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巧琴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 100102)
工業(yè)革命以來,大氣中CO2濃度急劇增加,溫室效應隨之加重,引發(fā)了一系列環(huán)境問題,如全球變暖、土壤沙漠化、海平面上升等。為降低CO2排放量,CO2捕集和封存(CCS)被認為是最有前景的技術(shù)之一,在這項技術(shù)中,CO2捕集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1-2]。目前,大規(guī)模捕集CO2的技術(shù)主要有吸附、吸收、膜分離等。其中吸附法由于設(shè)備簡單、易操作、能耗低等優(yōu)點被廣泛研究,而吸附法的關(guān)鍵在于吸附劑的開發(fā)[3-4],研究有效的CO2吸附劑,減少CO2排放量,減弱溫室效應已迫在眉睫[5]。近年來,金屬有機骨架化合物(MOFs)、沸石分子篩、多孔有機聚合物(POPs)和多孔碳等吸附劑被紛紛提出,在眾多吸附劑中,多孔碳材料由于制備簡單、成本低、熱和化學穩(wěn)定性好、孔隙率易調(diào)控等優(yōu)點脫穎而出。然而純碳材料對CO2的吸附和選擇能力都較差,在多孔碳材料中引入雜原子(N、S、P等),尤其是N元素,可以部分取代碳元素,調(diào)節(jié)孔道結(jié)構(gòu),改變材料表面特性,增強其親水性,并影響材料表面的酸堿性,因而常被用于CO2吸附研究[6-8]。
本文選用建筑廢料廢舊竹木為前驅(qū)體制備多孔碳,不僅可實現(xiàn)對這類建筑廢棄物的再利用,而且能實現(xiàn)對CO2氣體的高效捕集。試驗以KOH為活化劑,通過碳化-活化一步法制備多孔碳,通過調(diào)節(jié)活化溫度來調(diào)節(jié)所得多孔碳的孔隙率和含氮量,研究了樣品在不同溫度下的CO2吸附量,以及對CO2/N2混合氣體的分離能力。
廢舊竹木:建筑廢料,購于木林森木材商城;氫氧化鉀(KOH,分析純)、鹽酸(分析純),天津大茂化學試劑廠。
磁力攪拌器:SN-MS-M2 型,鄭州生化儀器有限公司;管式爐:BTF-1200C,安徽貝意克有限公司;ElementarVario MICRO型元素分析儀,上海艾力蒙塔貿(mào)易有限公司;ESCALEAB 250Xi(Al Kα射線)光電子能譜儀,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D8 Advance型X射線衍射儀,德國Bruker公司;Confocal LabRam HR800 spectrometer光譜儀,法國HORIBA Jobin Yvon公司;ASAP 2060 型吸附儀,美國麥克儀器公司。
1.3.1 樣品處理
分別稱取3 g廢舊竹木和6 g KOH置于200 mL燒杯中,向其中加入80 mL去離子水,室溫下劇烈攪拌12 h后,于80 ℃下加熱攪拌至液體蒸干,然后將樣品轉(zhuǎn)移至瓷方舟并置于管式爐中,氮氣氛圍下于600、700、800 ℃活化90 min,待溫度降至室溫后,將樣品取出,分別用1 mol/L HCl和去離子水洗滌至中性,最后于80 ℃烘箱中干燥12 h。得到的樣品記為CA-x,其中x表示活化溫度(600、700、800 ℃)。
1.3.2 產(chǎn)物表征
分別采用Elementar Vario MICRO型元素分析儀和ESCALE AB 250Xi型X射線光電子能譜儀檢測樣品的氮(N)元素含量和樣品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采用D8 Advance型X射線衍射儀檢測樣品的結(jié)晶度,Kα輻射(λ=1.540 6 ?);采用Confocal LabRam HR800 spectrometer型拉曼光譜儀檢測樣品的缺陷程度;通過-196 ℃下N2的吸脫附曲線,利用ASAP 2060 型吸附儀分析樣品的孔結(jié)構(gòu)特性。
1.3.3 氣體吸附性能測試
利用ASAP 2060 吸附儀測試0、25 ℃和50 ℃下CO2和N2的吸附-脫附等溫線。測試前,先將樣品在180 ℃下脫氣15 h。
圖1 樣品的N2 吸附-脫附等溫線和孔徑分布圖Fig.1 N2 adsorption desorption isotherm and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sample
表1 樣品孔結(jié)構(gòu)特性和氮含量Tab.1 Por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nitrogen content of samples
