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初中數學教育教學體制改革的進行,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對于學生的數學知識的實踐和探索活動進行更多的思考和探討,注重運用合作學習的小組模式來提高整體的教學效率,才能真正的滿足學生的客觀需求,讓同學們認識到合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初中數學學習的重要意義。在文章中針對如何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并且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進行深入的探討,同時提出具體的實踐策略和探究方向。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數學;實踐;有效策略
一、 引言
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運用和推廣的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的層次合理的劃分小組,制定小組探討的任務,為學生指明努力的方向。但是一些數學教師不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引導和學習引領,因此實際的探索效率并不高,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對此開展積極的探討活動。
二、 合理的組建小組,以提高實踐和探索的效率
初中數學教師應當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來制定相應的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和內容,才能提高數學教學的整體效率。小組的科學組建以及員工的分工,組長和副組長人選的確定都需要教師做好積極的準備工作。并且由于初中數學所涉及的數學概念、數學公式,以及數學語言十分的繁雜,需要小組成員有較好的語言規(guī)范意識,才能真正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保障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更應當在進行小組組建活動之前對于學生的個人情況進行積極的調研,對于學生的合作意識進行啟迪和培養(yǎng),根據學生的個人長處以及學習愿望來安排相應的小組角色。對于觀察能力以及實踐動手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則讓其擔當大任,對于語言溝通能力出色,善于組織和協調的學生則要量才使用,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分組活動。小組的人數以六人為宜,如果人數過多則難以進行約束,如果人數過少則缺乏合作的氛圍以及探索的環(huán)境。
數學教師要謹慎的確立小組長的人選,將學習態(tài)度端正、學習意識強烈、組織協調能力較為出色的學生確立為組長人選。鼓勵同學們開展競選活動,從而為小組的組建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初中數學教師要運用好班級現有的管理體系,讓班長和課代表做好相應的記錄工作和整理工作,對于各個小組長的實際表現情況進行準確的記錄和綜合性的評價。小組組建的方法則以學號劃分、自由組合、教師安排三種方式進行。教師要隨時關注小組合作學習的進展和相關的內容,根據所暴露的問題進行小組的調整。在激發(fā)學生合作學習的興趣的同時,可以發(fā)揮更多保障性的作用,從而促進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實踐與探索工作更容易取得進展。
三、 合理的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為小組合作學習助力
教師要想開展卓有成效的小組合作學習探討活動,那么就需要將更多的課堂時間交還給學生,并且為學生的探索活動的順利推進發(fā)揮保障性的作用,扮演更加積極的角色?,F階段很多初中數學教師會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來開展備課活動,從教學網站上搜集和課本知識相關的教學視頻和教學PPT,并且結合課本知識點進行合理的總結。根據提前劃分的小組安排的實際狀況來開展有針對性的使用活動,從而為小組合作學習助力。同時鼓勵學生進行合理的角色轉變,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宰者。此時,教師就要將相應的課堂時間交還給學生,同時要壓縮授課的時間,對于知識點的講解方式以及課堂教學活動的導入方式進行更多的創(chuàng)新。這就需要對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進行更加科學的運用,初中數學教師需要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進行積極的備課活動和課堂授課活動,適當地運用微課短視頻以及思維導圖的形式來提高授課的效率。同時運用多媒體進行數學教學視頻的導入,讓學生的印象更加深刻。例如,一些初中數學教師選擇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于自己的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進行更加科學的改進,結合分組的情況將本節(jié)課所需要講解的數學知識點進行簡單的講述,以及恰到好處的延伸。教師會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小組合作的任務,同時運用多媒體和計算機及時的統計學生小組合作探討的進程,并且進行積極的數據反饋和信息調研。
四、 注重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進行監(jiān)督和引領,以提高數學教學的整體效率
很多初中學生都有著十分強烈的學習愿望,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缺乏教師合理的引領和及時的幫助,實際的學習效率并不高,同時和他人也無法開展卓有成效的合作活動。雖然有的教師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推廣和運用,但是仍然停留在淺嘗輒止的階段,無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數學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具體內容并沒有較多的研究,不重視引領學生進行發(fā)言和評價活動,不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甚至有的教師對于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了錯誤的運用,將學生劃分成小組以后只是進行學習任務的布置以及數學作業(yè)的安排,忽視了課堂授課以及知識講解,過度的放任學生,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以及學習進程沒有進行及時的關注,對學生疏于引導和啟迪。學生在小組之內并不能真正地學到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因此,需要初中數學教師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運用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更多的引導和監(jiān)督,讓學生發(fā)現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同時在他人的幫助下可以進行積極的解決。
