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來軍 鄭秀花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各高職院校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線上教學。對過去6周開展的直播線上教學進行反思和總結,深入思考直播線上教學與課堂教學的區(qū)別、如何上好第一次直播課、疫情期的線上教學設計、尊重學生居家學習規(guī)律,深化對線上教學的認識,以期為廣大一線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疫情期?高職院校?直播教學?線上教學
新冠肺炎疫情為各院校線上教學的發(fā)展按下了快進鍵。河南護理職業(yè)學院積極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充分利用網絡開展各種線上教學活動。學院線上教學第一階段質量報告顯示,79.3%的教師結合智慧課堂,采用企業(yè)微信的會議功能進行語音或視頻直播教學,并且68.06%的學生認為教師在線直播教學是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弱,對教師的依賴較強,直播教學仍是我院線上教學的主流方式。作者對已經開展的六周直播線上教學進行深入思考和總結,深化對線上教學的認識,希望為線上教學提供理論參考。
一、明確線上教學與課堂教學的區(qū)別
線上教學是遠程教育的一種表現形式,它跟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有著本質上的不同。當下各院校開展的線上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在時空分離的現實情況下,基于直播、錄播、視頻、文本等方式,借助互聯網開展的教學實踐。即使是直播教學,也不能完全保證學生與教師實時同步,很多因素比如網絡擁堵、學生自主關閉麥、攝像頭等,會大大減弱在線的教學的時空感。因此,線上教學教師教的行為和學生學的行為可以同步也可以不同步發(fā)生。這一方面凸顯了線上教學的靈活性,它不要求教師跟學生同時到達教室,還可以讓更多的學生同時學習。但另一方面也有局限性,由于時空分離,教師不能實時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動態(tài),一些自制力差的學生就會出現邊上課邊打游戲、追劇、瀏覽網頁、聊天等行為。
反觀課堂教學,師生處于同一時空條件下,教師教的行為和學生學的行為在同一時空中發(fā)生,師生之間能夠實現直接、實時、連續(xù)的互動。教師在呈現教學內容時,能夠看到學生,學生也能夠感受到教師,所以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反應、精神狀態(tài)、面部表情隨時調節(jié)自己的教學行為,教的過程和學的過程渾然一體。
線上教學和課堂教學的本質區(qū)別就是教與學出現了時空上的分離。教學活動的好壞一方面取決于教師是否能清楚的呈現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教師教的行為是否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學的行為。所以,在時空分離的情況下,教的行為如何有效地促進學的行為,并達到學習目標是在線教學的關鍵所在。一線教師應充分思考這一點,并積極探索引導學生有效學習。
二、上好第一次直播課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好的開頭是成功一半。初次嘗試直播教學,第一次課非常重要。教師不要急于進行知識的講授,更重要的是做好以下內容。
1.熟悉直播教學環(huán)境
熟悉網絡直播環(huán)境對于學生來說是基本的需求也是保證順利學習的基礎。第一次開展直播線上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帶領同樣是第一次上網課的同學熟悉直播教學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試著點擊、探索學習平臺中和直播會議中常用的功能,比如學習資料的查看、下載,如何參與課堂活動,如何分享自己的屏幕,如何與教師私信溝通等。
2.建立學生的身份認同和歸屬感
學生在虛擬的網絡環(huán)境中建立身份認同和歸屬感,形成友好活躍的交流氛圍,對以后的學習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身份認同和歸屬感可由以下方式實現:(1)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包括姓名、來自哪里、興趣愛好等,或者同時選兩名學生讓其中一名向大家介紹另一名同學;(2)讓學生分享線上學習的體驗,說說對居家上網課的感受或者對網課有什么期待;(3)通過班級微信群建立學習小組,確定小組名稱、口號、小組長,以便日后在直播教學中開展小組活動。
3.讓學生了解、信任教師
教師做自我介紹(新任教師尤其重要),向學生介紹自己的專業(yè)、教學年限、教學經歷、專長、興趣愛好等,讓學生充分了解教師,盡可能給學生呈現出一個立體的教師形象。讓學生明確教師的特色和風格,向學生展示教師的個人及學術魅力以取得學生的信任。非新任教師由于在直播教學前跟學生已有所接觸,學生對教師有一定的了解。此時,教師則可以通過視頻向學生展示自己居家工作的狀態(tài),跟學生聊聊自己的近況、對直播教學所做的準備等,以拉近彼此的距離、取得學生的信任。
4.明確線上教學期間的評價方式
線上直播教學的評價應該更側重于過程性評價。學生課堂簽到率、課堂活動參與率、發(fā)言次數、討論發(fā)言活躍率、資源瀏覽情況等都會實時通過智慧課堂教學平臺記錄下來,并記入課程的總成績中,讓同學們重視課堂活動并積極參與。在第一次直播課中明確告知學生課程的評價方式,也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激勵學生認真學習,端正學習態(tài)度。
三、優(yōu)化線上教學設計
疫情期的在線教學設計應以學生居家學習的特征和規(guī)律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變革原有教學設計,彌合教學時空、拓展教學資源,從而保障特殊時期在線教學效果。
1.課程目標融入思政元素
