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 ?要:隨著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加快,傳統物理課程的教學手段已經不適應當前的社會發(fā)展需求,所以,一線高中物理教師應當透過調動興趣、展開合作,使用多媒體技術等策略,優(yōu)化傳統物理課程的教學形式,在呈現新穎的物理課程的教學體系中,真正地促進高品質課堂與物理學科的融合,提升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效果。
關鍵詞:高中物理;導入;合作
課堂是學生建構知識、發(fā)展能力的重要平臺,然而,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在以往的課堂上,教師都秉承應試教育的思想,以至于學生建構知識的質量始終停滯不前,學習知識的動力也得不到有效地激發(fā)。所以,在為學生講解物理知識時,教師應當充分改良以往的施教方式,為學生進行物理知識講解方式的優(yōu)化調整,以便在帶給學生新穎的學習體驗中,喚醒學生建構知識的活力,促使學生完成對物理知識的有效建構。
一、成功導入,調動興趣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展開課堂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一環(huán),一個成功的導入,不僅可以聚焦學生的目光,也可以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新課的內容產生建構的熱情。所以,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為了讓學生從課堂的一開始,就對所學內容持有積極的建構態(tài)度,教師應當在重視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進行趣味化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從而為物理課程的有效施教奠定良好的基礎,讓學生主動地消耗自身的精力,參與到物理知識的探索中。
例如,在教學“摩擦力”時,為了在課堂的開始就迅速抓住學生的目光,引導學生完成學習狀態(tài)的轉變,教師就可以通過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建,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在課堂上,教師先使用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畫面,即汽車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行走,輪胎不時地在雪地上打滑;當水杯的杯蓋沾水后,杯蓋很難從水杯上取下;運動員在跑步時穿帶有鐵釘的跑鞋等。隨后,根據畫面上的內容,教師向學生提出“為什么會出現上述現象呢?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學生圍繞上述情境猜測答案的過程中,教師順勢為學生引入“摩擦力”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主動地將目光聚焦在新課上。
顯而易見,教師使用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情境進行導入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能夠帶給學生趣味性的學習體驗,使得學生主動地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出發(fā),思索形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以便實現生活與物理知識的搭接,讓學生更主動地進行物理知識的探索。
二、重視合作,發(fā)揮主體
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活動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性,以至于學生經常處于課堂上的被動地位,單向地接受教師灌輸的物理知識,而在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中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旨在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對物理知識進行自主建構。所以,為了顛覆教師與學生的位置,使得學生成為物理課堂上的主體,教師有必要結合物理課程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設定合作學習的活動。
例如,在教學“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時,教師可以先使用動畫的方式,為學生呈現小球下落的過程,繼而引入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隨后,教師結合以往的施教經驗,對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進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的結果,對組員進行安排,使得每個小組中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和物理素養(yǎng)呈現出較大的差異。緊接著,教師以加速度的概念、加速度的計算方法等內容為基礎,進行合作學習任務的安排。之后,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相互交流,以便在對話中實現思維的碰撞,完成對本節(jié)課內容的深入探討。
可以看出,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際物理素養(yǎng),為學生設定合作學習的活動,并讓學生進行相互配合,能夠有效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在自主探究中深入物理課堂,真正地實現對物理知識的全面建構。
三、直觀呈現,強化理解
在現代社會中,信息化已經成為世界發(fā)展的主要趨勢,在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信息技術也成為教師變換知識講解形式的不二之選,能夠完成對知識的可視化處理,帶給學生新穎的學習體驗。因此,在為學生講解高中物理知識時,教師也應當將多媒體技術與物理課程的講解活動進行完美的融合,使得學生在視聽工具的支持下,調動自身的感官,為化解學習難度、提升學習品質打下良好根基。
例如,在教學“自由落體運動”時,在教材上,本節(jié)課的知識多以圖片和文字的形式進行呈現,然而,自由落體運動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因此會對學生的理解帶來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頻閃照片,讓學生在直觀的角度下對自由落體運動進行分析和評判,使得學生逐步認識到自由落體運動與物體質量之間的關系,強化學生建構本節(jié)課知識的質量。
由此看出,現代媒體技術對轉變知識的呈現形式中具有積極的價值,在為學生介紹物理知識中,教師可以充分發(fā)揮現代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刺激學生的視聽感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品質。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價值導向下,要想實現物理課程與高品質課堂的美麗碰撞,教師有必要對傳統教育理念進行更新,對傳統施教手段進行優(yōu)化,從而在調整物理課程的教學體系中,真正地煥發(fā)教學的生機,帶給學生新的學習體驗,進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馬浩君.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教學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8(06):152.
[2]劉俊鋒.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教學探索[J].考試周刊,2018(0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