例如,在對于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進行滲透和講解時,一些數學教師就會鼓勵同學們進行小組合作,共同解決學習問題。教師并不是單純的布置數學習題,讓同學們開展課堂訓練活動,而是根據劃分的小組數目布置相關的數學題目。保證每個小組都有一道中等題目和一道較難的題目。教師運用中等題目鼓勵同學們進行獨立自主的運算和解決,對于較難的題目則鼓勵同學們開展小組合作。按照提前劃分好的小組讓同學們對于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進行更多的探索,學生對于加減消元法以及代入消元法開展合理的運用。并且適當的增加相應的難度,對于通分、約分、移項、合并同類項進行合理的運用。然后,教師鼓勵同學們走上講臺,展示自己的正確答案,和同學們一起對于相關的題目和答案進行驗證,對于消元法開展實踐活動,保障了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效率和學習效率。似乎x和y并不再成為同學們學習路上的攔路虎,反而成為他們成長路上的墊腳石。教師對于各個小組的解題情況以及合作探討的情況進行了及時的調查研究,從而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深層次運用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促進了教學實踐和教學探討的進行。
五、 注重開展教學評價以鞏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成果
初中生都渴望著得到教師的認可,尤其是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更是如此。如果教師可以適當地營造競爭氛圍以及合作氛圍,那么學生都會積極參與,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探索任務。這就對于初中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僅需要合理地安排授課時間以及小組合作探索的時間,并且為最后的課堂評價以及小組合作學習評價留出相應的時間份額。
例如,部分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注重對學生開展相應的觀察活動,從而為下一階段的教學評價收集數據。對于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方式進行了創(chuàng)新,開展了個人評價、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班級整體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活動,制定了獎勵方法,設計了一些榮譽稱號,如“解題明星小組”“高效率互動探索小組”設置以及評比“優(yōu)秀個人”,每隔兩周進行一次優(yōu)秀合作學習組的評比活動,對于多次斬獲榮譽的小組則進行相應的物質獎勵。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最佳創(chuàng)意組”“互動交流協作組”“進步突出組”這樣的榮譽稱號落地生根,從而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深層次運用發(fā)揮影響。教師應該激勵學生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個人能力和數學核心素養(yǎng),開發(fā)個人潛能,在得到教師的認可以及同學們的鼓勵的過程中學生會更加的努力,在小組合作體制內開展更多的交流活動。
與此同時,教師也要組織各個小組對于自己的授課情況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運用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讓學生去評價教師,讓學生成為教師教學活動是否高效的唯一評判者,從而讓數學教師發(fā)現更多的教學契機,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深層的運用發(fā)揮積極的作用,發(fā)現更多的課堂教學活動切入點。教師也要對于各個小組的探索情況和合作互動的情況進行更多的評價和肯定,鼓勵同學們發(fā)現自己的缺陷和不足,發(fā)現他人的優(yōu)點和長處,進而發(fā)現自己的閃光點。鼓勵同學們開展合作交流合作學習,構建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從而實現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以及教學成果的涌現。
六、 注重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課下延伸活動以提高運用的綜合效率
初中數學的知識點繁雜,并且需要同學們投入大量的時間進行具體的題型演練以及具體知識點的實踐活動。因此,僅僅在課堂上進行知識的講解和小組合作互動學習是不夠的,需要同學們運用更多的課下時間進行探索和實踐。這就需要數學教師對于學生的課下的學習時間進行更多的管理,將合作學習的范圍進行拓展,將合作學習的內容進行延伸。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家庭住址和交通狀況來進行小組的調整。鼓勵同學們再試一段時間開展課下交流互動活動,將小組合作學習的時間延長,同時對于一些數學的課后習題和課后作業(yè)可以進行更多的合作交流。在探討正確的解題思路和解題答案的過程中會積累豐富的合作經驗,從而為初中數學教學效率的提高打下基礎。數學教師需要對于課后作業(yè)進行優(yōu)化設計活動以滿足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需求,方便學生的數學學習和知識鞏固,從而提高整體的合作效率。
七、 結束語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學習已經得到了廣大初中數學教師的普遍關注。教師在運用該模式的過程中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索,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識,使得初中生逐步地形成正確的合作態(tài)度。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初中數學教學效率提高的實踐和探索活動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會讓更多的初中生從中受益。與此同時,對于現階段數學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問題也進行了科學的應對和解決,教師要扮演好輔助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從而為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運用發(fā)揮更加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黃靜亞.提升初中數學習題課教學效率的實踐研究[J].中學數學,2020(2):63-64.
[2]李琴.提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探索[J].數學之友,2019(2):19-20.
作者簡介:魏學紅,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紅城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