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我國對于教育事業(yè)的越來越重視,素質教育改革深入推進,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關注。正是由于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中華民族未來的希望,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是對于小學生行為規(guī)范的最基礎教育,在小學的教學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文章主要探討了現(xiàn)在小學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與有效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德育;小學教育;有效性
在素質教育改革的深度推進的大環(huán)境之下,小學的德育教育受到了社會上越來越多的關注,對于德育教育的要求也更加具有深度,現(xiàn)階段如何提升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已然成為一大話題。文章是針對現(xiàn)在大環(huán)境下進行深化小學德育教育的思考與討論。
一、 小學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小學階段的教育對于國家與社會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在小學階段我們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素質,注重學生的健康成長,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學習規(guī)范自身行為的學習過程當中,這是對于每一個學生而言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過程,他決定著學生未來的發(fā)展與健康成長。在當今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中還是會存在許許多多的不良風氣,小學階段正是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還沒有完全形成的階段,因此小學階段學生會很容易受到社會上不良風氣的影響。所以,為了避免學生在小學階段由于心智不夠成熟而被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所影響,學校在進行全面的學科知識教學的同時也需要大力地開展德育教育將小學階段的學生引導走上正確的道路。眾所周知,在當前的社會環(huán)境下,德育教育已經成了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必修課程。對于學校來講,科學知識的教學質量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德育教育教學也不能落后,因為德育教育教學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未來的發(fā)展具有重大的意義,他可以直接影響一個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因此學校在進行科學知識教學的同時也要注重適當?shù)亻_展德育教育教學,在德育教學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和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從小就能更好地享受成長的過程,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小學生作為祖國與民族的未來,他們的責任很重,國家與社會對于他們的要求也很高,他們不僅需要具備掌握各科學習知識的能力,對于日常的行為和素質培養(yǎng)也是十分注重的。我們國家需要的不僅僅是高智商的人才,我們需要的是高素質的人才,正因如此,德育教育在小學階段的開展與實施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事情。
二、 小學德育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過度重視智力教育
雖然在現(xiàn)階段素質教育正在不斷地深化改革,素質教育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是對于長期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影響的學校而言,還是會存在過度重視智力教育的現(xiàn)象。過度地重視智力教育的教學方式只會繼續(xù)地惡性循環(huán)造成一個對于德育教育不利的教學環(huán)境。因為學校面臨的升學與教學質量的困境,導致學校一再壓縮德育教育的教學時長,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德育教育不夠重視,花費更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知識的教學。這些學校往往在忽略德育教育教學的同時,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更有甚者僅僅以學習的成績來評斷一個學生的能力。在這種畸形的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分數(shù)決定一切的想法,對于成績分數(shù)不高的學生來講,會大大降低他們對于學習的積極性。長期處于這種教學環(huán)境中,我們只能通過學習成績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情況,但是學生的德育水平高低我們無從得知,這種情況會影響到教育體制的革新與發(fā)展,不能夠讓學生在科學知識的學習與德育素質之間找到合適的平衡點,不能促進他們的相互促進,學生不能夠得到全方面完整的發(fā)展和成長。德育教育在小學階段就要時刻注重起來,這樣才能引導學生擁有一個更好的發(fā)展前景,為學生的未來打好基礎,否則只會讓教育的革新停留在書面文件上。
(二)課程開發(fā),資源利用能力低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與不斷改善,我們對于教育的看法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但是對于長期處在傳統(tǒng)化教育模式的當代教育而言,完善的教學課程與教育教學系統(tǒng)還沒有形成體系。對于現(xiàn)在的教師而言,體系不夠完善,教學資源不夠全面,還有老師本身對于教學的具體把握不夠清楚種種原因導致了教學的質量較低,許多的教學資源沒有能夠得到合理的運用,對于學生的教學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同時由于長期的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還是會有老師更加注重學生成績的培養(yǎng),對于德育教育的精力沒有跟上,導致了德育教育課堂的缺失,課程開發(fā)不夠。
(三)對于德育教育不夠重視
在這個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重點的學校還是會通過對于考試成績的高低選擇錄取與否,對于學生素質的考查不夠。正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現(xiàn)代的教學還是會對于德育教育不夠重視。由于學校面臨著巨大的升學壓力,近年來學校大都進行封閉式教育教學,學校、社會與家庭的關系建設沒能得到很好的聯(lián)系,導致德育教育教學的實踐教學得不到保證,德育教學不能得到良好的重視。與此同時,學生的家庭教育也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還是會有部分家庭對學生素質培養(yǎng)不夠重視,更多的還是在關注學生是否能夠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家長注重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忽略了對于學生素質品質的培養(yǎng)與引導。
三、 提升小學德育教育有效性策略
(一)充分重視德育教育
