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幼兒園 李 靜
◎學會運用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認知經(jīng)驗并合理地選擇有用的信息,對事物進行正確判斷。
◎運用比較、推理、排除的手法對事物進行分析。◎體驗探索的樂趣,明白做人的道理。
各種腳印卡片、白板、課件、偵探卡、筆。
1.畫面一:熊貓開超市
師:熊貓開了一家超市,來買東西的顧客非常多。到了晚上,熊貓要整理貨物,清點商品數(shù)量。
2.畫面二:商品清單
幼兒對照自己的清單卡,記錄商品數(shù)量。
師:仔細對比記錄單,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問題?
幼1:貨架上有1 塊蛋糕,記錄單上有3 塊蛋糕,少了2 塊蛋糕。
幼2:貨架上有3 罐蜂蜜,記錄單上有4 罐蜂蜜,少了1 罐蜂蜜。
1.猜測
師:那少了的蜂蜜和蛋糕會在哪里呢?
幼兒自由交流商店內可能發(fā)生的情況,教師引導幼兒猜測可能是被人拿走了。
師:到底會是誰拿走的呢?讓我們來看看今天去過超市的顧客們吧?。ń處煶鍪窘裉斓念櫩蛨D片)
幼1:可能是猴子,因為它戴著一副眼鏡像壞人。
幼2:可能是小豬,因為它比較貪吃。
幼3:可能是熊,因為熊愛吃蜂蜜。
師:你們說得都有道理,今天,我們就來做一回小偵探,一起去找線索吧!
2.根據(jù)線索,圈定嫌疑人
線索一:腳?。c擊課件畫面:《腳印》)
師:在蜂蜜和蛋糕的柜臺前,你們發(fā)現(xiàn)了誰的腳印?
幼1:月牙形的是馬的腳印。
幼2:竹葉樣的是雞的腳印。
幼3:楓葉樣的是鴨的腳印。
幼4:有圓圓腳趾的是狗的腳印。
師:留下這些腳印的,很可能就是拿走蜂蜜和蛋糕的嫌疑人。每個小偵探都有一張偵探卡,請你們把留下腳印的小動物找出來,在第一行做上記號,表示它是嫌疑人。
線索二:黃色格子布(點擊課件畫面:《黃色格子布》)
師:除了腳印,柜臺前還留下了什么?
幼:一塊黃色的格子布。
師:留下這塊黃色格子布的也有可能是嫌疑人。這塊布會是誰留下的呢?
請幼兒仔細觀察并說說在哪些小動物身上有這塊黃色格子布。
師:請你們把可能留下黃色格子布的嫌疑人也找出來,在第二行做上記號。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幼兒做記號后可以再找一名幼兒來記錄。共找到了2 位嫌疑人。
線索三:目擊者
師:除了在柜臺前發(fā)現(xiàn)的腳印和黃色格子布外,我們還找到了一位目擊者。我們一起來仔細聽聽目擊者是怎么說的。
鱷魚:我看見拿走蜂蜜和蛋糕的人穿著一條背帶褲,衣服上有數(shù)字“58”。
幼兒操作,做記號,再找一名幼兒來記錄。
3.推理、結案
根據(jù)線索找到了這么多的嫌疑人,那到底誰是最有可能拿走蜂蜜和蛋糕的人?請幼兒看著自己的偵探卡,思考分析。教師引導幼兒從三條線索和對應的嫌疑人記號入手,找出了最有可能的嫌疑人(小象)。
師:小象就是拿走蜂蜜和蛋糕的人。那小象為什么會拿蜂蜜和蛋糕呢?我們一起去問問小象,聽聽他會怎么說。
小象:我是小熊家的鄰居,熊媽媽生病了,很想吃蜂蜜和蛋糕,可是小熊家里的錢都被拿去給熊媽媽看病了,小熊哭得很傷心。我看熊媽媽很可憐,所以才到商店里拿了蜂蜜和蛋糕。
4.案情動機討論
師:終于真相大白了,原來是小象拿走了蛋糕和蜂蜜,你們認為小象這樣做對嗎?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并讓他們知曉雖然小象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不付錢就拿走商品的行為是不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