底的決裂?!盵2]52很顯然,馬克思恩格斯把“兩個決裂”作為共產黨人革命精神的重要表現。在馬克思恩格斯那里,理論從來不是獨立于社會實踐之外的,它植根于歷史活動之中并在其中反思自身和發(fā)展自身?!皼Q裂”只是社會革命的一個重要方面,更重要的是“決裂”之后如何按照自己的目標建設新世界。但是,社會不能總是處在激烈的動蕩之中,奪取政權之后的“不斷革命”會在很多方面讓位于建設時期的“不斷改革”。因此,“兩個決裂”還意味著要創(chuàng)造未來,這也是一種進取精神。
二、學習《共產黨宣言》,應該思考什么
(一)思考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實踐的合理性和指導作用
《共產黨宣言》基本思想沒有過時,其中的辯證態(tài)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依據和方法論基礎。拿社會主義革命的方向和路徑來說,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社會主義在發(fā)達國家同時勝利才有可能,但他們并不把這一觀點作為一個絕對結論,而是要求“基本原理的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并且以條件式的語言指出:“假如俄國革命將成為西方工人革命的信號而雙方互相補充的話,那么現今的俄國公有制便能成為共產主義發(fā)展的起點。”[2]18十月革命的勝利在一定程度上給這一思想作了注解,其法理依據就是馬克思主義經典思想,其哲理依據是共性與個性的對立統一。
在中國革命和建設中,中國共產黨的思想路線和《共產黨宣言》的求是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是我們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重要理念??梢哉f,中國共產黨的歷代領導集體都把《共產黨宣言》作為必讀著作,基本要求是靈活運用其中的思想和方法,我們學習《共產黨宣言》的重要目的是尋找革命和建設理論依據及信心。從五四運動時期《共產黨宣言》在中國傳播開始,中國的先進分子就有了新的觀察和解決中華民族命運問題的思想武器。毛澤東和朱德曾以《共產黨宣言》為題發(fā)表布告,這是把《共產黨宣言》精神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質的飛躍?!豆伯a黨宣言》的思想培養(yǎng)了中國共產黨人,也影響著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這是《共產黨宣言》思想實踐的有力見證。改革開放后,中國經濟社會文化發(fā)展都進入了新時代,需要充分認識當今世界發(fā)展態(tài)勢和發(fā)展格局,理解世界社會主義發(fā)展面臨的困境和機遇,理解不同制度之間求同存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需要充分認識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信息社會化、文化多樣化的現代性特征,理解這些方面對人類社會運行模式、發(fā)展方式、倫理道德、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問題的影響和挑戰(zhàn)。因此,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對時代潮流和世界格局變化的最新把握。
(二)思考中國共產黨的建設理論和共產黨人的使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一定要有新氣象新作為。打鐵必須自身硬?!盵5]61中國共產黨是按照《共產黨宣言》關于共產黨人的理想和目標建立起來的,盡管中國共產黨章程有過多次修改,并沒有改變黨的宗旨,沒有改變馬克思主義立場。當中國共產黨把毛澤東思想寫入黨章并作為指導思想時,就明確表達了自己的思想選擇和行為方向;當中國共產黨把鄧小平理論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時,也標志著我們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實踐中有了新飛躍。治國理政,“四個全面”、實現中國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都以新的語言和敘事表達了共產主義信念和行動。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無產階級轉化成統治階級,爭得民主,這第一步目標早已實現,而接下來無產階級利用其政治統治而奪取的一切生產工具“盡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6]129的目標也正在推進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就。實現這樣的目標,要求共產黨人對世界大勢、國內形勢做出客觀的判斷,在挑戰(zhàn)中尋找機遇,在機遇中應對挑戰(zhàn),根據時間、地點和條件變化做出科學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都將實事求是的精髓內容貫穿其中,我們所講的制度自信、理論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都建立在這一理論成就和實踐成就基礎上。《共產黨宣言》從來不做夸夸其談的虛論,中國共產黨人也繼承了這一品質。在利益追求上,它總是把人民群眾的需要放在第一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中國化,在當代表現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以人民利益的實現程度為最高標準來判斷黨的工作。我們講加強黨的建設,凈化黨的組織,保持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牢記使命,不忘初心。
(三)思考資本主義社會現狀和社會主義的任務
歷史和現實都要求對人類社會的命運給出答案,“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盵2]43但是,如果把資本主義消亡過程看成“人命危淺,朝不慮夕”,也不符合社會發(fā)展的現實。如果我們把視角拓展和延伸一下,馬克思關于社會形態(tài)理論的闡釋是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性的宏觀描述,更是一個包含科學預測的理論敘事。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來,尤其是社會主義陣營形成以來,就有了兩種主要的制度在世界范圍內競爭和共處的問題,各自的吸引力大小在于各自的發(fā)展能力和制度的優(yōu)越程度,怎樣更好更快地發(fā)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是擺在社會主義國家面前的現實問題。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技術的發(fā)展以及經濟的推動使各國之間的聯系進一步加強,《共產黨宣言》所描述的人類交往及其產品公共化現象再也沒有像今天那么明顯,社會主義是一曲壯歌而不是悲歌,它必將在歷史關鍵時刻對人類發(fā)展做出自己的判斷并努力實現既定的宏偉目標。
