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移動支付技術與網絡購物的普及,直播帶貨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平臺和商家的首選銷售模式,相較于傳統電視廣告,直播帶貨不僅門檻低,還有著傳播快、互動性強、售后服務佳等優(yōu)勢。在傳統電視廣告業(yè)務發(fā)展受到打擊的當下,電視媒體參與直播帶貨就可以成為一種新的發(fā)展盈利途徑,而直播帶貨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主持人主持技巧。
【關鍵詞】直播帶貨;電視主播;主持;技巧
中圖分類號:G21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0.22.051
近年來,電商直播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使得直播帶貨逐漸變?yōu)樾屡d產業(yè),越來越的多人和商家參與到直播帶貨的大潮當中,直播帶貨的發(fā)展對傳統的電視購物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同時也給了傳統電視媒體一個新的轉型發(fā)展方向,電視媒體參與到直播帶貨中既可以為電視媒體帶來新的發(fā)展活力,也可以為國家數字經濟發(fā)展做出貢獻。
1. 直播帶貨前景廣闊
2016年3月,淘寶最先開始了在直播中銷售貨物,之后,直播帶貨便憑互動性和及時性的優(yōu)勢,迅速成為電商平臺和企業(yè)的銷售首選選擇,不僅網紅、明星可以參與到直播帶貨中,企業(yè)高管、董事長甚至政府官員也可以參與進去。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各行各業(yè)經濟發(fā)展都大幅下降,唯獨電商經濟發(fā)展一騎絕塵,在今年上半年,由主流媒體與互聯網平臺合作辦理了21場直播帶貨活動,就達成了20億成交額,因此有人預計,2020年的電商交易額將突破6000億。
除了平臺與企業(yè)電商,政府也相當重視直播帶貨的發(fā)展,在鼓勵與扶持之外,不少地方也出臺了政策激勵直播帶貨行業(yè)健康穩(wěn)固發(fā)展,2020年6月23日,李佳琦作為特殊人才落戶上海。在新時代、新政策的支持下,相信直播帶貨的發(fā)展勢頭將會更為兇猛。
2. 直播帶貨目前存在的問題
電商直播是一場全民營銷的盛宴,除了電商平臺,一些主流媒體也紛紛參與其中,以至于很多應用客戶端都會加進去直播或者收看直播的功能,直播帶貨的火爆一方面為平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可觀的收益,一方面也使得一些問題被無限放大
2.1 監(jiān)管管理不力
互聯網時代真正做到了“人人都可以成為主播”,直播帶貨火了商家和平臺,也火了帶貨人。在利益的驅動下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商家和個人也在往直播帶貨上靠攏。無論是在抖音快手,還是小紅書微博都能看到很多人或者自媒體在推銷產品,數量龐大的營銷團隊造成平臺監(jiān)管效率低下,也使得政府難以出臺一個適用性強的政策來規(guī)范直播帶貨。
2.2 虛假宣傳、誘導消費
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家加入直播帶貨中,為了使產品能夠更多的銷售出去,有些商家就動起了“歪腦筋”,比如使用一些帶有迷惑性的描述詞,或者打出各種刺激的促銷方式誘使網友購買,等到網友購買之后冷靜下來,才發(fā)現產品性價比低或者買的東西根本沒有用處,這在手段在化妝品和電子產品中極為常見。
2.3 盲目跟風
相較于其他銷售渠道,直播帶貨門檻低,操作簡單,一些低成本的商家僅需要一部手機就完成了節(jié)目的錄播,所以很多商家加入直播帶貨大潮中并希望能像那些成功的商家一樣,這就造成了目前各類平臺上各式各樣的直播活動,相較于帶貨直播一哥一姐他們,這類商家沒有專業(yè)的團隊,直播實際表現也很一般。
3. 電視主播直播帶貨的優(yōu)勢
今年受到到疫情的影響,很多主流媒體加入到了直播帶貨市場,打造“電視+電商”的新型直播帶貨業(yè)態(tài),中央電視臺也與湖北地方政府合作舉辦了數場公益性的直播帶貨,為當地的群眾和企業(yè)帶來了不少收入,由此可見電視主播直播帶貨還是大有可為的。
3.1 電視媒體的公信力優(yōu)勢
自從國家對電視購物廣告進行一系列整治之后,電視媒體的影響力與公信力與日俱增,作為傳統的主流媒體,電視媒體的專業(yè)性與權威性是電商或者平臺所不能比擬的,因此電視主播在進行直播帶貨的時候,消費者就會對媒體的直播帶貨抱有信任感。
3.2 電視媒體帶貨具有資源優(yōu)勢
電視媒體因為平時工作的需要,本身就有著人員、技術、設備等方面的優(yōu)勢,這些專業(yè)的設備和技術力量,比如燈光、音效、攝影、技術特效,都會為直播帶貨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此外,專業(yè)科班出身的電視主播相比一般網紅,也有著形象、口才、控場能力等方面的天然優(yōu)勢。
3.3 電視媒體帶貨的傳播力優(yōu)勢
即使是在新媒體飛速發(fā)展的現在,電視媒體依然占據主流話語權,電視與手機,大屏與小屏的聯動使直播帶貨具有了強大的傳播效能。電視主播在進行直播帶貨前,就可以在電視媒體以及相關媒體上進行廣泛宣傳,吸引群眾們的參與。而且在直播結束后,電視臺也可以繼續(xù)跟進報道,形成持續(xù)的帶貨影響。
3.4 電視主播帶貨具有影響力
