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進一步深化閱讀課程教學改革并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師生共建小型閱讀語料庫并將其應用于教學實踐,形成基于自建語料庫的任務型閱讀教學模式。通過完成課前準備閱讀、課中深入閱讀和課后拓展閱讀三個階段的任務,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和閱讀效率得到較大提升。實踐證明,語料庫輔助閱讀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語料庫;閱讀;教學模式
【作者簡介】彭祥英(1987.06-),漢族,吉林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十三五”社會科學項目(JJKH20181340SK)階段性成果。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一種重要手段,閱讀教學是外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fā)展,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依托互聯(lián)網(wǎng)和各種APP的閱讀素材已經成為閱讀課程不可或缺的輔助資源。在課程教學大綱的指導下,搜集整理各類資源形成小型閱讀語料庫,在豐富課程學習資料保證學生大量有效閱讀輸入的同時,亦可以進一步推動英語閱讀課程教學改革的進程。
一、語料庫
語料庫是經過科學收集分類和標注之后所形成的一個真實的語言樣本,能夠幫助使用者分析并研究語言的特點及其使用的規(guī)律。語料庫應用于教學活動已經有較多學者進行了實踐:趙志剛、何安平(2014)將報刊語料庫應用于航海英語閱讀教學;徐曼菲、何安平(2016)探討了語料庫技術促進英語深度閱讀教學;汪琴、劉富麗、王巧霞(2017)利用微型報刊語料庫進行商務英語閱讀教學設計;馬亞偉、張晨(2019)從詞匯搭配、高頻詞匯和多義詞等方面討論了語料庫輔助下的英語閱讀詞匯教學;韓冰、朱荔芳、王磊(2020)研究了語料庫輔助下醫(yī)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借鑒前期研究的寶貴經驗,下面筆者將從自建語料庫及其在課程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入手,介紹課程教學模式構建的具體方案。
結合教材單元主題和對學生閱讀偏好調查問卷所得數(shù)據(jù)確定語料主題分類,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和圖書館資源自建小型語料庫,對文本格式進行清理,并對語料題材、字數(shù)、可讀性、體裁、來源等方面進行標注。建成后的語料庫題材包括營銷、金融、會計、審計、稅務、跨國公司、投資、物流、房地產、統(tǒng)計、商務、貿易、法律、運輸、旅游、銀行、廣告、零售、批發(fā)、保險、電信、國際組織或政府間組織、國際協(xié)定等;獨立語篇的字數(shù)約在200-2000之間(字數(shù)較少的語篇多為廣告、通知、信函等,字數(shù)較多的語篇多為組織簡介、新聞社評、政策解讀等);文本可讀性數(shù)據(jù)是利用Word自帶“顯示可讀性統(tǒng)計信息”功能統(tǒng)計獲得,數(shù)值介于0-100之間,數(shù)值越大,文本可讀性越高;體裁有說明文、議論文、記敘文等;語料來源包括國際組織、公司/企業(yè)、中外刊物官網(wǎng)及各類等級考試閱讀真題及模擬題。
二、教學模式
在語料庫建設完成后,課程設計可采用任務型教學模式,將所有教學內容分為三個階段:課前準備閱讀階段、課中深入閱讀階段和課后拓展閱讀階段。
1.課前準備閱讀階段。課前任務包括兩部分:背景知識和詞匯。第一部分,小組任務:撰寫背景知識點總結,任務執(zhí)行步驟如下:結合授課教師下發(fā)的背景信息關鍵詞在語料庫中檢索出相關語篇進行自主閱讀,圍繞背景信息的內容進行小組討論,最終匯總整理出背景信息的主要知識點,字數(shù)控制在100詞以內。建議學生熟悉總結的內容,做好課上匯報的準備。
第二部分為個人任務:制作詞匯表。任務執(zhí)行步驟如下:首先利用WordSmith生成課文的詞匯表,篩選詞匯表保留生詞,然后利用語料庫檢索出詞匯出現(xiàn)的語境,總結并記錄詞性、釋義、搭配,借助詞典補充其同義詞、反義詞及例句,完成詞匯表制作。建議學生熟悉詞匯表內容,做好課上檢查的準備。
2.課中深度閱讀階段。課中任務包括三部分:課前任務檢查、課文深度閱讀和拓展練習自測。課前任務檢查又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隨機抽取小組匯報背景知識點,完成后由同學和任課教師從內容和語言兩個方面進行評價打分,計入平時成績。第二階段,下發(fā)測試題目,測試內容為背景知識點和詞匯,重在考查學生對于背景知識點的理解和詞匯使用的掌握情況。其中,詞匯部分包括連線(詞匯意義,重點放在商務概念的理解)、填空(詞匯搭配)和選擇(詞匯的使用語境)。測試完成后公布參考答案,統(tǒng)計錯題情況,教師利用語料庫檢索測試中錯誤較多詞匯及相關語境的語料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掌握詞匯的語用含義。