疫情以來,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無數個微小的個體在疫情面前彰顯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對醫(yī)學院校學生而言,疫情時期涌現出來的醫(yī)護感人事跡對其更是一種鞭策與激勵。教師在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將疫情變?yōu)榻滩?,以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為榜樣培育學生堅韌的意志、勇于擔當的品格及崇高的醫(yī)學精神。以我國強而有力的防控措施為例,內化學生從容不迫、愛國愛民的奮斗精神和家國情懷,加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構建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課程內容適當精簡
在這個信息量過載的時代,人們的注意力逐漸變成了一種稀缺資源。作者在智慧課堂發(fā)起的投票問卷顯示,93.4%的學生認為注意力不集中是直播學習的最大障礙。線上學習不同于班級學習,學生沒有教師的持續(xù)關注也沒有同伴可供參照,在此情況下獨立開展學習,需要教師重構傳統(tǒng)課堂授課的內容,去粗取精,適當精簡,而不是面面俱到,從而更好的匹配學生線上學習的心理狀態(tài)及居家學習規(guī)律,提高學習效率。例如,一些簡單知識點、前后相通的知識點可以讓學生自學,直播授課時不必再進行講解,以縮短直播授課時間。
3.增加教學B方案
直播教學有很多不定因素,如網絡擁堵、個人終端功能不佳、停電等,為確保教學進度,每次課的課程設計中都應增加B方案(即緊急狀態(tài)下的備選方案),做到每次課都兩手準備,“不打無準備之仗”,即使出現狀況也至于束手無策。例如,網絡不佳無法進行直播教學時,學生可通過自主學習來達成學習目標,如以任務驅動督促學生學習,學生通過瀏覽、閱讀教學平臺上教師提前上傳的教學資源,完成學習任務,并在課后填寫KWL表(KWL表是一種提高自主學習效率的實用工具,包括三部分內容:what I know?What I want to know?what I learned?該表可以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積極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或制作思維導圖反饋給教師。另一個可供選擇的B方案就是提前錄播備份,當然這會大幅增加教師的工作負擔,教師可視情況而定。
四、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
線上教學中,最讓教師苦惱的是學生不參與線上的討論與學習活動。我們一般根據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情況將其分為三類:能夠積極參與線上討論的學生,稱為“積極參與者”;一部分通過觀察老師和別的同學進行學習的學生像旁觀者一樣,我們稱為“潛水者”;還有一部分學生基本不參與線上討論等活動,稱為“不參與者”。因此,線上教學教師一個重要而艱難的職責就是激勵學生積極在線學習互動。
針對上述三種學生教師可以采取不同的激勵策略,教師要堅持每周查看學生在線學習數據,通過數據來分析和評判這三類學生,并及時采取不同的策略加以激勵。(1)及時肯定與表揚“積極參與者”:線上學習的積極參與者都是教師的“寶貝”,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表揚,激勵他們繼續(xù)保持學習的熱情,可以鼓勵他們分享學習動機與方法、發(fā)揚學習積極性以影響和帶動其他同學。(2)安慰并鼓勵“潛水者”:“潛水者”大多習慣觀察式參與學習,教師可以通過每周發(fā)微信或私信等方式進行提醒。首先,要安慰和鼓勵,一定程度上認可他們的這種學習方式;其次,鼓勵他們大膽參與討論和互動。(3)持續(xù)關注并及時提醒“不參與者”:“不參與者”可能根本不參與學習,讓教師很頭疼。對于這類學生,教師需要持續(xù)關注和提醒,如果學生連續(xù)三次課都沒參與任何課堂活動,可以發(fā)私信提醒他跟上學習進度;如果學生持續(xù)一周都沒有參與學習活動,可以電話聯系他,詢問原因并督促學習。一般學生意識到教師對他的學習狀況非常關注時,都會盡量參與學習活動。
五、尊重學生居家學習規(guī)律
居家學習是不同于課堂學習的學習方式,遠程教學情境中,師生時空分離,學生就要承擔更多的學習責任,如管理自己的作息、組織學習內容、創(chuàng)建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獨自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有的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專注力不夠,直播教學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居家環(huán)境有很多因素是學生自身所不能控制的,如家里同時有姐妹兄弟也要上網課,處在偏遠地區(qū)網絡信號差等,所以教師要充分理解學生的居家學習環(huán)境。線上直播教學不能照搬正常課堂教學的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教師在講授課程內容的同時也應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重視學生居家學習內容的安排和活動的組織,重視學生之間的在線交流互動,尊重不同學情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建立家校協(xié)同機制,提高學生居家學習效率。
六、展望
疫情期在師生無充分準備的情況下開始直播線上教學,教學囧態(tài)百出,“十八線主播”名號實至名歸。究其原因,在于教師對在線教學的缺乏認識。作為一線教師,我們除了關注如何用好信息技術開展線上教學外,也應思考信息技術背后的思維創(chuàng)新與變革對原有教學系統(tǒng)的沖擊和再造。在當下“停課不停學”的大規(guī)模線上教學實踐中,每位教師都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質,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并落實在課堂中,以提高線上教學效率,保證教學任務的高質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