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艷珠
摘 要 對于當前的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而言,他們需要學習語文這一基礎學科,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需要接觸到古典詩歌,在學習之后增強自己的人文素養(yǎng),讓自己擁有更多的實用技能,在未來從事學前教育時更具優(yōu)勢,所以為了增強學生們對于這些不同詩歌的理解,教師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會展開古典詩歌的誦讀教學,通過誦讀教學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對于語言文化的感受程度,提高專業(yè)學生對于古典詩歌的品位能力,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因此在當前的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古典詩歌的誦讀教學,由此本文就圍繞這一內容展開探究。
關鍵詞 中職 學前教育 古典詩歌 誦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7.072
Abstract For the current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they need to learn the basic subject of Chinese. In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Chinese knowledge, they inevitably need to contact with classical poetry. After learning, they need to enhance their humanistic quality, so that they can have more practical skills, and have more advantages when they are engaged in pre-school education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se different poem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songs, teachers will carry out the reading teaching of classical poem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ocess. Through the reading teaching, students' feelings for language and culture can be further enhanced, their taste ability for classical poems can be improved, and their humanistic quality can be further improved, therefore,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oces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teach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ching of reading classical poetry, so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is content.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preschool education; classical poetry; reading teaching
通過當前的古典詩歌誦讀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對于文化的了解程度,讓學生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學生在學習一些傳統(tǒng)的語文知識時會存在理解困難的現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通過誦讀教學來讓學生感悟到古典詩歌的魅力,增強學生對于古典詩歌的理解程。因此,對于當代的中職教師而言,他們需要針對當前的古典詩歌誦讀教學現狀展開研究,并且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探析,提出更加適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們能夠從古典詩歌中進一步品味我國的經典文化,夯實學生的文化功底,提高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1 古典詩歌誦讀教學概念簡述
在研讀一些具有聲情并貌特征的文學作品時,教師一般會采用誦讀教學模式,比如當前我們所接觸到的古典詩歌具有悠長的韻味,在對詩歌理解的過程中,只有讓放聲朗讀,才能夠讓學生對這些詩歌記得更加牢固,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在誦讀的過程中,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詩歌的具體背景,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詩歌想要傳達的深刻感情。我國歷代名人對于誦讀這一模式也較為認可,比如南宋的理學家朱熹提到了在進行古文的學習過程中就需要誦讀數遍,在不斷誦讀的過程中清晰理解詩歌傳達內容,達到久遠不忘的效果。再比如我國清代的古文家曾國藩也提出了在進行各種古文詩歌朗讀中,只有高聲朗讀才能夠更加深刻的了解不同詩歌里的深遠韻味。由此可見,誦讀對于當前的古典詩歌理解產生了明顯作用。因此,在現代化的背景下,為了增強學生的對于這些古典詩歌的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采用誦讀教學的模式,增強學生們內心的感悟和體會。
2 古典詩歌誦讀教學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之間的聯系
在當前的古典詩歌誦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們理解不同的詩歌作品,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還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這一內容主要強調的是“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主要的核心內容是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所以這一內容主要強調了我們在為人處事時的一種基本德性價值觀和人生哲學等,強調了我們追求人生和社會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情感認知。所以在進行不同的古典詩歌誦讀過程中,我們可以了解不同作者的內心感悟,并且了解了他們的生活閱歷,以此改變我們的一些狹隘認知。當不同的事件發(fā)生時,我們可以以更加積極的態(tài)度進行應對,并且在這些古典詩歌中,這些詩人也傳達了更多高尚的品格和道德情操,對于現代人而言,可以進一步學習這些高尚的品德和理念,增強學生的人文素質,達到學生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的,因此通過古典詩歌誦讀教學,可以進一步達到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目的,讓學生不僅具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還具有更加良好的品德。
