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是培養(yǎng)小學生理解能力、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徑,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對小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作用。然而,從目前的情況可以看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如教學目標模糊、教學方式單一等,極大地阻礙了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為此,本文簡要分析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和創(chuàng)新策略,以供相關教育同仁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踐;創(chuàng)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93-2099(2020)23-0082-02
Research on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Central School,Shajing Town,Ganzhou District,Zhangye City,Gansu Province,China)SHEN Guiguo
【Abstract】Reading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pupilsunderstanding,reading and thinking skills,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reading level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Howev‐er,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it can be seen that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reading in primary schools,such as vague teaching objectives and single teaching methods,which greatly hinders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To this end,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practice and innovative strategies of Chinese reading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s for the reference of relevant education colleagues.
【Keywords】Chinese in primary schools;Reading teaching practice;Innovative strategies
在素質教育改革深入的過程中,明確要求了教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重視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也能促使其養(yǎng)成終身閱讀的良好習慣。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的迫切性
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與良好閱讀習慣的最佳時期,教師要依據(jù)新課改的相關要求,科學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有效引導學生自主閱讀,發(fā)揮其主體作用。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需要:一是,重視學生個性閱讀的需要。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到了小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達到相應的閱讀量,但在過去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很少會留給學生一定的自主閱讀空間與時間,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閱讀需求,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產生了不利影響。二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積極性的需要。以往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采取的都是陳舊的教學方法,無法調動學生的閱讀熱情,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吸引學生主動閱讀,增強學生的閱讀體驗,使學生可以真正愛上閱讀,以此提高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三是,調整教學方式的需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采取的教學方法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閱讀學習質量與效率。但在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部分教師還是采取單一的閱讀教學方法,難以快速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1.教學目標模糊?,F(xiàn)階段,一些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中,制定教學目標的原則比較單一,未能結合實際情況來制定,導致教學目標不明確、不科學,無法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沒有體現(xiàn)出閱讀教學的作用,阻礙了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
2.教學內容不合理。由于應試教育思維的影響,部分教師在閱讀教學中,會比較關注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沒有適度拓展閱讀內容,使閱讀教學缺少趣味性。在這樣的氛圍下閱讀很容易讓學生喪失興趣,難以體驗閱讀的魅力,不利于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
3.教學方式陳舊。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維的影響,部分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還是會采取應試教育模式,忽視了小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也沒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思考能力,極大限度地限制了學生的語文素質能力提升。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的成因
一是,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維的束縛。學生語文能力的高低,既關系著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也會給其他學科的學習帶來一定影響。由于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缺少一定的認知能力,教師會習慣以自我為中心開展閱讀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會比較被動,使小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緩慢。二是,過于強調學生應試能力培養(yǎng)。如今,很多教師在評價學生語文閱讀能力高低的時候,還是會以其應試能力作為主要的評價標準,在教學中也會比較在意學生的應試能力培養(yǎng),而忽視了對學生素質的提高。
四、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
1.教學目標創(chuàng)新。閱讀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一種途徑,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過程中,教師要先創(chuàng)新教學目標,以當代小學生的個性與特點為基礎,制定合理、具體的教學目標,并確保其可以有效落實到教學活動中,突出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與時代感,從而發(fā)揮閱讀教學的價值與優(yōu)勢。另外,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的過程中,還要與新課程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相一致,符合小學生智力發(fā)展的規(guī)律,確保小學生的語文素質得到提高。例如,在《畫楊桃》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一是,在參與閱讀教學活動中可以掌握文章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二是,在教師的引導下,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讓學生可以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或看問題,都要實事求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基于學生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制定教學目標,并在學生達成上述教學目標的基礎上,適當進行一些延伸,使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知識,鍛煉其閱讀理解能力。
2.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人文性是語文教學中應該體現(xiàn)的一個特征,教師在素質教育理念實施的背景下,要明確閱讀教學應該“教什么”,如果閱讀教學的內容不合適、不正確,即便教學方法與手段多么先進,也不能提高教學的效果。所以,在創(chuàng)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選擇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發(fā)展規(guī)律的內容,并聯(lián)系實際生活,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夠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3.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認識到學生之間客觀存在的差異性,并結合不同的情況靈活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確保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閱讀學習活動中,以此獲得進步與提高。為了實現(xiàn)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語文教師還要積極探索新的閱讀教學方法,在實踐中不斷完善閱讀教學體系,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水平。例如,在《吃水不忘挖井人》這篇文章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給予學生一定的空間與時間進行自主閱讀,并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引入討論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此基礎上通過恰當?shù)刂笇ё寣W生體會到文章表達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4.教學評價創(chuàng)新。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教師在評價學生的時候,要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確保評價的客觀性與全面性,進而喚醒學生對閱讀的渴望。另外,教師還要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要耐心傾聽學生的需求與心聲,以此為依據(jù)進行教學目標、內容和方式的針對性調整。不過,在與學生的交流中,教師要做到適當、適度地進行,具有一定的激勵性,讓學生可以樹立閱讀學習的自信心。
五、結語
總之,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重視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為學生創(chuàng)建輕松、積極向上的閱讀環(huán)境,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他們閱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其語文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鄒娟.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6(35).
作者簡介:沈貴國(1979-),男,漢族,甘肅張掖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