深度閱讀通過要求學生畫課文框架圖來實現(xiàn)。首先,利用語料庫軟件將課文詞匯表與BNC(英語國家語料庫)詞頻表進行對比生成關鍵詞,以小組為單位利用關鍵詞挖掘文章主題及主要觀點,理清文章邏輯的發(fā)展,繪制文章框架并輔以關鍵詞對主旨予以說明。然后,各小組代表對文章框架圖進行匯報解讀,教師在所有小組匯報完畢后對文章寫作思路進行講解,各小組對本組的綜合表現(xiàn)進行自評。最后,結合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修訂框架圖,上交教師評閱后與自評結果同時計入平時成績。教師總結課文篇章特點和閱讀技巧,并為學生進行下一項任務做準備。
拓展閱讀自測部分是進行計時閱讀訓練,到本階段學生應具備背景知識和一定的詞匯基礎,接下來教師利用單元主題詞在自建語料庫中隨機抽取一篇閱讀理解練習,參照等級考試要求設定作答時間(參考可讀性數(shù)據(jù)),學生完成后查看參考答案并總結作答經驗。
在課堂教學的最后一部分時間,教師對學生反饋的難點予以有針對性的講解并總結課程重要知識點,結合講授的主題內容對學生未來的學習方法和態(tài)度作適當?shù)囊龑В云趯崿F(xiàn)學生通過學習閱讀進而達到閱讀學習的目標。最后對學生提出的疑問予以解答并布置課后任務。
3.課后拓展閱讀階段。課后任務包括:復習課程背景知識點和相關詞匯表達、拓展閱讀實踐。在拓展閱讀階段,學生首先可以利用已有自建語料庫檢索閱讀其他相關文章,以增進對單元主題的理解。此外,學生還需完成一個任務就是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檢索與單元主題相關的最新語料資源,匯總整理后提交作為更新已有語料庫數(shù)據(jù)的備用素材。這個階段的任務,一方面幫助學生鞏固了已定的知識,另一方面也幫助學生打開了一條自主學習的道路。
三、教學效果
利用語料庫輔助閱讀教學后獲得的學生反饋顯示大多數(shù)人能夠接受這種教學模式,個別學生表示習慣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但所有人都表示在語料庫的幫助下閱讀學習效率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背景知識方面,語料庫的介入使學生的閱讀選擇更有針對性,對課程主題的深入理解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在詞匯方面,大家普遍認為自制詞匯表比給定詞匯表更適合自己學習,在提高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提高了詞匯學習的效率,另外,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一定的幫助。
結合課堂觀察和課前、課后任務的檢查,授課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課堂活動參與度有明顯的提升,討論更加積極,小組成果匯報也更主動,匯報的質量也有所提高。學生表示在語料庫的幫助下,能夠更快地抓住文章的主旨大意和主要內容并理清文章的結構框架。學生在完成閱讀任務時,注意力更加集中,閱讀效率更高。學生在拓展閱讀時信息檢索能力得到較大鍛煉,另外,教師應鼓勵學生在閱讀中多思考、分析和總結,使用語料庫索引技術促進自主閱讀。
四、結語
在閱讀教學中,利用自建閱讀語料庫引導學生使用語料庫檢索軟件完成相關閱讀任務,使用WordSmith生成特定主題文章的生詞表或查詢詞匯搭配使用情況,借助關鍵詞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檢索相關文本資料更新語料庫數(shù)據(jù),在豐富課程教學形式的同時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實現(xiàn)以“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的探究式學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杜鵑.自建小型語料庫與商務英語詞匯教學[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8,38(01):90-92.
[2]韓冰,朱荔芳,王磊.語料庫技術輔助下的醫(yī)學英語閱讀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醫(y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20,28(02):342-346.
[3]何安平.何安平談語料庫與語言教學[J].語料庫語言學,2019, 6(01):13-22.
[4]馬亞偉,張晨.語料庫輔助下的英語閱讀詞匯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9(S1):84-85+99.
[5]徐曼菲,何安平.語料庫技術促進英語深度閱讀教學[J].中國電化教育,2016(12):87-90.
[6]汪琴,劉富麗,王巧霞.基于微型報刊語料庫的商務英語閱讀教學設計[J].臺州學院學報,2017,39(01):65-70.
[7]張莉.語料庫輔助的英語閱讀教學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2013(09):77.
[8]趙志剛,何安平.報刊語料庫在航海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14,34(05):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