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雅
摘要:電視劇《甄嬛傳》一經播出,就備受人們的歡迎,《甄嬛傳》中的歌曲更是流傳于大街小巷。歌曲中不單單有給人留下深刻記憶的歌詞,同時還擁有蕩氣回腸、余音繞梁的旋律,其中最為美妙的當屬編配的和聲。民族音樂與西方和聲的結合是電視劇《甄嬛傳》中歌曲的一個主要創(chuàng)作特點。筆者針對電視劇《甄嬛傳》中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特點進行了探究與分析,論證了歌曲在影視劇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影視劇 甄嬛傳 歌曲 創(chuàng)作特點
歌曲是影視劇藝術當中非常重要的聲音要素,可促使影視劇所呈現的畫面與實際生活之間更加貼近。一首優(yōu)美的影視劇歌曲不單單有助于劇情的推進和演繹環(huán)境的呈現,同時還有助于深化主題、引發(fā)觀眾的共鳴,影視劇中的歌曲還具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可為影視劇思想的表達和風格的塑造建立一個充分的藝術空間。
電視劇《甄嬛傳》中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
電視劇《甄嬛傳》講述的是封建王朝后宮佳麗之間爭權奪利的情感故事,其主線為女主角甄嬛在后宮生活中的種種遭遇和各嬪妃之間的明爭暗斗,從女性的角度描述了在君主統(tǒng)治下人們在面對友情、親情和愛情時的選擇。劇中涉及的主要人物有甄嬛、雍正皇帝、宜修皇后、沈眉莊和安陵容等,這是一部劇情長達76集的電視劇,故事的各個情節(jié)之間環(huán)環(huán)緊扣,每個人物都有屬于自身的鮮明特征和風格。女主角進入后宮并不是本意,起初甄嬛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單純少女,但屢屢遭人陷害,最后也成了和那些陷害她的人一樣善于謀權的后宮婦人,雖然之后謀得了大權,但卻深感孤獨?;屎髣t是一個深深愛著皇上的人,她被自己親姐姐奪愛后便心生恨意,在其懷孕后將其殺害,宮中無數嬪妃和龍種也都死于其手,但她卻一直得不到皇上的真心,最后死去時十分凄涼。雍正皇帝和眾多皇帝一樣擁有著江山和美人,其心機非常重并且多疑,他深愛著純元皇后,純元皇后去世后他便開始尋找替身,這也致使后宮佳麗紛紛心灰意冷。該劇展現了古代后宮生活中的鉤心斗角,劇情可謂非常精彩,再加上優(yōu)秀演員的絕倫演繹,使得該電視劇更加華麗唯美,一經播出就備受大眾喜歡。
電視劇《甄嬛傳》中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
電視劇《甄嬛傳》中一共有15首歌曲和配樂,如《驚鴻舞》《采蓮》《金縷衣》《鳳凰于飛》和《紅顏劫》等,這些歌曲和配樂都由著名音樂人劉歡創(chuàng)作。劉歡在1993年與導演鄭曉龍首次合作,鄭曉龍導演的《北京人在紐約》的主題曲《千萬次的問》就是劉歡自己制作、自己演唱的歌曲,這首歌也在當時紅遍大街小巷。鄭曉龍在導演《甄嬛傳》時再次和劉歡合作,讓劉歡幫助創(chuàng)作與《甄嬛傳》相適合的歌曲。劉歡用了三天時間將這部電視劇的劇本看完,又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完成了《甄嬛傳》中所有歌曲的創(chuàng)作,工程十分浩大。這些音樂素材都來源于民族音樂,具有濃厚的古韻特征。配樂上不僅使用了民族管弦樂,同時還使用了大提琴和鋼琴等,給人一種既新穎又細膩的感受,并且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電視劇《甄嬛傳》中主題曲和片尾曲的特點。