3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古典詩歌誦讀教學作用及教學現狀
在中職學前教育過程中,古典詩歌誦讀教學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內容,通過古典詩歌誦讀教學,不僅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而且還能夠為學生未來從事相關的職業(yè)打下良好的基礎。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而言,他們未來教學的主要對象就是小朋友,所以他們通過學習古典詩歌誦讀,可以更加順利地教小朋友們唱歌或者是進行詩歌朗誦,因此通過古典詩歌誦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在未來從業(yè)時建立優(yōu)勢,因此古典詩歌誦讀教學對于學前教育專業(yè)的學生而言具有明顯的實際作用。
不僅如此,很多學生還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誦讀習慣,他們在當前的誦讀教學展開時可能不會自覺地投入到誦讀過程中,學生們主要是在教師的要求下隨意地進行古典詩歌的誦讀,并沒有真正地投入到其中,也沒有更多的誦讀實踐機會,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誦讀教學情況并不樂觀,學生很難真正地感受到誦讀教學的實質魅力,也無法對古典詩歌產生興趣。
4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怎樣展開高效古典詩歌誦讀教學
考慮到古典詩歌對于學前教育學生未來發(fā)展所產生的重要性,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學生們在古典詩歌誦讀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更加合適的教學策略,吸引學生們積極地投入到當前的誦讀教學階段。
(1)方式轉換,增強誦讀欲望。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們進行簡單的誦讀,根據學生自己的誦讀讓其談談對于這些古典詩歌的想法,在學生們描述完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師為了幫助學生們更加透徹地進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為學生進行詩歌的講解,讓學生了解詩歌所描述的具體方向。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避免學生在誦讀時產生迷茫的現象,讓學生更加清晰地找到詩歌具體描繪內容。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們展示具體的誦讀方式,比如和學生們一起來進行誦讀,教師為學生們介紹誦讀的要領以及具體的要求,對不同詩歌的節(jié)奏和感情基調進行把控,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帶著感情對詩歌進行閱讀,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加高效、積極地投入到當前的誦讀過程中。
(2)互相合作,提升誦讀效果。教學過程中,學生和學生之間、學生和教師之間也可以互相進行合作誦讀,比如一首詩歌里面涵蓋了不同的內容,那么教師可以針對一首詩歌的具體內容進行劃分,為學生們布置相應的誦讀任務,學生們和教師之間根據這些任務來進行合作,共同完成一首詩歌的誦讀。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誦讀的過程更加輕松和諧,學生和教師需要互相進行配合互動,增強誦讀教學的趣味性。
(3)氣氛烘托,打造誦讀氛圍。針對不同詩歌所描述的具體內容,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播放音樂,通過這些特色的音樂來打動學生的內心,讓他們可以受到感染。比如有些詩歌所傳達的是悲憤、郁悶等不平之氣,那么教師這個時候就可以播放這種類型的音樂,讓學生產生共鳴感,他們會不自覺地跟著音樂來進行誦讀,帶著感情去體會文章。借助這些手段,讓當前的誦讀教學氛圍更加靈動,烘托出一種更加和諧的氣氛,讓學生積極投入到當前的課堂中。不僅如此,在當前的誦讀教學階段,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引入不同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背景知識,讓學生更加了解詩歌的具體背景性內容,在了解了背景知識之后,學生才能夠知道自己應該懷著怎樣的感情來進行誦讀,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領悟度,提高當前的誦讀教學效果。
(4)任務布置,提升誦讀效果。在當前的誦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讓學生們動口,還需要讓他們動腦。比如在誦讀時讓學生們進行記錄,對自己存在疑惑的部分進行勾畫,并且思考應該怎樣進行情感的傳達和體會,采用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們在誦讀的過程中進行素材的積累,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因此在當前的誦讀教學展開時,教師不要過于拘泥教學形式,不能讓學生照本宣科,沒有帶著感情進行閱讀。教師要讓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去挖掘古典詩歌的內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讓學生們找出詩歌里面的亮點句式,在學生們誦讀完成之后,教師要讓全班同學針對自己在誦讀過程中所產生的體會和感受來進行分享,讓學生們能夠進一步挖掘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的方向,更加清楚地了解古典詩歌創(chuàng)作的具體結構。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古典詩歌誦讀教學,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根據他們的身心發(fā)展特征,采取更加適宜的教學方法,增強學生在課堂上的投入度。并且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己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他們主動地對不同古典詩歌進行品讀和分析,增強學生對詩歌的品讀以及鑒賞能力。同時,教師的教學不能夠僅僅浮于表面,要讓學生深入挖掘詩歌的具體內涵,讓學生產生新的感悟和體會,進一步達到增強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華.學前教育專業(yè)中職生《國學經典誦讀》教學感悟[J].北方文學旬刊,2018(09):196.
[2] 郭鑫.中職學前教育專業(yè)語文課堂教學中經典誦讀策略與實施[J].中國培訓,2016(24):219.
[3] 王曉嵐.五年制學前教育專業(yè)國學誦讀課教學芻議?[J].文教資料,2016(18):37-38.
[4] 陸海峰.淺談中職語文課程融合人文素養(yǎng)培育的方法與策略——以古典詩歌誦讀為例[J].職業(yè)技術,2014(05):64.