在開展小學德育的課程教學過程中,學校與老師首先應該對于德育教育具有深入的理解與思考,不僅要開展德育教育的專業(yè)課程,也要適當?shù)貙⒌掠逃谌虢逃拿恳粋€環(huán)節(jié)當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地受到德育教育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在小學階段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素質培養(yǎng)環(huán)境。由此看來,德育教育需要與其他科學文化課程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讓學生在文化課堂上也能夠時刻注重素質的培養(yǎng),讓德育教育全面融入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在注重教學融合的同時也要注重老師素質的培養(yǎng),提高老師的素養(yǎng)可以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作用,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受到老師的積極影響,由此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對于自身的素質水平進行培養(yǎng)。
(二)選擇合理的教育方法
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首先要選擇好合適的教學方法。老師與同學之間的交流溝通可以讓老師更加了解學生的想法,交流之后可以讓老師選出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在德育教育的課堂教學中,我們老師要摒棄傳統(tǒng)教學的老師一言堂式教育,我們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交流關系,互相尊重相互理解。老師可以在平等的交流溝通過程中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心理動向,深入挖掘學生的需求,在教學過程中選取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與課堂參與率,以便于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更深層次的交流。在德育教育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對于相關的知識進行學習,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成為德育課堂的主體。因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調整自己的位置,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讓學生感受到課堂是屬于他們自己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調動課堂的氛圍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的過程。
(三)結合實際生活實施德育教育
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老師需要將教學與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有機地聯(lián)系起來。將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背景,從現(xiàn)實中引導學生對于生活中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的學習與思考。以日常生活為大背景能夠讓學生更加有感觸,能夠快速地接受教學,提升學生的積極性,高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通過在生活中學習德育知識,規(guī)范日常行為,讓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讓學生真正熱愛生活,在生活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的完美統(tǒng)一。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還可以根據(jù)具體的生活環(huán)境與學習狀態(tài)為學生打造最適合的教學形式與教學內容,從生活出發(fā)深入了解學生的特點,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引導學生培養(yǎng)出更好的行為規(guī)范,讓學生從生活中變得更加優(yōu)秀。
(四)提高管理人員素質
學校的教職人員作為直接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工作的人員,他們的自身素養(yǎng)需要受到重視,只有高素質的老師才能充分地教導學生的素質培養(yǎng)。因此,注重師資力量的建設,注重老師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提高管理人員的品格對于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老師作為學生的領導者,要樹立良好的榜樣形象,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的相處過程中受到積極的影響。
(五)利用課堂時間,將德育融合到各個學科
“沒有離開智育的德育,也沒有離開德育的智育?!庇纱丝梢?,德育與智育之間不可能完全沒有交集,他們是可以互相促進互相成就的。因而老師在進行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到德育教育與其他文化課教育的緊密聯(lián)系,將德育教育有機地融入文化課堂的教學中去,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規(guī)范,在日常的影響過程中提高德育教育的成效,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能力。將德育教育的精髓融入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去,積極引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為學生的未來創(chuàng)造德育水平的良好基礎。
(六)積極開展課外活動
受傳統(tǒng)教育教學的影響,我們對于小學階段的課堂教學大多數(shù)都在教室內部進行,但是對于德育教育來講,他是更加接近生活的知識,貼近生活更能發(fā)揮德育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德育教育的開展過程中,我們不能忽視教室之外場地的教學。德育教育需要緊密地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只有結合實際貼近生活才能讓德育發(fā)揮出它的作用,也能讓學生更容易接受與理解,也可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于德育的理論進行良好的實踐。正因如此,在德育教育的過程中,老師需要適當?shù)亻_展課外的學習活動,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在課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設計自己喜歡的環(huán)節(jié),讓課外的活動更加豐富,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的興趣,在玩樂中培養(yǎng)學生的德育水平。
綜上所述,在小學階段開展德育教育,將德育教育與文化課程的教學結合起來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對于學校的教育與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來說都是十分重要十分有意義的過程。因此在現(xiàn)在的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校要重視對于小學階段的德育教育開展,讓學生在德育教育的引導下有一個更加完美的未來,培養(yǎng)出更加優(yōu)秀的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劉躍剛.新時代下小學德育教育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32):329-330.
[2]金艷.提高小學德育工作有效性探討[J].黑龍江科學,2018,9(17):96-97.
[3]鞏清志.新形勢下的小學德育教育探索[J].華夏教師,2017(1):80.
[4]于泳.試論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中國新通信,2019,21(8):178.
作者簡介:
付連紅,甘肅省金昌市,甘肅省金昌市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