電視劇《甄嬛傳》的主題曲為《紅顏劫》,這首歌曲由姚貝娜演唱,歌詞由崔恕填寫。劉歡為了突顯整部電視劇的風格特點,而創(chuàng)作了這首具有古典民族風格特點的現代音樂。電視劇《甄嬛傳》主要講述的是古代后宮嬪妃之間爭寵弄權的故事,《紅顏劫》這首主題曲纏綿悠長,具有較強的中國風特點,動人的旋律再配上精妙的歌詞,讓人很容易對這部電視劇產生遐想,同時也很好地詮釋了該電視劇。該歌曲的調式編排十分引人入勝,也為這一歌曲蓋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再加上姚貝娜既溫婉又細膩的歌聲,給人帶來一種空靈深邃的感覺,直擊聽眾的內心。
《鳳凰于飛》這一歌曲,劉歡在進行填詞和譜曲的過程中耗費了很多功力。該歌曲是《甄嬛傳》的片尾曲,這首歌曲受到了人們極高的認可。細細品味《鳳凰于飛》感覺非常震撼,劉歡利用不足三分鐘時間的歌詞,就高度概括了《甄嬛傳》中女主角甄嬛的一生,歌詞的每一句都在講述后宮故事,沒有任何一句是為了押韻而強行填入。開篇的“舊夢依稀往事迷離,春花秋月里,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飄來又浮去”,為整個故事奠定了悲愴的基調,以此展開對甄嬛一生的講述。歌詞“君來有聲君去無語,翻云覆雨里”講述了甄嬛只為皇上傾心,曾經她想只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后來她不再求一心,只求皇上能夠用心對待自己?!半m兩情相惜,兩心相儀,得來復失去”講述了帝王涼情薄愛,如同朝露一樣,編織的美夢最后終究不會實現,皇帝的一句“菀菀類卿”徹底傷了甄嬛的心?!坝性姶停懈璐龖?,有心待相系”說的是甄嬛來到寺院,想放下一切,但受盡他人刁難,而允禮的百般照顧和情深意切讓甄嬛動容??傊?,每一句歌詞都在講述故事,最后甄嬛雖成了太后,但卻孤老宮中。正如歌詞所說的“可逆風不解,攜雨伴雪催梅折枝去”。雖然這首歌曲的調式變化十分頻繁,但依然具有濃烈的古風氣息,歌曲的旋律十分豐富,表達的情緒變化隨著調式不斷輾轉。
電視劇《甄嬛傳》插曲的創(chuàng)作風格。電視劇《甄嬛傳》中所有歌曲的歌詞都具有中國風的特點,其中部分歌詞是根據我國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的,如《驚鴻舞》《金縷衣》《采蓮》和《菩薩蠻》等。在古裝影視劇中,歌曲歌詞的創(chuàng)作引用或者借鑒古詩詞非常常見,但如電視劇《甄嬛傳》這樣所有創(chuàng)作歌曲都與劇情相貼近的卻較為少見。對于古裝影視劇歌曲的歌詞來說,古詩詞的引入可使得歌詞更加深奧、凝練、含蓄和雅致。因此,創(chuàng)作者在進行古裝影視劇歌曲創(chuàng)作時應加強對我國詩詞藝術文化特色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將其運用到歌詞創(chuàng)作中。這樣的歌詞創(chuàng)作方式,不僅可體現歌曲古樸典雅的創(chuàng)作風格,同時還可促使觀眾在聆聽這一歌曲時充分感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并且在和聲、旋律和調式上又更貼合現代音樂的創(chuàng)作。影視劇《甄嬛傳》中驚鴻舞戲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曹琴默自告奮勇的提議通過抓鬮的方式展示才藝,當然在這其中她一定要動手腳,否則也不會主動要干這一差事,皇后第一個展示書法自然也是安排好的,皇后的虛榮心也因此得到了滿足,緊接著曹貴人便將甄嬛驚鴻舞的鬮給偷天換日了,目的是為了讓甄嬛出丑,舞得不好就是東施效顰,舞得好便是對先皇后的不敬。