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登封市人民醫(yī)院(452470)席曉娜 胡鵬飛
肺癌作為我國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也是全球發(fā)病率最高的疾病,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應予以重視,盡早確診能夠改善肺癌患者預后,減少不良結局發(fā)生。目前臨床上主要以病理檢查為主,現研究多層螺旋CT在早期肺癌篩查中的臨床應用,取得較為不錯的成果,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醫(yī)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94例,分別進行病理檢查和多層螺旋CT檢查,94例患者中男62例,女32例,年齡40~72歲,平均年齡(51.74±4.52)歲,病程1個月~8個月,平均(5.13±1.04)個月。研究經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經醫(yī)院倫理會批準同意。
1.2 檢查方法 對所有患者采用螺旋CT(美國GE 64排128層 CT680)進行肺部掃描,掃描前囑托患者進行屏氣訓練,對患者從胸廓至肺底進行掃描,掃描電流設為120mA,電壓設為120kV,掃描厚度設為5.0mm,螺距設定在1.0mm左右,患者呈仰臥位,需要進行加強CT掃描的患者給予碘過敏試驗,不過敏的患者進行肘靜脈注射對比劑碘海醇100ml左右,注射速度為3.0ml/s,利用計算機容積重建對掃描的圖像和數據處理,由經驗豐富的兩名醫(yī)師對患者肺癌情況判斷。將所有患者支氣管鏡活檢及肺標本病理判斷,并立為金標準。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利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2.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行t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比患者多層螺旋CT與病理檢查的結果 94例病理檢查為肺癌的患者中,多層螺旋CT檢查確診為肺癌的患者的確診率為96.81%,與病理檢查的100.0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多層螺旋CT對不同類型肺癌檢出率與誤診率 多層螺旋CT對周圍型肺癌和中央型肺癌分開檢查中,中央型肺癌的確診患者38例,確診率為92.68%(38/41),周圍型肺癌的確診患者53例,確診率為100%(53/53),兩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肺癌作為常見惡性腫瘤疾病,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發(fā)病率在不斷增加,盡早確診才能盡早治療,防止良性病變發(fā)展成晚期肺癌,造成不可挽回的結局。吸煙、環(huán)境污染、電離輻射、遺傳等原因都有可能導致肺癌,肺癌患者主要表現為咳嗽、胸悶、咳血等,嚴重影響日常生活。CT掃描在臨床上的不斷發(fā)展,不斷累積檢查肺癌的經驗,現在已經發(fā)展成較為成熟的早期肺癌的檢查方式,具有分辨率高、掃描速度快的優(yōu)點,能夠清晰顯示肺癌的典型特征,短毛刺特征、分葉特征、胸膜凹陷特征等[1]。研究結果表明,94例病理檢查為肺癌的患者中,多層螺旋CT檢查確診為肺癌的患者89例,良性病變患者為5例,與病理檢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多層螺旋CT診斷準確率與病理檢查接近;多層螺旋CT對周圍型肺癌和中央型肺癌分開檢查中,中央型肺癌的確診患者38例,確診率為92.68%,周圍型肺癌的確診患者53例,確診率為100%,兩者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多層螺旋CT在掃描后,實現二維與三維之間重建,可清晰呈現患者病灶情況,幫助醫(yī)生判斷肺癌情況,且作為無創(chuàng)檢查,患者接受度較高,檢查的準確性也較高[2]。多層螺旋CT與胸片X線都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檢查肺癌手段,研究表明多層螺旋CT能夠重建矢狀面、冠狀面、任意切面斷層圖像,清晰顯示肺部組織內部與邊緣圖像,明確腫瘤的空泡癥狀、鈣化灶癥狀、低密度灶癥狀,掃描檢查時間相對較短,出現偽影較少,對于周圍型肺癌診斷準確率高[3]。相較于普通CT,多層螺旋CT掃描速度更快、掃描范圍更大,可以消除漏層對于顯示圖像的影響,提高圖像軸分辨率,與此同時,有研究表明行較小劑量不影響多層螺旋CT早期癌癥檢查準確性和肺小結檢出率,減小劑量輻射對于人體的影響,更加安全。綜上所述,利用多層螺旋CT檢查早期肺癌的檢出率高,有效改善患者預后,值得做進一步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