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菊
摘 要: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什么是我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呢?可以毫不猶豫地回答,就是熱愛兒童”。魯迅先生也說過:“教育是源于愛的”。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每一位幼兒都是一顆幼苗,需要我們的關(guān)愛和培養(yǎng)。因此,在教育的道路上,只有我們付出無私的關(guān)愛,才能讓幼兒茁壯成長,更會讓我們體會到愛和幸福。
關(guān)鍵詞:關(guān)愛;留守兒童;特殊群體;幸福
幼兒教師的工作很平凡,每天照看孩子們的吃喝拉撒、陪他們做游戲、給他們講故事、傳授知識、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等?;蛟S我們每位幼教人都曾被別人問起過,你整天跟孩子們在一起不嫌煩、不嫌吵、不嫌鬧嗎?我想說,那是你沒有體會過當中的快樂,那就是“因為有愛,所以幸福”。
一、關(guān)愛幼兒,體會快樂
記得以前在我的班上,有一位叫孟祥坤的小朋友,有一天孩子拉肚子,一下午就拉了好幾次,就在我給他擦洗屁股時,我發(fā)現(xiàn)孩子很難為情,臉憋得通紅,于是我說:“小帥哥,沒關(guān)系的,每個人都會有不舒服的時候,當然也會拉肚子,只要取點藥,然后給你清洗干凈了,不就沒事了嗎?告訴你一個小秘密,你可千萬不能告訴別人哦,老師小時候也經(jīng)常拉肚子呢”,我的一番話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他悄悄對我說:“老師放心,我一定會保守秘密的”,說著伸出小拇指要和我拉鉤。有時候他的媽媽也會開玩笑的的說,“劉老師,孩子那么喜歡你,干脆把他送給你得了,每次家里來人他總會滔滔不絕的給別人念叨你,感覺我都不是他親媽了”,我想正是因為這份愛,讓我真正體會到了這份工作帶給我的快樂。
二、關(guān)愛留守兒童,體會愛與被愛
在班上我們也經(jīng)常會遇到一些留守兒童,記得有位叫梅梅小朋友,她的爸爸媽媽都在天津打工,只有年邁的奶奶在照顧她,剛開始接觸她時,發(fā)現(xiàn)她不愛說話,有時候還會有自卑傾向,但她作畫能力特別強。于是,我利用她的這一優(yōu)點,在全班進行表揚,將她每一次的畫都進行展示,空閑時間盡可能多的陪孩子聊天、談心,游戲時,主動牽她的小手,摸摸她的頭,對她的點滴進步總會在全班小朋友面前進行表揚。漸漸地,梅梅的性格開朗了很多,而且上課也能積極回答問題,樂意跟同伴們一起做游戲了,最重要的是每天她都會害羞的對我說:“老師,我愛您”,有時候當我不舒服時,她會主動跑過來對我噓寒問暖,孩子的話語跟行動讓我真正體會到了什么是愛與被愛。
三、關(guān)愛特殊群體,體會幸福
有這樣一位小朋友,很不幸得了小兒麻痹癥,記得剛進班時,情緒一直很不穩(wěn)定,家長告訴我,因為孩子有病,怕被其他小朋友欺負,所以長這么大,沒怎么讓他跟其他的孩子接觸過,導致他對幼兒園的集體生活有一種很嚴重的抵觸現(xiàn)象,而且自理能力很不好。當時我就在想,孩子有嚴重的分離焦慮癥,怎么做才能拉近我跟孩子的距離?讓他能夠信任我,并盡快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針對這種情況,每天早上晨接時,我都會蹲下身子和他來一個大大的擁抱,偶爾也會跟他開開玩笑,然后再牽著他的手去找自己喜歡的玩具,空閑時間經(jīng)常教他學走路,讓他感受到來自我的溫暖和愛,但每次的吃飯卻是對我耐心最大的考驗,我必須一勺一勺慢慢的給他喂,終于有一天我在孩子的臉上看到了他久違的的笑容,從這以后,他不僅開始學著自己吃飯、穿衣穿鞋,有時候我們要幫助他時,他不僅不讓,還大聲的說:“我會穿,讓我自己來”。就這樣經(jīng)過了一個學期的努力,他在各個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作為一名教師,還有什么比看到孩子的進步更讓人幸福的呢?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有一位叫春春的小朋友。入園時,他雖然年齡與班上其他幼兒相仿,但他的發(fā)育明顯滯后,不能清楚的說話,更不會表達自己的意愿。幼小的他既沒有安全意識,更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經(jīng)常會趁老師不注意,就把大小便拉到教室,對班上的其他小朋友也很不友好,孩子們經(jīng)常會告狀:“老師,春春把墻上的花又撕掉了”,“老師,春春又偷吃我的東西了”。那個時候,我想我的內(nèi)心肯定是崩潰的,有時候我真的很想放棄他,但每當我要做出這樣的決定時還是猶豫了,或許是良心收到了譴責,又或許是這份職業(yè)促使我不能那樣做,我知道放棄他就意味放棄了自己。于是,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留心觀察、做好觀察記錄、思考行為背后的原因、了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并始終提醒自己,面對孩子,多一點愛心、多一點耐心,用我的一言一行去影響他、改變他,多跟孩子講道理、對于原則性的東西堅決說“不”;每次當我只要發(fā)現(xiàn)他有一點點小進步時,我會說:“今天表現(xiàn)不錯哦,終于能告訴老師你要去上廁所了,現(xiàn)在老師獎勵你,可以用你漂亮的小手來給老師化妝了”,又或者說:“今天好神奇哦,竟然沒有其他小朋友告你的狀了,那就獎勵你一次和老師跳舞的機會吧”。而每一次,孩子聽了,都會興奮的手舞足蹈,看到他的進步,我又何嘗不是在心里偷著樂呢?
記得很久以前讀過一篇繪本《牽一只蝸牛去散步》,至今想起仍頗為感動,就讓我們用愛去呵護我們的“小蝸牛們”,讓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愛像花兒一樣,綻放別人,幸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