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武縣南強鎮(zhèn)中心小學 湖南 郴州 423000)
田徑訓練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其是各項體育運動的基礎,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跑、跳、投擲等能力,促進小學生健康成長,也為田徑人才選拔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受限于學校條件,尤其是農村小學,場地、設施、經費以及師資等方面均較為薄弱,給田徑教學訓練工作的開展帶來較大困難,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實現農村小學田徑訓練工作的順利落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著重就此展開論述。
田徑是運動之母,田徑訓練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對于改善學生體質、保證學生健康具有重要意義。田徑運動主要是競走、跑、跳躍、投擲等,共計有40多個單項運動,而由跑、跳、投部分項目可組成全能運動,具體可分為田賽和徑賽兩種,前者以高度、遠度計算成績,后者以時間計算成績。
隨著素質教育的開展,小學體育課程改革持續(xù)深化,競技運動成為衡量學校體育綜合實力的一項重要指標,得到了各級教育部門的重視。田徑運動訓練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方便易行、對場地設施要求較低,相應的訓練工作容易開展;同時,與其他運動相比,田徑在健身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有效增強學生力量、速度、耐力以及靈敏度,同時其也有利于培養(yǎng)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
在農村小學開展田徑訓練能夠讓學生在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下提升自身的綜合能力,強健的體魄和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學生未來成長的關鍵保障。如果學生沒有一個強健的體魄,那么在面臨越來越繁重的學業(yè)壓力時,極容易產生身體上的問題,出現身體亞健康的情況,會影響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學習心態(tài),學生容易產生一些消極的心理情緒。因此加強農村小學的田徑訓練效率,是當今教師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本文通過相關調查分析,對農村小學田徑訓練的現狀進行了歸納總結,具體如下:
目前,雖然素質教育工作已經在全國鋪開,但是農村小學部分領導的教學觀念尚未及時轉變,對體育教育的重視程度未提升到應有的高度,相關資金投入有限,體育教師工作環(huán)境相對較差,且在評優(yōu)、較績效等方面存在明顯劣勢。
根據調查顯示,農村中小學田徑隊教練基本都是由體育教師兼職,這也就導致其工作量較大,不僅要負責日常體育課教學,還需負責早晚訓練,課余時間被大大占用,但是多數農村小學無法給體育老師訓練津貼,其收入低、勞動價值未能凸顯,這也就使得不少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大大降低;
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多年來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而且精力有限,對于學生的教學多數只關注學生的應試成績,將大部分的時間都用在文化課的教學中,有時學生的體育課和課外活動時間會被文化課占領,學生參與田徑訓練和室外運動的機會很少,久而久之學生就失去了田徑訓練的熱情,養(yǎng)成一些不好的生活習慣。學校和教師作為學生的重要引導者,一定要加強對田徑訓練的重視程度。
根據調查可知,大多數農村小學的經費十分有限,在體育方面的投入更少,場地、器材不足的情況十分普遍,如,農村小學多為200m、300m塑膠跑道,無400m跑道。甚至是個別學校存在沒有塑膠場地的情況,缺乏田賽場地,部分項目訓練無法展開。以200m塑膠跑道為例,直道長度不足100m,無法開展100m跑訓練。此外,也有一些農村小學田賽場地小,教練在開展壘球等訓練工作時,必須將操場上其他學生均清理干凈,這給田徑訓練帶來較多的困難,存在一些安全風險,必須加以重視。
農村小學師資力量有限,體育教師的學歷有大專、中專等,也有部分學校沒有專門的體育教師,由其他科目教師兼職,專業(yè)水平有限,田徑訓練方法較為落后;同時,由于農村小學地處偏僻,與其他訓練水平較高學校交流機會較少,很難提高訓練質量。部分農村小學文化課教師的師資力量都得不到保證,更沒有專業(yè)的田徑訓練的教師和人才,很多教師對于田徑訓練的認識也是一知半解,導致無法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學生在這種環(huán)境下接受到的田徑訓練不僅起不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因為訓練方式的不正確可能還會引起學生受傷的現象,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有待加強。
農村小學田徑訓練工作開展困難,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來自家長方面的壓力,或者是孩子自身半途而廢,具體如下:(1)家長方面:由于農村小學場地條件、體育教師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為學生能夠提供的訓練項目有限,而很多家長認為田徑是一項苦差事,也是中國體育賽場中的弱項,真正能夠走向國際舞臺的太少;同時,很多家長認為田徑訓練將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成績下降,不愿意孩子走上這條道路;(2)學生方面:農村小學田徑訓練存在方法較為落后的情況,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不少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同時,學校經費有限,無法給予訓練成績好的學生物質、精神方面的獎勵,學習動力不強;基于文化課成績壓力,學生無法平衡學習與訓練時間,多數放棄田徑訓練,主抓成績。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我國農村小學田徑訓練存在較多限制,訓練質量不高、效果不顯,下文就此提出幾點對策,以期可促進我國農村小學體育教學健康發(fā)展。