20世紀以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主旋律是由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共同奏出的,在這個共存共處的競爭體系中,資本主義發(fā)展遇到了不少難題,經濟危機的陰影一直是難以驅散的霧障,金融風暴、次貸危機都曾是而且現在仍然是資本主義揮之不去的心病。社會主義國家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不少現實問題,在轉型發(fā)展之中,在順應世界潮流的過程中,改革成為社會主義國家最緊迫的任務。對于中國來說,40多年的改革開放為世界上面臨類似問題的國家提供可以借鑒的發(fā)展思路,所積累的寶貴經驗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財富。我們提出“四個全面”,是辯證認識當下社會發(fā)展現實提出的要求,是在中國未來的大視角中設定的目標;我們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基于人類價值觀上的最大公約數提出的,是對社會發(fā)展現實科學分析的結果。我們重溫《共產黨宣言》,不能把已有理論當作永恒不變的教條,恩格斯的一段話對我們很有啟發(fā):“即使掌握了從一個大民族本身的生活條件中產生出來的出色理論,并擁有比社會主義工人黨所擁有的還要高明的教員,要用空談理論和教條主義的方法把某種東西灌輸給該民族,也并不是那樣簡單的事情?!盵7]575理論的活學活用是一門學問,是需要長期探索的。還可以看到,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越來越多,國家之間的對話領域、范圍和內容都不斷拓展,實現全球治理的可能性和現實性在增多,中國在遵循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基礎上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期待是有理有據的。從《共產黨宣言》時期的“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的思想,到今天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不僅在時間序列上和空間位置上對人類未來命運發(fā)展做出了思想認識上的維度更新,也在對人類歷史和現實的把握中有了更多的理論自信和實踐自信。
三、學習《共產黨宣言》,應該踐行什么
(一)把《共產黨宣言》的基本精神與現實發(fā)展結合起來
一是把《共產黨宣言》的求實求是精神與現實發(fā)展結合起來。恩格斯在談到歷史與邏輯的一致時指出:“歷史從哪里開始,思想進程也應當從哪里開始,而思想進程的進一步發(fā)展不過是歷史過程在抽象的、理論上前后一貫的形式上的反映;這種反映是經過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現實的歷史過程本身的規(guī)律修正的?!盵2]603《共產黨宣言》最講實事求是,而中國共產黨從產生到發(fā)展的過程中秉承了這種思想。毛澤東同志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靠的是實事求是。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思想的提出,靠的也是實事求是??梢哉f,中國共產黨每一項正確的重大理論和策略的提出,都離不開實事求是。斯大林曾說:“列寧主義是理論的和實踐的學校,它能培養(yǎng)特種類型的黨的工作者和國家工作者,造成特殊的列寧主義的工作作風?!盵8]273這種作風就是求實之風,是謙遜之風,它將“俄國人的革命膽略”和“求實精神”結合起來,是克服“消極因循習慣、守舊思想、保守主義、思想停滯以及對古老傳統的盲從態(tài)度的藥劑”,是克服“空洞的‘革命的’馬尼洛夫精神的武器”。這對我們理解共產黨人的求是精神也有很多啟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要有實事求是的黨風、政風、作風和文風,把革命熱情和科學精神結合起來。在新時代,“加強作風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不斷厚植黨執(zhí)政的群眾基礎?!盵5]66這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最基本要求。
二是把《共產黨宣言》滌舊開新的決裂精神與現實發(fā)展結合起來。“兩個決裂”最現實的意義在于消滅私有制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其基本的標志是按照工人階級國家的要求建立自己的統治和體制,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國家盡管可以一下子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卻難以擺脫封建殘余和愚昧思想的侵擾,先進的社會制度和落后的經濟狀況形成鮮明對照,“同傳統所有制實行最徹底的決裂”就是要清除腐朽的制度殘余。先進的社會制度要有先進的文化與之適應,而傳統觀念在現實中表現出巨大的阻滯力。因此,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使之與我們的先進制度相適應,與當今技術發(fā)展相適應,與現實生產力發(fā)展相適應,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任務。與傳統觀念決裂的另一個表現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這種“徹底決裂”并不是否定傳統文化的所有內容而在所有方面另起爐灶,它要繼承優(yōu)秀文化傳統,通過轉化和創(chuàng)新達到凈化心靈和滌除塵垢的作用。當下的精神文明建設是“五位一體”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其建設過程也是一體化的。還應該注意,“兩個決裂”之后要求的建設內容是相互協調和不可偏廢的,物質文明總是與精神文明相互遞進。還要處理好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關系,在新時代,中國人民有信心有能力為世界文明做出更大更多的貢獻。
