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鼓山中學 陳穎毅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英語教學除了強化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外,也要著重培養(yǎng)其綜合語用能力,合理利用豐富的課外閱讀材料,充實課堂教學內容,為英語課堂注入活力,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目前,有部分初中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對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的講解,使得學生在課堂上長期處于被動狀態(tài),對英語語言文字的知識內涵理解不夠全面。也正是因為如此,一些英語基礎較弱的學生逐漸對閱讀學習產(chǎn)生抵觸感,他們未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日常的生活中無法發(fā)揮出主觀能動性,難以真正做到學以致用。除此之外,也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明確閱讀學習對自身發(fā)展與成長的重要意義,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他們沒有在教師的引導下掌握正確的高效閱讀方法,面對難易程度不同的文本都需要對其逐字逐句進行翻譯,導致閱讀速度緩慢,久而久之嚴重影響了整體閱讀能力的發(fā)展。為此,初中英語教師要盡可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意識下探索知識內涵,增加詞匯累積量,強化他們的語言文字認知水平,促進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而言,課外材料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幫助學生從多元角度理解英語知識的內涵,同時也能進行適當?shù)耐卣?,拓寬當代初中生的學習視野,讓他們可以將課內外知識緊密結合,最終真正做到將所學運用于實際生活之中,在互動與實踐中提升核心素養(yǎng)。為從根本上強化教學效果,最大程度地滿足學生的學習以及身心成長需求,教師一定要注重對課外材料的篩選,保證課堂教學趣味性的同時還要提升其實效性,讓學生可以在主觀意識的驅使下將所學全部內化,提高學習的效率與質量。在選擇材料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所選材料必須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提高初中生學習效率的基本條件是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趣味性的內容能幫助他們快速體會到閱讀學習的樂趣,從而提升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所選材料要與課內閱讀材料有必然的聯(lián)系,可以是對課內文本內容的解釋說明,也可以是拓展介紹,由此擴大學生的閱讀量,教師也可就此引導大家對單元的學習主題進行分析交流,為他們提供能夠充分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最終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整體英語知識認知水平。
例如,進行仁愛版八年級上冊“Keep healthy”這單元教學時,教師可針對“healthy”主題選取課外閱讀資料“How to keep healthy”,以圖文結合的方式為大家分析保持健康的方法。首先,借助文本中出現(xiàn)的“Good health is everything for everybody anytime.”向學生強調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其次,詳細介紹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對人們身體健康的影響,并用思維導圖對文本內容進行梳理,讓學生針對每一觀點進行集中討論,讓他們根據(jù)課內外所學發(fā)表主觀觀點,在此過程中教師能自然地帶領大家復盤本課重難知識點,同時也能在交流互動中提升他們對英語語言的認知水平,久而久之學生也能具備自主閱讀、深入分析的能力,提高整體英語水平。
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利用多媒體教輔工具完成情境的創(chuàng)設,營造舒適、輕松的學習氛圍。教師應先明確本單元的閱讀教學主題,以此為基礎在網(wǎng)絡上搜尋相關教輔文本,一方面能豐富課程內容,提高學生對課堂各類活動的參與度;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教學難度,提高學生對知識內涵的理解能力。期間教師也可豐富課外材料的展現(xiàn)方式,將其由純文字形式轉化為圖文、音頻、視頻等,由此可幫助學生調整對課外閱讀的心態(tài),他們在此環(huán)境中能自然地發(fā)揮出積極性、主動性,同時他們也能更好地參與教師組織的小組討論、情境表演、手抄報制作、duty report 等活動之中,自然而然地在課外閱讀中獲得滿足感與成就感,最終能夠快樂閱讀、高效閱讀,促進初中生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例如,教授仁愛版八年級下冊“Food festival”單元時,可向學生展示“Emperor and Food Festival”的材料,并在網(wǎng)絡上搜索有關圖文或視頻資料。由此學生能夠通過直觀感受了解美食節(jié)的文化背景以及發(fā)展經(jīng)歷,也能在視頻中看到一系列的趣味故事。以此營造輕松、舒適的學習環(huán)境,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身心會得到放松。教師在此基礎上組織小組探索活動,要求學生以課內外閱讀材料為基礎合作創(chuàng)編對話,讓他們可以學會“Would you like me to help you?”,在合作互動中應用課內所學偏好表達以及用英語“做事情”的能力,提高閱讀能力的同時強化他們的綜合語用水平。
教師選擇課外閱讀教學材料時,一定要準確把握難易度,需要選擇符合初中生英語能力的材料,再通過循序漸進增加難度的方式深入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內涵。在此期間,教師要根據(jù)課內教學需求來展示課外材料,如在講解詞匯、語法等基礎知識時教師可選取能對這些內容進行詳細解讀的語句或語段,讓學生可以體會到英語文化的獨特魅力。而在進行深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選取能夠激發(fā)學生潛能的資料,如同主題拓展文本、深入解讀文本等。期間教師需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他們提供自由提問的機會,讓所有人都能結合課外資料闡述自己的直觀閱讀感悟,在與教師、伙伴交流的過程中,學生會發(fā)現(xiàn)對同一主題的多元解讀視角,循序漸進地掌握更多專業(yè)技巧,他們的思維品質、文化素養(yǎng)都會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從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閱讀能力。
以仁愛版八年級上冊“Our world”的教學為例,教師選擇課外資料“urban and rural environment”進行輔助教學,首先由基礎詞匯入手,由淺入深地講解比較級與最高級的使用方法,再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動”起來,從而自然掌握課外材料的教學內容,如“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e life in the country?”“Where do you like to live best?”等,強化課外閱讀教學效果,構建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
教師在日常授課過程中還應該注重對課外閱讀材料的深入分析,為學生傳授正確的閱讀技巧,通過這樣的方式消除學生英語學習的障礙,實現(xiàn)閱讀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也應該注重授課模式,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首先需要采取精泛結合的教學方法,從標題入手分析文本主題,有機結合單元主題,激發(fā)學生求知欲,再要求學生整體解讀,在文本中尋找主題句以及能夠概括每一個層次思想內涵的詞句,通過這樣的方式保證學生能在了解的基礎上對文本深入解讀。其次需要進行詳細分析,以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找到文章的隱藏信息,在此過程中要求大家注意語句與語段之間的連接詞,如such as、thus、actually、in a word 等,由此厘清文章的脈絡,也能夠準確地汲取課外材料中的精華,在提升學生整體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能幫助他們更加快速地將所學的課內知識內化,積累更多英語學習經(jīng)驗,掌握更加高效的閱讀方法,提升整體閱讀素養(yǎng)。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能幫助學生夯實英語基礎,提升綜合素養(yǎng),教師必須引起重視,將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合理利用網(wǎng)絡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關注學生主體地位,引導他們積極地與教師、同學交流觀點,由此提高整體教學效率。同時也要傳授正確的閱讀技巧,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讓他們可以通過自主探索的方式掌握英語語言文字內涵,最終在教師的引導下得到更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