農村小學領導干部須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在經費方面提高田徑訓練場地、設施完善方面的占比,為學生提供更大的場地、更豐富的設施器材,由此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田徑項目選擇空間。
此外,基于農村小學現狀,經費的限制難以通過自身解決,必須爭取教育部門領導重視,爭取相關經費與政策傾斜。根據調查分析可知,不少學校將體育作為特色進行宣傳,體育成績好,自然能夠贏得教育部門的重視,對此農村小學首要的是消除“等”、“靠”的想法,自主落實相關訓練工作,用成績贏得教育部門的關注與重視,逐步改善學校田徑訓練條件,提高訓練成績,實現良性循環(huán)。
當地政府要針對農村小學田徑訓練設施不完善的現狀予以高度重視,將這一問題作為重要問題去研究和解決,要做好地域小學資金的分配,這樣才能讓農村小學都能夠有一個較為完善的場地和設施,為農村小學開展田徑訓練提供基礎設施,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如果沒有良好的經濟基礎作為前提,那么對于農村小學田徑訓練效率的提升也會比較困難。
目前,我國農村小學田徑訓練教練員均是由本校體育教師擔任,且基于農村師資力量,此種情況將在較長時間內難以改變,為保證農村小學田徑訓練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學校需明確體育教師兼職田徑訓練教練員這一工作的辛苦,在薪酬方面予以一定的補貼,并將田徑訓練成績與教練員的績效掛鉤,提高訓練員的訓練積極性,并能夠主動學習更為先進的訓練方法,提高田徑訓練質量;另一方面,田徑訓練教練員與學生的相處較多,其不僅需要向學生傳授相關理論知識、技術技能,增強學生體質,還肩負著重要的德育教育任務,培養(yǎng)學生吃苦耐勞、勇敢堅持等品質。此外,農村小學應為田徑訓練隊創(chuàng)造更多的對外交流的機會,體育老師可以從高水平學校學習到更多的訓練經驗與方法,而田徑隊也可通過友誼賽發(fā)現自身的不足,與競爭對手進行充分交流學習。
與此同時,農村小學要將“引進來”和“走出去”的策略相結合,一方面要通過改善薪酬體系等來引進更多田徑訓練的專業(yè)人才,豐富學生的田徑訓練內容,提高田徑訓練質量,也可以聘請一些專家到本校來進行指導授課;另一方面要定期組織本校教師外出學習和培訓,學習先進的田徑訓練指導方法,掌握全新的田徑訓練技巧,去吸收新的知識,不要將自己的思維束縛在傳統(tǒng)概念里,不斷提升本校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與指導能力。
在農村小學田徑訓練中,“學訓關系”的協(xié)調一直是重難點,為培養(yǎng)高水平的田徑隊員,必須需要占用學生的課余時間,或多或少影響學生的文化學習。若是無法有效解決此類問題,一方面會導致部分有資質的學生因為文化課學習需要,不得不退出訓練;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已經加入田徑隊的學生終身發(fā)展。
對此,班主任應與教練員做好配合,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狀況,幫助學生安排好訓練與學習時間,最大限度的減少訓練對學習的影響;對于部分已經出現學習成績下降情況的學生,班主任與教練員必須將其作為重點對象來抓,分析成績下降問題,督促其抓好課堂時間,提高學習效率,完成學習任務。此外,農村小學需加強體育宣傳,對于在區(qū)運動會中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隊員,應落實校內表揚,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學校領導應加強與有實力的中學進行溝通,為其輸送田徑人才,使得部分優(yōu)秀田徑隊員可通過體育特長生的身份進入更好的學校學習,不失為體育訓練與文化課學習得共贏方法。
針對當前農村小學田徑訓練的現狀來看,教師想要提高田徑訓練的質量,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每一名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由于身體素質、成長環(huán)境、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在田徑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設計不同的訓練內容和訓練難度,要在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內,避免學生受傷。在開展田徑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循序漸進、層層遞進,讓學生逐漸接受一些難度較高的訓練內容,加強學生的訓練難度,給學生留出一個緩沖的空間。與此同時教師也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開展分層評價,要對學生進行客觀的判斷,肯定學生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樹立田徑訓練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增強學生參與田徑訓練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條件有限,田徑訓練面臨著諸多難題,各個學校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安排經費、場地以及師資力量,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訓練方法,不斷吸取教訓,提高訓練質量,以更好的訓練成績獲得教育部門領導的重視,爭取更多的經費與政策,更好的促進田徑隊與整個體育教學活動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