圖1(a)為所有樣品的氮氣吸附-脫附等溫線,根據(jù)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lián)合會(IUPAC)的分類,這些等溫線均屬于I型,表明材料主要由微孔組成,吸附曲線與脫附曲線之間沒有明顯的遲滯環(huán),且在低壓區(qū)(P/P0<0.01)吸附量急劇增加,主要是因為微孔的毛細管凝聚效應所致,在中壓區(qū)有相對平緩的吸收[9]。如表1 所示,活化溫度從600 ℃升到700 ℃,樣品的比表面積和孔體積分別為1 124.0~1 789.5 cm2/g和0.55~0.83 cm3/g,隨著活化溫度的升高,樣品的比表面積和孔體積增大,說明活化過程中易揮發(fā)物質(zhì)釋放出來,生成了發(fā)達的微孔;當活化溫度繼續(xù)升高到800 ℃時,樣品的比表面積和孔體積下降,過度活化,導致了孔道坍塌。圖1(b)為樣品的孔徑分布圖,所有樣品的孔徑集中在0.5~2 nm之間,說明樣品由豐富的微孔構(gòu)成,與氮氣吸附-脫附等溫線的結(jié)果一致,而據(jù)文獻報道[10-11],微孔含量高對CO2的吸附是有利的。圖2(a)是樣品的XRD圖譜,可以看出,所有樣品都有兩個比較寬的峰,約在2θ=24.8°和44.2°處,分別對應于無定型碳在(002)和(100)面的衍射,且隨著活化溫度的升高,這兩個峰逐漸變寬,說明樣品的無序度增加[12-13]。圖2(b)是樣品的拉曼光譜圖,所有的樣品都展現(xiàn)了兩個碳的特征峰,一個是位于1 350 cm-1處的D峰,代表sp3雜化的具有結(jié)構(gòu)缺陷的無定型碳;另一個是位于1 580 cm-1處的G峰,代表一階散射E2g模式的對稱,與2D的六邊形sp2雜化的碳振動有關(guān)[14-15]。D峰與G峰的峰強度比值(ID/IG)通常用來表征碳材料的結(jié)構(gòu)缺陷程度,隨著活化溫度的升高,ID/IG的值增加,說明樣品的結(jié)構(gòu)缺陷增多,無序度增加,與XRD的結(jié)果對應。
圖2 樣品的XRD圖譜和拉曼光譜圖 Fig.2 XRD and Raman spectra of the sample
由表1 可知,樣品的氮含量隨活化溫度升高而下降,說明氮元素不穩(wěn)定,在活化過程中易被氧化而揮發(fā)掉。為進一步研究樣品中氮元素的存在狀態(tài),對樣品進行了XPS測試,如圖3 所示。所有樣品的氮元素均以吡啶型氮、吡咯型氮和吡啶型氮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且吡咯型氮的含量最高,而吡咯型氮已被證實是最有利于CO2吸附的氮存在形式[16-18],因此這一結(jié)果對于CO2吸附是有利的。所有結(jié)果表明,活化條件對碳材料中氮的含量和存在形式影響很大。
圖3 相對強度與結(jié)合能的關(guān)系 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ive strength and binding energy
表2 樣品在不同溫度下的CO2 和N2 吸附性能Tab.2 CO2 and N2 adsorption properties of sampl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圖4 0、25 ℃和50 ℃下樣品的CO2和N2吸附-脫附曲線Fig.4 Adsorption desorption curves of CO2 and N2 at 0,25,50 ℃
表2 列出了樣品在不同溫度下的CO2吸附性能,可以發(fā)現(xiàn):樣品對CO2的吸附性能都是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弱,且圖4 中CO2的吸附與脫附曲線基本重合,沒有回滯環(huán)出現(xiàn),說明樣品對CO2的吸附是物理吸附,而非化學吸附,也就是說所有樣品可通過簡單的抽真空方式脫附氣體而實現(xiàn)再生,這對工業(yè)化應用是有利的[19]。在所有樣品中,CA-700 的CO2吸附性能最好,在0℃時的CO2吸附量為6.43 mmol/g,在25 ℃時為4.17 mmol/g,在50 ℃時仍有2.67 mmol/g的吸附量,遠高于商業(yè)活性炭在25 ℃下0.89 mmol/g的吸附量[20]。其他碳材料,如Tian等[21]以真菌為前驅(qū)體制備的生物質(zhì)多孔碳材料在25 ℃下的CO2吸附量為3.5 mmol/g;Han等[22]制備的IRMOF-3 在0 ℃和25 ℃下對CO2的吸附量分別為2.38 mmol/g和1.37 mmol/g;Patino等[23]制備的分子篩CReHy在0 ℃和25 ℃下對CO2的吸附量分別為3.70 mmol/g和2.70 mmol/g。這些結(jié)果證明:該試驗合成的多孔碳對CO2的吸附性能是顯著的,是一類有前途的吸附劑。比較發(fā)現(xiàn),樣品對CO2的吸附性能與其比表面積、微孔體積及氮含量均不呈線性相關(guān),說明微孔和氮摻雜同時對樣品的CO2吸附性能起作用,即樣品同時通過微孔填充和酸堿作用來吸附CO2。