沈眉莊撫琴、安陵容唱曲,再加之后來果郡王的笛聲,將驚鴻舞推向了高潮,在宛如天籟的歌聲中,甄嬛如癡如醉地完成了這一舞。《菩薩蠻》是電視劇《甄嬛傳》中的一首插曲,該歌曲與《紅顏劫》這一片頭曲的旋律相同。劉歡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以《紅顏劫》的旋律作為基礎,加以溫庭筠詞作《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的運用,從側面體現了女子獨處時的寂寞心境,這與電視劇《甄嬛傳》中后宮女人的生活狀態(tài)恰好相映襯。歌曲和劇情的相互配合,給觀眾帶來的視覺和聽覺感受相互統(tǒng)一。
歌曲在影視劇中發(fā)揮的作用。歌曲在影視劇中不僅發(fā)揮著推動劇情發(fā)展和深化主題的重要作用,同時還發(fā)揮著補充和發(fā)展劇情的重要作用。與其他非影視劇歌曲不同,在創(chuàng)作影視劇歌曲的過程中,創(chuàng)作者不單要關注聲音的傳播效果,同時還需考慮隨著畫面的變化,歌曲給觀眾帶來的聽覺感受和視覺感受是否相契合。如果影視劇中沒有任何音樂,則就像人沒有了靈魂一樣,會顯得十分空洞。電視劇《甄嬛傳》中所有歌曲的旋律都十分優(yōu)美,歌詞也非常典雅,并且與該電視劇的劇情發(fā)展相契合,與劇情的變化緊密關聯在一起。
例如,電視劇《甄嬛傳》中多次出現《菩薩蠻》這一插曲,該歌曲清新悅耳。在《甄嬛傳》的悲慟情節(jié)中多數都會出現這一插曲,其隱喻的內涵比較多面,甚至要比唐詞《菩薩蠻》的隱喻還要豐富。不同的人對其理解也有所不同,但無論如何理解,始終都離不開其中想要表達的孤獨、寂寞和空虛。這也恰好是古代后宮女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完全符合電視劇《甄嬛傳》要表達的情感基調。劉歡讀完《甄嬛傳》后創(chuàng)作了《菩薩蠻》的曲調,該歌曲的曲調抑揚頓挫、婉轉悠揚,其旋律線如同高山一般連綿起伏,十分貼合《甄嬛傳》中悲慟情節(jié)時那種復雜的情感。
結語
綜上所述,一部優(yōu)秀的影視劇必然離不開歌曲,歌曲在影視劇中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可將劇情推向高潮,同時也可充分調動觀眾的視覺和聽覺,統(tǒng)一觀眾的視覺和聽覺感受。電視劇《甄嬛傳》中所有歌曲都由劉歡創(chuàng)作,其中借鑒了我國古詩詞藝術文化,創(chuàng)作的歌曲都具有中國風的特點。創(chuàng)作的歌詞更是與劇情相契合,很多歌詞描述的都是古代后宮女人日常生活的狀態(tài)。雖然劉歡為電視劇《甄嬛傳》創(chuàng)作的歌曲都具有中國風的特點,具有獨特的古典韻味,但也不乏與現代音樂的結合,創(chuàng)作風格既激情又婉約,這對日后影視劇歌曲的創(chuàng)作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作者單位:西安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劉歡.淺析電視劇《甄嬛傳》中插曲《菩薩蠻》的創(chuàng)作風格[J].當代音樂,2019(05):116-118.
[2]沙夢姝.影視劇《甄嬛傳》中歌曲的創(chuàng)作特點及演唱分析[D].開封:河南大學,2016.
[3]張宜霞.古詩詞歌曲在民族聲樂教學中的價值探究——以電視劇《甄嬛傳》為例[J].北方音樂,2014(16):30-31.
[4]危陽.電視劇《甄嬛傳》主題曲及插曲中的創(chuàng)作特點[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