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英
摘?要:教師是天底下最神圣的職業(yè),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但是在今天這種物欲橫流,金錢至上的社會,加之社會輿論對教師的不良影響,很多教師開始動搖自己的從教信念,不能夠安心快樂地投身于教育事業(yè)。但作為教師,我們肩負重任,必須堅定信念,做一名有思想、有素養(yǎng)、有自信、有毅力、講藝術的幸??鞓沸徒處?。
關鍵詞:幸??鞓?“四有”;藝術
尊師重教本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在中國歷史上,凡見有作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無不重視教育,尊重教師。古人云:“三教圣人,莫不有師;千古帝王,莫不有師。”“不敬三師,是為忘恩,何能成道?”可是今天卻……在這樣的社會環(huán)境下,我們教師依然立足三尺講臺毫不動搖,甚至暑假不停地加班、開會、學習,也無怨無悔。我們老師的這種敬業(yè)精神實在可親可敬。既然我們能做到這些,為什么不努力做一個連自己都認為幸??鞓返慕處熌兀?/p>
筆者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
一、“四有”是成為幸福快樂教師的前提
所謂“四有”是指教師應有思想、有素養(yǎng)、有自信、有毅力。
1.有思想 是指教師應該有堅定的信念,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只有這樣,才會有自己堅定的立場,才會執(zhí)著地去追求,才不會受社會不良因素的影響。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說過:“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國民素質教育?!薄敖逃?,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xiàn)在,一個肩膀挑著祖國的未來?!闭且驗樗羞@樣的教育情懷,她在教學中才能不斷磨煉自己,不斷進取,為中國的教育做出巨大的貢獻。因此,專家一致認為:一個人能走多遠,主要是你的思想能走多遠,思想決定你的行動和結果,所以我們應該做一個有思想的教師,堅定、幸福快樂地去教書育人。
2.有素養(yǎng) 教師的基本素養(yǎng)包括職業(yè)道德素養(yǎng)、知識素養(yǎng)、能力素養(yǎng)、職業(yè)心理健康四大部分。我認為教師應努力去修煉這些基本素養(yǎng),讓自己走向專業(yè)化,用專業(yè)知識、專業(yè)視野說專業(yè)的話,做專業(yè)的事,不屈從于專業(yè)外部的人的判斷。聽了景教授的講座后,我真的有種不敢上講臺的感覺,覺得自己很不專業(yè),覺得自己可能會教壞學生。她的教學態(tài)度是非常嚴謹?shù)?,連撰寫教案的行為動詞(了解、理解、把握、運用等)都經過反復推敲,要求教師寫教學目標時也要措詞準確,教學中才能把握有度。提到教學生漢字,她認為教師必須熟讀《說文解字》,了解漢字的來歷等等。我真正認識到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潭水的感受。教學生,不僅要教學生正確的知識,還要交給學生一把鑰匙,甚至給學生一個視野。老師們,如果我們真正做到了這些,難道我們會不幸福嗎?
3.有自信 自信是種正能量,有了自信,我們才會有挑戰(zhàn)困難、堅持奮斗的勇氣。一個有自信的人,她不僅性格開朗,心情愉悅,她的氣質也會正面影響到他人。一個有自信的教師,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久而久之,會得到學生家長、領導的充分肯定,這樣的教師不是很成功嗎?
4.有毅力 社會環(huán)境紛繁復雜,社會誘惑層出不窮,加之社會輿論對教師的不公,如果沒有一定的毅力,教師是很難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只有用毅力克服眼前困難,抵制眼前誘惑,才能砥礪前行,感受幸福,收獲快樂!
二、“藝術”是教師幸??鞓返拇呋瘎?/p>
廣義的藝術應該是指能引起人產生積極心態(tài),有積極情緒波動的處事方法和表達方式。教師如能掌握這樣的藝術,教育不就水到渠成了嗎?我認為教師應該著重掌握以下三種藝術。
1.課堂藝術 作為教師,首先得有一套行之有效、個性化的課堂藝術。我認為包括教學設計藝術、課堂組織藝術和課堂語言藝術。這三種藝術是教師一堂課成功的關鍵。課前的組織藝術要有班級特色,讓學生瞬間轉移注意力,精神抖擻地進入課堂;課中的組織要符合班級、學生的特點和本堂課內容的特點。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是即興的,這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為一堂課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有很多生成性的東西,教師如能適時準確地用生動的語言引導評價學生,這樣的課堂肯定就是成功的,教師也是快樂的。教學設計藝術決定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在教學設計中,我認為問題的設計又是重點,教師要特別講究提問的藝術:問題要深淺適度,利于啟發(fā)學生;問題要有實際意義,為今后學習奠基;問題要有生活背景,能激發(fā)興趣;問題解答要及時反饋,真正鞏固,這是橫向的??v向的方面,我認為教師課前的提問要,課中的提問要,課后的提問要。只有講究課堂藝術,才能讓學生心動、腦動、情動。能做這樣的教師,我相信我們也會樂在其中。
2.活動藝術 活動課往往是我們忽視的一項教育形式,我們開展的活動是短時間的。沈麗瑾教授提倡教師完全可以根據(jù)自身特長和班級學生特點,有計劃性地開展持續(xù)性的專題活動?;顒又校處熞⒅剡m時引導,要善于抓“點”,讓活動不斷深入,成為自己班級的一種獨特文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合作們能力,溝通能力,增強集體凝聚力等,從而達到活動目的,促進學生的成長。沈教授舉了一個例子,活動主題是“我愛你,媽媽”。活動設計者是上海市“十佳班主任”之一章琪琪,她是這樣設計的:
第一階段:采訪媽媽——了解媽媽的生活
第二階段:小鬼當家——體會媽媽的辛勞
第三階段:講述我和媽媽的故事,感受母愛的偉大
第四階段:開展主題班會——“我愛你,媽媽!”
這樣的活動雖然花的時間長,從活動提出到活動完成將近一個月的時間,但活動落到了實處,有效地達到了活動目的。我們也可以利用自身的資源,開展這樣的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充實學生的生活,豐富學生的感知,有效地促進教育教學。
3.溝通藝術 溝通藝術在人際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工作對象是一個個鮮活的有個性的孩子,教師如能達到與每個孩子進行良好的溝通,那就是成功的了,也解放了自己。但現(xiàn)實是殘酷的,很多孩子要么假話連篇,要么金口不開,依然我行我素。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方式方法和孩子的具體情況。唐思群教授的妙招歸為兩個字“愉悅”,我們要學會愉悅他人,定能讓自己愉悅。她認為教師應該要懂學生,盡量正面與學生交流,少指責,因為孩子犯錯是正當?shù)模荒芤猿扇说目捶ㄈタ创⒆?。對于學生的優(yōu)點,我們要像王金戰(zhàn)老師那樣用放大鏡去放大學生身上芝麻大的優(yōu)點。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些,我想我們,的學生一定是快樂的,信任我們的,我們也是幸福的。對待特殊學生,陳默教授告訴我們,你必須跟學生說:“別怕,我在,什么事,老師會幫你的?!彼J為,面對特殊學生,教師必須從孩子生理上和成長史這兩方面充分了解他們,這樣才能找出“病因”,對“癥”下藥,才能有效與學生溝通,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境界。
作為老師,如果我們能努力做到以上幾點,我們肯定是受歡迎的,肯定是成功的,肯定是快樂幸福的,為了幸福快樂,為了教育的美好明天,我們共同努力,共同進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