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偉哲
中國古代的貪污腐敗案件不計其數(shù),但有一些錢還是多數(shù)貪官不敢輕易染指的,比如賑災(zāi)款。不過,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總是有一些官員利令智昏,大肆貪污賑災(zāi)公款,惡名遺臭萬年。同時,查處此類案件中,也有不少廉吏名垂青史。諸多案件之中,清朝嘉慶年間的廉吏李毓昌賑災(zāi)巡查被謀殺案,連見多識廣的嘉慶帝都嘆之為“江南奇案”,“從來未有之事”。
毓昌巡查罹難
清朝嘉慶年間,國勢雖日漸衰微,財政緊張,皇帝仍體恤百姓,非常重視賑災(zāi)事宜。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淮揚一帶發(fā)生了嚴重的洪水災(zāi)害,百姓流離失所,死傷慘重。朝廷得到奏報后,立即下令調(diào)撥大量錢糧賑災(zāi)。面對嚴峻災(zāi)情,山陽(今江蘇淮安)縣令王伸漢不思賑濟災(zāi)民,反而大起貪念,認為這是一個發(fā)財?shù)暮脵C會。他通過虛報戶口、克扣款額等方式,將白銀兩萬多兩賑災(zāi)款貪為己有。
就在這一年,朝廷舉行了科舉考試,山東舉人李毓昌金榜題名,高中進士。嘉慶帝親自接見李毓昌,讓他赴江蘇任候補知縣。李毓昌領(lǐng)命之后,便南下江蘇候任。到了江蘇后,恰逢淮揚賑災(zāi)之事,上司命他前往山陽縣檢查賑災(zāi)情況。李毓昌遂帶著仆人李祥、顧祥、馬連升等趕往山陽縣巡查。當時,朝廷法律重懲貪污賑災(zāi)款者,但由于吏治腐朽不堪,這種賑災(zāi)檢查大多徒有虛名,往往賄賂到位,便能順利過關(guān)。
面對上面派來的檢查組,王伸漢并不慌亂,早已備好大筆白銀。過了不久,王伸漢發(fā)覺事情不太對勁。這個新科進士李毓昌與眾不同,他一頭扎進鄉(xiāng)里,挨家挨戶地檢查賑災(zāi)情況,絲毫看不出有索賄的跡象。李毓昌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王伸漢虛報戶口、貪污錢糧的罪行,并作了詳細記錄。王伸漢得到這些消息后,心中尚存疑慮,他認為李毓昌作為新科進士,新官上任可能想要擺擺威風(fēng),抑或打算索取巨額賄賂。于是,王伸漢備下酒席宴請李毓昌。席間,王伸漢多次暗示李毓昌高抬貴手,并讓自己的仆人包祥向其重金行賄。然而,李毓昌根本不吃這一套,嚴詞拒絕道:“今歲某赴科場,皇上所命題,即以‘德本財末為言,某雖不肖,敢欺君納賄耶?明日并以此稟諸制府可也?!?/p>
李毓昌的舉動讓王伸漢頓時慌了手腳,他深知這件事要是捅了出去必是殺頭重罪。他喚來包祥,商討應(yīng)對之策。他們從李毓昌的仆人李祥、顧祥、馬連升等人身上發(fā)現(xiàn)了破綻,似乎這些仆人對自己的主人“油鹽不進”、自己也撈不到任何好處有所不滿。王伸漢指使包祥試著賄賂這些仆人,果然不出所料。于是,王伸漢重金買通李毓昌的仆人,打算竊取李毓昌的檢查賬冊。誰料李毓昌做事謹慎,這些仆人根本沒有機會下手。情急之下,王伸漢鋌而走險,心起殺機。在冬月初六這天夜里,仆人李祥趁向李毓昌敬茶之機,將毒藥倒入茶中。毫無防備的李毓昌果然中毒,痛苦不已。讓包祥等人沒想到的是,毒藥濃度不夠,一時無法令李毓昌斃命。于是,包祥從身后抱住李毓昌的頭,李毓昌大呼:“你們要干什么?”李祥冷笑道:“奴才們不能再侍奉大人了?!闭f罷,馬連升解下自己的腰帶,把李毓昌活活勒死。
