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泗洪梅花中心小學)
在小學教學階段,數學學習是開發(fā)學生智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點學科。小學數學課與科學課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大部分科學成就都需要數學知識的支持??茖W家在觀察日常生活中的現象規(guī)律時,也熱衷于計算事物的數量,采用數據的方式來觀察探討現實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并且進行分類加以理解。這就說明,數學與科學是不可分割的兩門學科,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效率,老師就應當在教學中尋找可行性教學方案,將數學教學與科學教學整合。
在教學中,想要將多門學科進行整合教學,就必須保證學科與學科之間具有滲透性和內在聯系。當前大部分科學研究都需要數學知識的支持,可以說數學和科學是相互滲透的,并且彼此提供相互支持的知識與能力。而隨著當前社會的不斷發(fā)展,社會對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要求程度更高,數學與科學相結合可以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創(chuàng)造性價值,所以,在教學中將數學與科學進行整合教學,無論是對于學生的未來發(fā)展還是對于社會的發(fā)展,都有較強的促進作用。例如,在小學教學中,讓學生正確認識并且利用數量單位是教學中的重點內容,而測量也是小學生進行科學實驗的第一步。只有學生明白數量單位的內涵、意思,才可以為科學活動提供可靠的原始數據。此時,老師就可以將數學教學與科學教學相結合,加強學生對于測量精度小數和計算器的應用認識。
而在實際運用中,數學課不僅可以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數據,還可以通過數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意識,對于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等方面都有較全面的提升效果。而這些教學成果對于科學課可以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提高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從而掌握一些科學的基礎知識,讓學生通過正確的科學方法來認知身邊的自然現象。而科學教學中嚴謹、創(chuàng)新型的學習態(tài)度,也可以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采用更多不同的思維去理解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可以說數學是科學研究的基礎條件,而科學課又可以為數學教學提供實踐和運用的機會,從而起到相互促進、相互彌補的教學效果。
想要將小學數學課與科學課進行整合教學,就需要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將兩門課程的教學目的進行整合。只有在適當的教學目標支持下,老師才可以深度挖掘兩門課程教學內容中的內在聯系和教育價值。這樣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可以逐漸引導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積累數學課與科學課共同學習的經驗與思想,從而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勤奮好學、獨立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小學生年齡偏小,正是形成對科學事物正確認知的關鍵時期,而數學課與科學課的科學作用是不可分離的,所以在小學教學中利用兩門課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是教學中的主要任務。將科學素養(yǎng)作為數學教學與科學教學的共同教學目標,老師在教學活動中,既要關注學科知識的講解與傳授,還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使學生能夠在數學教學與科學教學中明確地認識到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和相互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具備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
在老師的課堂教學中,需要及時地引入評價,根據評價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與科學知識相結合。在傳統教學中,老師的教學評價往往以學生的考試成績?yōu)橐罁?。這樣的教學評價相對片面,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沒有促進作用。為了將數學教學與科學教學整合,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的評價方式,重點應當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學生的發(fā)展性。以長期的學習發(fā)展為最終目標,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學習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更加關注不同學生對于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內在學習潛力,這樣才可以引導學生正確地將數學教學內容與科學知識相結合。當然,學生的年齡偏小,老師的評價應當更加側重表揚和鼓勵的形式,對于學生所犯的錯誤也應當從學生的行為入手,了解學生發(fā)生錯誤的根本原因,對學生展開針對性輔導,從而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科學與數學整合。
在小學教學中,學生對于新鮮的知識具有強烈的好奇心,但每一門學科的教學都相對獨立,單憑一門學科來構建學生完整的知識結構是不現實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學到的知識都較為片面,想要讓學生更加全面地發(fā)展,就需要實現學科之間的整合。但在實際教學中,數學老師與科學老師往往分開教學,這就需要學科老師經常進行溝通合作與交流,從而實現學科與學科之間的良好整合。學校在教學安排和課程安排上,也應當將兩門課程的教學內容和上課順序加以調整,幫助老師在教學活動中展開有效的學科整合教學策略。
在小學教學中,老師需要清楚地認識到數學與科學之間的內在聯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建立組合的知識構架,從而提高學生對于學科知識的認知與理解,促使學生更加全面地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