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昆山花橋國際商務城鑫苑幼兒園)
生活教育思想是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思想之一,其覆蓋面十分廣,綠色環(huán)保教育是其重要的一部分。近年來,垃圾分類活動全面啟動,在幼兒園的生活中,垃圾分類活動更是如火如荼。那么在當前背景下,生活教育思想是如何體現(xiàn)在幼兒園垃圾分類活動中的呢?對此,本文采用觀察法、實踐法和文獻資料法,對幼兒園垃圾分類活動的重要性、生活教育思想在幼兒園垃圾分類活動中的實踐與思考進行了探討。
垃圾處理問題是中國環(huán)境十大問題之一。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垃圾逐漸增多,環(huán)境受到了巨大的污染。垃圾分類工作的全面啟動是現(xiàn)實的需要,也是新的趨勢。習近平總書記表示“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隨著人們環(huán)保意識的提升,垃圾分類工作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的重視。
保護環(huán)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環(huán)保意識和環(huán)保習慣的培養(yǎng)要從小做起。《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幫幼兒“從身邊的小事入手,培養(yǎng)初步的環(huán)保意識和行為”?!?~6 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也指出,要“引導幼兒關注和了解自然、科技產品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逐漸懂得熱愛、尊重、保護自然”。
因此,在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在幼兒園垃圾分類活動中,教學活動起著重要作用。結合幼兒的情況,老師利用教學活動,通過視頻、Flash 游戲等媒介,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垃圾分類,培養(yǎng)幼兒的垃圾分類意識。
在不同的地域,分類垃圾桶的組合可能會有所區(qū)別。比如,有的小區(qū)里會設置“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有的街道上設置的則是“可回收垃圾”和“干垃圾”。還有“其他垃圾”“易腐垃圾”“有毒垃圾”“濕垃圾”等不同類型的分類垃圾桶和不同的組合。
一方面,老師自身要豐富知識和經驗,明確垃圾的分類方法;另一方面,老師也可以帶領幼兒參觀實物垃圾桶,讓幼兒在生活中正確地進行垃圾分類。
結合各類游戲,老師要鼓勵幼兒進行垃圾分類。在區(qū)角中,老師可以結合幼兒年齡,投放關于垃圾分類的操作材料,供幼兒游戲。比如,在生活區(qū),老師可以投放一些帶有“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等不同標志的垃圾桶。老師可以引導幼兒繪制標志或不同類型垃圾的圖片,讓幼兒自主畫一畫、剪一剪、分一分。老師也可以提供垃圾分類的圖卡,讓幼兒翻閱、驗證。此外,在其他不同類型的游戲中,老師也可以引導幼兒嘗試垃圾分類。比如,在“娃娃家”游戲中,老師可以引導“爸爸”“媽媽”和“哥哥”“姐姐”扔垃圾。
老師可以在生活中滲透垃圾分類意識,幫助幼兒鞏固分類的習慣。比如,在幼兒園的不同區(qū)域設置分類垃圾桶,讓幼兒隨手分類。在分類垃圾桶上,需要有不同類型的圖示,讓幼兒能觀察圖示,學習正確分類。老師可以將分類垃圾桶放置在常有垃圾的位置,將記錄表懸掛在旁邊,通過記錄清晰地了解幼兒分類的現(xiàn)狀。對認知水平較高的幼兒,老師也可以適當引導幼兒記錄。結合“學雷鋒日”等節(jié)日,老師可以帶領幼兒用實際行動環(huán)保。園內可以評選“垃圾分類之星”,激勵幼兒。另外,老師可以鼓勵幼兒整理可回收的垃圾,讓有意愿的幼兒和家長一起販賣,讓幼兒換取“第一桶金”,從另一個角度感受垃圾分類帶來的成就感。
垃圾分類的宣傳必不可少。老師可以通過國旗下講話的方式,向幼兒倡議。通過簽名,可以加強不同人群垃圾分類的意愿。除了班內的宣傳,老師可以通過制作宣傳展板,帶領幼兒參觀,加深幼兒的認識。通過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制作親子海報,可以帶動他們垃圾分類。園內需要設置垃圾分類亭,讓幼兒園與社會接軌。帶幼兒認識分類垃圾,豐富幼兒對垃圾分類的認識,也讓幼兒更好地實踐。此外,老師也可以通過微信來推廣垃圾分類,讓更多的群體看到幼兒園垃圾分類的實施情況、效果,帶動其一起進行垃圾分類。
在開展垃圾分類的工作中,幼兒園可以分發(fā)調查問卷,了解不同區(qū)域家長對于垃圾分類的感想、對于垃圾分類的認識、垃圾分類在家庭中的現(xiàn)狀、垃圾分類在小區(qū)內的現(xiàn)狀、垃圾分類帶來的便利、垃圾分類回收的困難等。前期的調查有利于之后垃圾分類工作的開展,中后期的調查則有利于了解垃圾分類的效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垃圾分類活動,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逐漸提高,對于垃圾分類能有較強的主動性和興趣。對于一些最為常見的垃圾,幼兒有了初步的認識。在日常生活中,對于自己不清楚如何分類的垃圾,幼兒也能夠通過觀察圖示、詢問成人、搜索資料等方式來獲得答案。幼兒的垃圾分類能力和習慣初見成效。在全社會的影響下,在幼兒園的宣傳實踐下,家長也能夠參與到鼓勵幼兒垃圾分類、帶領幼兒學習垃圾分類的行動中,在日常生活中為垃圾分類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是,對于如何正確地開展垃圾分類,我們還需要繼續(xù)學習,從老師做起,從家長做起,從幼兒做起,深入學習分類不同的垃圾。垃圾分類的習慣也需保持下去。
日本的垃圾分類行動開展了多年,使得垃圾分類的習慣深入人心。中國的垃圾分類行動如火如荼,相信通過持之以恒的努力,不同年齡層的群眾都能夠逐漸懂得如何科學地進行垃圾分類,擁有更加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
垃圾分類行動源于生活,落實于生活,也將在生活中繼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