行兇之后,包祥等人對現(xiàn)場進行了偽裝,造成李毓昌上吊自殺的場景,同時把李毓昌的賬冊竊取銷毀。王伸漢得報后,立即擬好了李毓昌上吊自殺的案卷,親自向上司淮安知府王轂匯報。王伸漢深知王轂也是一個嗜財如命之徒,便向王轂道明了案件真相,懇求上司為自己遮掩罪行,同時奉上了大筆賄金。王轂見錢眼開,一口答應(yīng)。他派出法醫(yī)前往驗尸,法醫(yī)回報“尸口有血”,死者系謀殺。王轂大怒,杖責(zé)法醫(yī),最終以自縊為因向上匯報。江蘇巡撫汪日章接報之后,竟然毫不懷疑,直接據(jù)此以李毓昌病故草率結(jié)案。
天子為其申冤
王伸漢打點好上司回縣里后,又對李毓昌的3個隨從作了妥善安排。他把李祥、馬連升推薦給鄰近州縣的官府,替他們謀取了一份美差。顧祥則拿了豐厚酬金直接回了蘇州。不久,李毓昌的叔叔李泰清從山東來到江蘇接靈柩回鄉(xiāng)安葬。王伸漢送別李毓昌靈柩時,或是心中有愧,拿出150兩銀子送給李泰清作為吊唁費,這在當時算是一筆巨款,遠超一般同僚之間的喪事禮金??吹嚼钐┣鍞y款而去,王伸漢大喜過望,認為天衣無縫,終于可以高枕無憂了。誰知,正是這一舉動為此案再掀波瀾。
令王伸漢萬萬沒想到的是,李毓昌為官清廉,其族叔李泰清亦非見錢眼開的等閑之輩。李泰清是武秀才出身,有膽有識,自從接到侄兒的噩耗后便百思不得其解,好端端的新科進士怎么會無緣無故上吊自殺呢?這根本不符合常理。李泰清在趕赴江蘇迎靈柩期間暗中作了一些調(diào)查,雖然沒拿到直接證據(jù),但愈發(fā)感覺事情蹊蹺。王伸漢無端送給自己巨款之后,更堅定了李泰清的懷疑。因為身處他鄉(xiāng),李泰清擔心過多的舉動壞了大事,便將懷疑暗藏心底,迅速扶靈趕回山東老家。
回鄉(xiāng)之后,李泰清等人開始仔細檢查李毓昌的遺物。很快,他們發(fā)現(xiàn)了半紙殘稿,上面寫著“山陽知縣冒賑,以利啗毓昌,毓昌不敢受,恐負天子”等語。李泰清等人覽此殘卷之后,趕快打開棺木仔細勘查,但見李毓昌尸骨青黑,貼身衣服上也發(fā)現(xiàn)了血跡。種種跡象表明,李毓昌應(yīng)該是慘遭毒手。
經(jīng)過慎重思考后,李泰清決定繞開地方政府,直接北上京城都察院,向皇帝告御狀。都察院接報后不敢怠慢,訴狀與卷宗很快便擺到了嘉慶帝的御案上。
嘉慶帝覽奏后認為,李毓昌沒有任何動機自縊。接著,他詳細指出了案件中的種種疑點。
與此同時,嘉慶帝痛斥兩江總督鐵保,如此重案“未見該督具奏,實屬不以人命為重,草率因循之至”。在嘉慶帝嚴旨之下,未等用刑,王伸漢等人就主動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山陽府衙對李毓昌的尸骨進行了再次勘驗,確認了中毒、勒死等情節(jié)。至此,案件水落石出,嘉慶帝震怒不已。
嘉慶帝決心重辦此案,以儆效尤。王伸漢、王轂、包祥被處以死刑,財產(chǎn)查沒,家屬流放,其余參與貪腐官員俱科以重刑。李毓昌的仆人李祥、顧祥、馬連升被凌遲處死。兩江總督鐵保被革職流放烏魯木齊;江蘇巡撫汪日章被革職回籍;江蘇布政使楊頀、署按察使胡克家亦被革職,罰往河工效力。經(jīng)此一舉,江蘇省內(nèi)官階最高的4個大官均遭嚴懲,可謂震動朝野。
處理完罪犯之后,嘉慶帝感念李毓昌的赤膽忠心,加封李毓昌為知府銜,依禮厚葬撫恤。此外,嘉慶帝還十分關(guān)心李毓昌家人的生活。當他聽說李毓昌尚未有子嗣時,更加難過傷心,特旨李氏族人過繼兒子給李毓昌為嗣,賞賜其繼子為舉人,準其一體會試。李泰清則因申冤有功被提拔為武舉人。如此恩賜李毓昌之后,嘉慶帝仍嫌不足,他提筆寫下一首長達300字的五言排律詩,命山東巡撫差人精心雕刻在李毓昌的墓碑之上。全詩精確濃縮了此案的來龍去脈,高度贊揚了李毓昌的廉吏精神。其中“骨黑心終赤,誠求案盡詳”一句,更令后人回味無窮。
(摘自七一網(wǎng) 七一客戶端/《檢察風(fēng)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