電視主播經?;钴S在電視媒體上,別具特色的主持風格使他們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當他們變身為帶貨主播使,電視主持人的身份會化為他們的信任優(yōu)勢,龐大的粉絲群體會變作起步優(yōu)勢,標準的普通話、靈活的控場能力也將會使互動交流變得更為和諧有趣。
4. 電視主播直播帶貨的主持技巧
當前,電視媒體參與直播帶貨多是與政府官員或者商品的經銷商合作的,比如與鄉(xiāng)村干部合作推銷農產品,與外國的駐華大使推銷他們國家的特色商品等,整場直播帶貨活動由主此人與嘉賓、觀看的網友問答、對話交流來完成。主持人的帶貨技巧決定整場直播活動流量。
4.1 交流介紹口語化,拉近與網友的距離
直播帶貨不同于以往主持電視節(jié)目,首先,不需要把嚴肅的一面表現出來,而是要做到“接地氣”,以朋友的立場把優(yōu)質的產品推銷給網友;其次,在直播過程中,對于產品的講解要簡明扼要,既不做虛假宣傳,也不做煽動誘導;最后,根據所帶獲得產品,作出相應的互動體驗,比如服裝類、化妝品雷的產品,主持人和嘉賓或者現場的觀眾一起試穿、試用,將產品最好的一面直接的呈現在觀眾們面前。
4.2 形成自己獨特帶貨風格
塑造一個獨樹一幟的主持風格和人格魅力對于主持人來說是十分重要的,無論是在日常主持電視節(jié)目還是參與直播帶貨,這都有利于提升主持人的影響力和競爭力,而且直播帶貨不同于電視節(jié)目,主播很容易將體積不為人知的一面展現出來,進而吸引更多的的粉絲和路人關注直播帶貨。電視主播本來就相當于高級網紅,當自帶品牌效應的主播與直播結合到一起,技能產生巨大的能量。
4.3 多形式參與互動直播
為了更好地將產品推銷出去,需要主播以多種方式將感情表達出來,在一些草根網紅或這個人商家的直播上面,經??吹竭@樣的場面:直播人反反復復喊某些口號,或者一遍又一遍的羅列產品的優(yōu)點,這就是因為他們的表達方式方匱乏,表達出來的感情單一,這樣的直播很難引起網友們的觀看和購買興趣。因此,電視主播要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靈活的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情感,控制好自己的聲音和表情,同時可以配上肢體動作,完美的闡述并推薦帶貨的商品,吸引人們的注意力。
帶貨直播是雙向交流互動的,主播在直播當中也要注意和粉絲、網友的交流溝通,一方面要做到答疑解惑,打消消費者的購買疑慮,一方面也要通過和網友們的交流,將直播效果更好地推出去。
5. 電視主播帶貨需要注意的問題
電視主播在參與直播帶貨的時候,要時刻牢記自己電視主播的身份,即使是在新媒體發(fā)達的當下,電視媒體也依然有著引領社會風氣,傳播社會正能量的作用,因此電視主播在參與直播帶貨中更要潔身自好。
首先,選擇的帶貨產品非常的重要,無論是公益直播還是商販的直播,都要保證產品是物美價廉的,否則,及損害電視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也傷害了支持的粉絲、網友們的心,甚至還會產生一系列的經濟糾紛。曾經風靡各大電視媒體的電視購物就是因為口碑差、虛假宣傳才會逐漸沒落,因此在貨物的選取上,電視媒體與直播人要格外注意。
其次,電視媒體雖說與直播帶貨有著分不開的關系,但兩者畢竟有著本質的區(qū)別,產品的調研、節(jié)目的錄制、后臺運作甚至售后、供貨都是需要考慮進去的,這就需要真正懂這方面的人才來進行謀劃,因此電視主播在帶貨的時候就需要考慮這些問題,并多于相關的負責人溝通,避免踩雷。
最后,電視主播也要對銷售出去的商品負責,如果產品涉嫌欺詐的話直播人也逃不脫干系,這就需要電視主播在直播帶貨確認產品的質量,提前做好各類應急預案,提高責任心,防止“翻車”導致負面輿情。
6. 總結
隨著互聯網經濟的越來越火,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電視主播涉足直播帶貨,對于電視主播而言,參與并做好直播帶貨工作,既是全新的挑戰(zhàn),也是提升自己能力的一種方式,更是當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發(fā)展的一條新路徑。
參考文獻:
[1]張云.淺析傳統媒體直播帶貨的優(yōu)劣勢[J].視聽界.2020,(5):94-95.
[2]洪濤.直播帶貨:媒體融合的新嘗試中[J].新聞世界.2020,(10):39-41.
[3]王婷.淺論播音員主持人直播帶貨的主持技巧和直播原則[J].視聽.2020,(8):154-155.
[4]丁漢青.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新媒介景觀:主流媒體直播帶貨的生產與影響[J].編輯之友.2020,(10):5-10.
[5]梁唐輝.MCN模式下電視媒體直播帶貨的價值變現路徑研究[J].視聽.2020,(9):5-6.
[6]范洲.廣播電視主播參與直播帶貨的觀察和思考[J].視聽.2020,(8):156-157.
[7]賀愛英.監(jiān)管與引導:網絡直播平臺火熱背后的“冷思考”[J].人民論壇.2020(02):56-57
[8]李玲.網絡直播用戶打賞行為研究[J].法制博覽.2020(06):55-56
[9]李平.如何做好農產品直播[J].農村新技術.2020(03):47
[10]李嵐.網絡直播平臺對傳統文化品牌傳播的影響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36):276
作者簡介:劉營營,河南平頂山人,現研究方向:播音與主持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