對吸附劑來說,不僅需要具有高的CO2吸附量,還需具有優(yōu)異的循環(huán)使用性能才能在工業(yè)中得到應用。樣品的循環(huán)使用性能通過在25 ℃、CO2氣氛下吸附和180 ℃、N2氣氛中再生測試。如圖5 所示,為樣品CA-700 在25 ℃下的CO2吸附循環(huán)性測試圖,經(jīng)10 次循環(huán)后,CO2的吸附量基本不變,說明樣品對CO2吸附具有穩(wěn)定且優(yōu)異的循環(huán)使用性能。
圖5 CO2 吸附循環(huán)性測試 Fig.5 CO2 adsorption cycle test
等量吸附熱(Q)可用于研究CO2與吸附劑表面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結(jié)合0、25 ℃和50 ℃下CO2的吸附等溫線,利用Clausius-Clapeyron方程計算樣品對CO2的等量吸附熱。Clausius-Clapeyron方程表達式如下[23]:
式中:Q ── 等量吸附熱,kJ/mol;
T ── 所得吸附曲線的測試溫度,K;
R── 理想氣體常數(shù),8.314 J/(K· mol);
P── 一定氣體吸附量對應的壓力,kPa。
圖6 樣品的CO2 吸附熱和CO2/N2 (15 ∶85)選擇性 Fig.6 Heat of CO2 adsorption and CO2 /N2 (15 ∶85) selectivity of the samples
計算所得的等量吸附熱曲線如圖6(a)所示,在CO2吸附起始階段,樣品對CO2的等量吸附熱較高,隨著CO2吸附量的增加,吸附熱迅速降低,是因為含氮的高能吸附位點已逐漸被占據(jù),剩下吸附勢能低的吸附位,使得吸附熱降低。對于純碳材料,只能通過物理吸附作用吸附CO2,吸附劑表面與CO2分子間的相互作用力較弱,吸附熱一般小于20 kJ/mol,而本文所有樣品對CO2的吸附熱均高于20 kJ/mol,說明樣品與CO2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力較強,其中樣品CA-600 對CO2的等量吸附熱最高,為42.8 kJ/mol,CA-700 次之,為39.2 kJ/mol,CA-800 最弱,為35.4 kJ/mol,與樣品的氮含量變化趨勢一致,說明氮摻雜可以通過酸堿相互作用力有效促進吸附劑對CO2的吸附作用。
從實際應用角度出發(fā),煙道氣中CO2的含量僅占15%左右,其余主要是N2,因此吸附劑除具有較高的CO2吸附量之外,還需具有優(yōu)異的CO2吸附選擇性能。比較圖4 和表2 可發(fā)現(xiàn),樣品對CO2和N2的吸附性能相差明顯,例如CA-700 在25 ℃下對N2的吸附量僅有0.53 mmol/g,約為相同條件下對CO2吸附量的1/8,說明樣品可有效分離CO2/N2混合氣。Myers和Prausnitz提出的理想吸附溶液理論(IAST)已被廣泛用于預測多孔材料對混合氣體的分離性能,因此可根據(jù)這種方法計算樣品對CO2/N2(15∶85)混合氣的選擇性。首先,利用Langmuir-Freundlich模型擬合樣品對CO2和N2的吸附等溫線,然后計算樣品對CO2/N2的吸附選擇性,吸附選擇性(Sads)計算公式如下[20-23]:
qi為第i個樣品的吸附量,mmol/g,pi為第i個樣品的壓力,kPa。
樣品對CO2/N2(15 ∶85)的選擇性計算結(jié)果如圖6(b)所示,樣品CA-600、CA-700 和CA-800 對CO2/N2(15 ∶85)的選擇性分別為53、31 和20,與其他固體吸附劑相比,該配比是最佳的,如Ma等[24]用海藻酸鈉制備的多孔碳在相同條件下對CO2/N2的選擇性為29,Maroto-Valer等[25]制備的IRMOF-3 在相同條件下對CO2/N2的選擇性僅為8.6。除此之外,可以發(fā)現(xiàn)本文制備的樣品對CO2/N2的吸附選擇性變化趨勢與其氮含量的變化趨勢一致,說明氮的摻雜不僅可以影響樣品對CO2的等量吸附熱,還能影響樣品對CO2/N2的吸附選擇性。
以建筑廢料廢舊竹木為前驅(qū)體,KOH為活化劑,采用簡單的碳化-活化法,成功制備了微孔為主的多孔碳。制得的多孔碳中,比表面積最高達1 789.5 cm2/g,由于微孔和氮摻雜的協(xié)同作用,樣品擁有優(yōu)越的CO2吸附性能,在0 ℃和25 ℃下的CO2吸附量最高分別為6.43 mmol/g和4.17 mmol/g。此外,樣品的循環(huán)再生性能良好,對CO2的等量吸附熱較高,對CO2/N2(15 ∶85)混合氣的選擇吸附性能突出,可用于煙道氣中CO2的選擇性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