三是把面向世界的開放進取精神與現實發(fā)展結合起來?!豆伯a黨宣言》所闡述的資本主義的開拓精神也令人們耳目一新,“它無情地斬斷了把人們束縛于天然尊長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羈絆”[2]34。如果撇開資產階級的逐利本性、自私本性和殖民罪惡,他們的上述行為應該是最早的全球化活動,資產階級奔走于世界各地,更新了人們交往的維度和認識世界的方式,顯示出人類社會的進取品質,這對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也有重要啟示。今天,我們也通過“一帶一路”走向世界和展示全球關懷,這與資本主義的牟利愿望完全是兩碼事。我們設想通過這樣一些做法來展示中國形象,表達中國聲音,實現中國精神,貢獻中國智慧。我們是將自己作為與全球命運休戚與共的一員來定位自身發(fā)展的,這是我們融入國際社會、奉獻國際社會、引領國際社會的決心和行動。
(二)把《共產黨宣言》的話語動力與思想建設結合起來
《共產黨宣言》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反駁關于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這里有兩個方面的任務,一是公開表達自己的立場觀點,申明工人階級政黨的努力方向;二是對無產階級進行思想教育,在全社會確立共產主義理想。在立場表達上,《共產黨宣言》對資產者和無產者,對共產黨人,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定位以及執(zhí)政的共產黨人對各種反對黨派的定位,加之對它們之間關系的分析和相關評價,都有明確的立場。在政治立場上,“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2]66。在思想分野上,明確指出了不同思想造成的邊界,“共產黨一分鐘也不忽略教育工人盡可能明確地意識到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敵對的對立”[2]66。盡管宣言文字不多,卻用詞精準,話語洗練,讀起來充滿激情和朝氣。這些方面對我們當下思想理論宣傳及話語選擇具有指導意義,要在實踐中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魅力,探索大數據時代的話語形式和表述方式。歷史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對《共產黨宣言》思想的學習和宣傳,也要與時俱進,要克服生搬硬套的僵化方式,達到《共產黨宣言》基本原理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有機結合;要注意語言的變化問題,隨著語境的變化做相應的調整,在實際中找出路、找措施、找辦法、提效率;要解決好敘事的轉化問題,把理論話語說得生動一些,把抽象問題說得具體一些;要探索思想理論宣傳的常態(tài)化路徑,“一刻也不要忘記”共產黨人的職責和使命。
(三)把《共產黨宣言》的黨性要求與個人行為結合起來
一是把《共產黨宣言》思想與個人的理想信念結合起來。共產黨人必須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必須把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作為自己的畢生追求。共產黨人必須是黨的路線方針的堅定執(zhí)行者,在宣傳黨的理論思想時身體力行,把它同“四個全面”的實踐結合起來,把理論上的宏大敘述同實踐上的深入細致結合起來,提高社會認同,擴大思想影響,把充滿宏闊旨趣、寄寓遠大抱負、飽含人類關懷的遠大理想,用中國聲音表達出來,用中國事跡創(chuàng)造出來。
二是把《共產黨宣言》中黨建理論與個人遵守黨章黨規(guī)結合起來。把遵守黨章黨規(guī)放在國家意識、大局意識中理解和看待,維護黨的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把黨章黨規(guī)內化為個人的內在品格,使之成為個人思想和信仰的本色,不管經歷多少風雨都永不褪色。共產黨人必須忠誠老實、光明磊落、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不當兩面派,不做兩面人。
三是《共產黨宣言》的價值導向與個人奉獻意識結合起來。面對社會喧囂和多種思潮,要平心靜氣地理會;面對現實矛盾和利益訴求,要客觀辯證地分析。要將馬克思主義理論及其中國化的成果應用和貫穿于實踐中,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思想光輝,用現實的成就激勵群眾的奮斗精神。共產黨人要旗幟鮮明地講政治,理直氣壯地學馬列,不折不扣地辦實事。毛澤東同志說:“我們同志的思想,我們黨的工作,也會沾染灰塵的,也應該打掃和洗滌?!盵9]1096由于我們每日每時都面對著社會不良觀念的襲擾,由于不良思想經常侵蝕我們的陣地,由于一些人的惰性會使思想塵封起來,這個空間需要“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薄?/p>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5-05.
[2]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6]列寧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斯大林選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9]毛澤東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收稿日期:2020-05-23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學思說行”的融合創(chuàng)新研究》(19BKS143);北京社科基金項目:《提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國際話語權研究》(18KDC020)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張明霞(1981-),女,黑龍江雙鴨山人,外交學院基礎教學部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zhàn)略研究院博士后,北京市對外交流與外事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員,從事社會價值觀研究;孟憲平(1968-),男,河南商丘人,南京師范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聘教授,從事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